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滕光辉 《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6,(1):72-74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最基本而且非常重要的训练项目,是学文悟情的最好方式。本文结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就如何使文章所蕴涵的思想感情直接传递给学生,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感受文章的气势和韵味,谈谈本人的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2.
3.
朗朗书声,能读出文中回肠荡气的韵味;抑扬顿挫,能读出文中慷慨磅礴的气势;音域高低,能读出文中悲欢离合的情感.加强朗读,以声传情,这是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对语言情感的常用方法.指导的要点是: 相似文献
4.
只有在长期的课堂实践中,不断地积累并反思,优化自己的朗读指导,让有效的朗读真正走进学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真正达到"书味在胸中"的境界。 相似文献
5.
教师在朗读教学中应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轻松,朗读的愉快,兴味盎然地投身于朗读活动,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朗读的实效性,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段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感受母语的情感体验,提高小学生对母语学习的兴趣,增强小学生的母语表达能力,是小学阶段语文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朗读与听朗读两种教学方法,是感受母语情感体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是艺必有技,朗读教学需要朗读技巧的有效参与。朗读技巧的运用有两个阶段:一是学习阶段,二是熟练阶段。在朗读教学中,我们既要承认情感体验的重要性,也要承认语言技巧的重要性。二者并重,才能使内容和形式,体验和表现,感情和技巧,目的与方法融会贯通,从而到达声情并茂的境界。 相似文献
8.
俞宏芳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0)
我们知道,虽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几经修订,但仍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个要求列入其中。的确,无论从语言文字的基本特征和语文教学的根本宗旨来看,还是从阅读认知心理进行分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和灵魂都应该是一个"读"字。因此,阅读教学应当返璞归真,注重朗读训练,练好"读"功,体验阅读乐趣。 相似文献
9.
葛晓娟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2):92-93
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文章本是有情物。朗读时,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发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让朗读"活"起来。利用情境渲染,促学生动情;通过引导辨析,与学生体情;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抒情。 相似文献
10.
刘会青 《学生之友(小学版)》2011,(20):60-60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提倡以朗读为主、理解为辅,教师要通过多种形式创设朗读的情境,把课文中无声的文字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变成有声的语言,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领会表达。 相似文献
11.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手段,是调动学生情感的最简洁实用的方法。新课标中强调: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因此,加强朗读训练有助于训练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智力,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情感升华。一.以读带讲,读中感悟语文课本中情感型课文,为我们加强朗读训练提供了内容。读前有一定的训练目的,或为理解文章字词,了解文章深刻的思想内容而读;或为 相似文献
12.
笔者听过一节带有普遍性的公开课。教者指导学生朗读时先介绍朗读符号,诸如重音加圆点,停顿画斜杠,语调标弧线,甚至还分出一般重音和强调重音,停顿中又分大顿和小顿等等。再结合课文讲高低缓疾、断连疏密的朗读技巧,由学生做上相应的记号。最后学生在其“指挥”下,亦步亦趋,读出了较高的水平。然而评课时,听者却褒贬不一。有的击节赞叹,有的却不以为然,称其为“职业朗读技巧”培训课,学生的朗读是在教师授意下的外在形式上的机械照搬,没有内在心灵的贴近、情感的共鸣。简而言之,鹦鹉学舌而已。后者的话虽说得有些“尖刻”,却… 相似文献
13.
《中学语文(读写新空间)》2019,(33)
<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要求学生:"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热爱生活、珍爱自然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的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陶冶性情,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朗读是一门言志传神、负载丰富思想感情的口语表达艺术。面对一篇课文,学生通过朗读可以体味文章的精义妙理,感悟作 相似文献
14.
吴爱芬 《新课程导学(上)》2014,(15):35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各种手段,拨动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与语文所流淌的情感交汇、碰撞、升华,学生才能感悟、理解课文内容,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美的真谛。因此,教师要注重朗读,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熏陶学生享 相似文献
15.
16.
新课标给我们明确了朗读的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正确、流利”的朗读易指导也易检测,而“有感情”的朗读指导,难度就比较大了。何为“有感情”?应该是能深入体会作所表达的情感,融汇读的情感,披情入境,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其 相似文献
17.
《中学语文(读写新空间)》2019,(33)
<正>《大树的孩子》是鄂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二册第八组教材的一篇阅读课文。这一篇知识性童话,它浅显易懂,极富童趣,从题目到内容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揭示了树木靠风、河水和小动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文中语言朗朗上口,更让学生在读后自然了解到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多而有趣,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学生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根据文本特 相似文献
18.
朗读是体验情感的有效方法之一.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能使学生在语言训练中,更好地获得学习语文的能力,受到思想情感的陶冶,把知识和情感统一起来.那么,怎样朗读课文才能使学生体验到文中的情感美呢? 相似文献
19.
朗读是体验情感的有效方法之一。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能使学生在语言训练中,更好地获得学习语文的能力,受到思想情感的陶冶,把知识和情感统一起来。那么,怎样朗读课文才能使学生体验到文中的情感美呢? 一是范读。它能引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与老师、作者之间产生情感共鸣。还可让学生学习运用老师或 相似文献
20.
语文阅读教学要根植于情感,朗读是加深学生情感体验的最好方法。笔者有幸聆听了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执教的《朋友》一课,整堂课中窦老师着重通过品味语言、想象情境、体会人物心情来引导学生读出味道,读出个性,读出情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