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宗文  许莉 《体育科技》2002,23(2):61-63
试用运筹学的层次分析法 ,对《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所测定的 5个项目 ,进行组合权重计算 ,分析这 5个项目对身体素质所起作用的主次关系 ,并利用组合权重与标准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分 ,把评分结果与《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评分法的评分结果进行比较 ,探索两者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出台背景、实施情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分析《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出台的社会背景着手,论述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实施情况、终结原因,以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产生背景、意义及其理由,旨在帮助人们提高对《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3.
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选择项目依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是检验大学生身体素质水平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对《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五类项目的测验与分析,得出选择不同的项目,个体身体素质水平有不同的展现,目的是更好的了解学生身体素质的实际水平,充分发挥运动能力,为合理地选择锻炼内容,贯彻实施《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在结合国内外先进的高校学生体育成绩评价理论的基础上,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与《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评价内容、评价标准等进行对比分析,以期找出现阶段我国学校体育教学评价在教学改革的实施中还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女大学生体育达标项目计分尺度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与计分尺度有关五个单项项目的关联序列。进一步用分值法讨论了达标五项中计分由高而低的项目排序。通过统计计算90~94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五届女生504人一年级达标项目成绩,给出了学生成绩排序。按对策论思想,考虑项目计分高低、学生的实力强弱,提出了达标对策项目排序。  相似文献   

6.
关于修订《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调查法等 ,探索《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项目设置、评分标准以及评分评级方法上存在的问题与缺陷 ,提出修订《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思路与框架  相似文献   

7.
对三、四年级大学生体育锻炼状况调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以638名大学三、四年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状况的调查.其结果显示1/3的被试符合国家体育人口标准.1/3的被试还没有通过大学体育达标;被试体育锻炼认识明确,但是锻炼行为滞后,二间存在差异;体育锻炼的内容丰富,跑步和达标内容居男女同学中的前三位;锻炼动机是复合式的.健身防病、健美形体和体育达标居前三位。本就此提出思考:加强三、四年级大学生体育锻炼各种内部外部激励机制去增强锻炼行为。  相似文献   

8.
在高校体育锻炼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为了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身体发育和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水平,就必须注意运动与营养卫生,以获得通过运动锻炼促进生长发育、延缓衰老、增进健康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是贯彻教育工作三个面向的需要,是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对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使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终身锻炼身体的习惯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部分大学生对课外体育锻炼认识不足。要加强教育、加强管理、健全组织,努力培养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1.
论大学生自我体育锻炼能力的基本要素与培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培养大学生体育自我锻炼能力的基本要素,提出培养大学生体育自我锻炼能力的具体方法,在教学中注重学生体育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整体素质,逐步养成钻研体育知识和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为实现终生体育的长远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性别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问卷调查的数理统计结果,初步揭示男女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和动机上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男女大学生在体育认识上趋于一致,并揭示出在锻炼内容、锻炼频度、自我锻炼能力、锻炼效果、锻炼认知和健康状况等方面存在的异同,为进一步改进体育教学和指导课外锻炼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体育锻炼态度进行研究,从心理学、文化学、社会学与民族学等视角,分析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体育锻炼行为态度、目标态度、行为认知、行为习惯、行为意向、感情体验、行为控制感和主观标准等方面的认知、情感与行为特点及习惯,在此基础上,依据现代教育与体育理论,对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体育锻炼态度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钟明津 《新体育》2022,(16):110-112
为了解体育锻炼与大学生的心理压力的关系,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分组比较法,将体育锻炼等级与专业分组比较。在江西师范大学随机抽取320名大学生发放问卷调查,获得293份有效问卷。本研究结果显示:(1)江西师范大学的大学生总体压力水平较低。(2)学生压力来源最大为择业,情绪、学校、学业压力次之。(3)本校大一的学生心理压力感显著低于大三的学生,本校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指标呈年级上升趋势;(4)本校体育专业的学生压力感低于非体育的专业学生,并且达到显著水平;(5)经常锻炼组的学生心理压力感,显著低于不锻炼组的大学生,心理压力可以通过体育锻炼有效缓解。  相似文献   

15.
周际明 《体育世界》2010,(12):99-100
近年来,由于大学生学习与就业压力增大,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生活作息不规律,饮食营养不均衡等因素的影响,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处于亚健康状态,并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这一现象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认为经常参加适度的体育锻炼,对预防和改善现代大学生亚健康状态,将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传统等值计分法基础上,通过大量的对局统计来研究红胜与黑胜的难度差异,提出红胜1.9黑胜2.1负0和各得1分的差额计分法,探讨象棋比赛的科学计分方法。更加能够体现参赛者水平,排名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7.
构建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激励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大学生身体素质、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其重要原因之一是高校还未形成促使学生广泛参加体育锻炼的激励机制。本文阐述了激励与激励机制的涵义、激励的层次与形式,对专业运动员从事运动训练激励机制和城市老年人参加体育健身活动激励机制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将其与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因素的特点进行比较。针对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不足,提出了加强体育工作领导、深化体育课程改革、提高教师的激励能力、增进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完善体育场馆设施、改进奖励制度等构建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激励机制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浙江海洋学院96 级男生为研究对象,运用数理统计法对《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以下称《标准》)5 项成绩各等级进行统计分析,并与《标准》中等级评定的标准进行比较研究,提出各项目等级评定的修改意见,为《标准》更适合于我国大学生体质的实际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李朝阳 《精武》2012,(32):5-5,7
大学生体育锻炼效果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体质状况和锻炼的积极性。本文从体育教师、学生两大群体入手,通过对大学生体育锻炼效果的研究调查,找出效果欠佳的原因,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达到提高锻炼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通过体育锻炼不仅能打造良好的身体素质,而且对促进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有利于大学生减轻各种精神压力、降低心理障碍,同时对培养团结精神、竞争意识、锻炼意志品质和适应能力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