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社会-技术系统转型近年来引起了学者的关注,形成了多层次分析框架、转型管理等理论。多层次模型认为,社会-技术系统转型是宏观环境、现有体制、创新利基相互作用的结果;转型管理理论将社会-技术系统转型看成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包括转型战略管理、转型策略管理和转型运作管理等层次。能源系统作为典型的社会-技术系统,是社会-技术系统转型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国外关于社会-技术系统转型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为中国社会-技术系统转型带来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2.
在企业技术战略转型的过程中,研发资源的投入不断增加,因此如何有效地配置研发资源也成为重要的议题。从"战略-结构-绩效"范式的角度出发,以三一重工为例进行个案研究,对企业技术战略与研发资源配置结构、创新绩效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发资源配置结构会随着技术战略的变化而调整,并影响创新绩效。研究结果发展了"战略-结构-绩效"范式在技术管理领域的理论研究,为技术战略升级的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国外研究认为,技术管理(MOT)是以技术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从企业战略出发,将战略、技术创新与技术转化相结合,技术与经营管理相结合的方法。我国对国外MOT相关理论的引进尚处于起步阶段。深入分析中外MOT的理论发展历程,研究其理论与实践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剖析我国在MOT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数字化转型研究:演化和未来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数字化转型相关的研究议题已经逐渐融入创新、创业等诸多领域,并成为当前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针对目前该领域缺乏系统性回顾的研究现状,本文通过对数字化转型领域经济和管理类文献的系统梳理,聚焦数字化转型研究发展和应用场景演变的整个过程,围绕数字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探究数字化转型研究的演进过程。研究基于重要文献的具体研究内容及数字技术与社会发展的融合程度,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从三个阶段解析数字化转型研究的演化过程,系统性归纳了数字化转型研究发展的过程及主要应用场景,探索性地提出了推动数字化转型研究不断演进的三个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 数字技术应用给传统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挑战,促使产业层面创新理论和实践的转型,推动学术界持续聚焦数字技术创新及其应用情景方向上研究的不断深化;(2)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技术通过创造新产品、新服务和新业态重构产业的商业模式及战略,推动与数字化转型活动相关的价值获取及创造方式等研究议题的持续展开;(3)数字创新成为产业数字化的重要基础,数字创业成为数字产业化的重要支撑及数字创新价值创造的重要实践,推动学术界对以“数字”为基础研究的不断涌现。在此基础之上,本文还对数字化转型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解析。研究内容对该领域的理论研究发展和产业实践创新提供了知识增量。  相似文献   

5.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实施再工业化战略以重振实体经济,德国出台"工业4.0"计划进一步加强工业竞争力,我国工业发展方式也亟需从投资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通过对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德国"工业4.0"计划进行系统分析与解构,发现其理论基础在于熊彼特创新。通过对熊彼特创新理论的重新阐释,研究熊彼特创新对再工业化的作用机理,认为其关键在于产品、技术、组织、市场、原料五维创新改变技术-经济范式,对工业进行"创造性毁灭",实现工业的转型升级,进而构建一个包涵五维创新、动态传导机制、"三位一体"支撑体系的再工业化理论框架。鉴于此,中国应从技术研发、开发清洁能源、培育企业家精神、完善金融市场、建立包容性制度等方面再造工业,向创新驱动发展模式转型。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战略管理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研究组织距离对战略联盟企业突破式创新的影响,并探索知识流动在其中扮演的中介作用。同时,引入知识保护能力作为调节变量,从而构建了本研究的理论模型。以471家战略联盟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技术距离越远越有利于联盟企业实现突破式创新,社会距离越近越有利于联盟企业突破式创新;知识获取和知识泄漏在技术距离和社会距离与突破式创新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知识保护能力负向调节知识泄漏与突破式创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战略创业理论强调资源战略管理基础上的自主创新与新产品研发,对战略创业行为的实现过程与内在驱动力解释不足。并且它的研究对象是发达国家的技术先进企业,对发展中国家代工企业如何突破路径依赖以及实现技术与品牌升级指导作用有限。为解决此问题,本文对比亚迪公司从OEM到OBM的转型升级路径做了探索性研究。结果显示,代工企业可以通过网络关系构建、模仿学习、创新投入以及国际化行为,实现战略创业,推动代工企业的转型升级。同时还发现,企业家创新理念与机会感知能力是代工企业实施战略创业行为的内在驱动力,而"脚踏实地、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强化调节了代工企业从OEM到OBM的转型升级过程。  相似文献   

8.
基于社会资本和创新理论,制造业企业跨越技术锁定获得创新绩效的过程被广泛关注。本研究详细考察了锁定效应下制造业企业关系资本的运用以及不同类型的技术战略选择对创新绩效的调节效应机制。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四种技术锁定效应显著抑制企业对创新绩效的获取,利用商业关系资本和政治关系资本帮助企业跨越了不同类型的锁定效应,提升创新绩效。而且,在当前中国转轨经济时期,模仿跟随战略比技术领先战略更适合中国企业,正确的技术战略选择也可以对冲锁定效应的影响,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本研究的相关结论对于理论的进一步研究与政府和企业的管理实践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我国技术管理学科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吴贵生  谢伟 《科研管理》2005,26(6):49-55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各类与技术管理相关的教育项目在国外大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本文在介绍国内外技术管理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目前技术管理学科研究与教育方面与国外的差距,提出了我国技术管理学科的发展战略、重大举措、需要优先发展的领域。  相似文献   

10.
首先揭示了企业在处理不断增长的创新动荡和不确定性过程中,会面临“技术—市场”双重未知的情形,传统的风险管理方法会存在局限性,指出共性技术设计是一种新的可能,使企业由决策模式转向设计范式来减少双重未知的风险。然后将创新管理、风险和技术管理、平台和模块化管理、组织能力、设计理论等综合起来进行讨论,构建了双重未知管理的理论框架。最后提出了共性技术设计的新行动逻辑,展望了未来研究中的四个关键问题。能深化与推动风险管理和共性技术设计的交叉研究,拓展了战略管理等理论边界,为后期持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在创新驱动和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知识产权管理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推进科技创新的作用日益增强,而目前知识产权管理主要着眼于技术成熟后的管理模式面临变革的压力。以战略生态位管理理论为基础,将知识产权管理前移,涵盖技术创新的技术愿景、技术选择、网络学习、实验培育与推向市场全过程,从而构建"全程知识产权管理"模型,具体包括知识产权和选择管理、技术生态位管理与市场生态位管理等内容;同时,依据技术创新路径与成长中的知识产权的相互关系,用战略生态位管理理论发展规划全程知识产权管理的战略路径。  相似文献   

12.
中外技术管理研究述评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吴贵生  谢伟 《科研管理》1999,20(2):8-13
本文将国外的技术管理(MOT)思想划分为四个不同的学派:研究和开发管理、创新管理、技术规划和战略性MOT学派,然后在本文提出的框架下,评述了中国MOT的研究在创新调查、创新过程、创新与组织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未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基于WSR的第五代技术创新战略集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基于WSR方法论的第五代技术创新战略管理过程,构建了技术创新战略管理系统的物理因素、事理因素和人理因素的三维分析体系。从物理—事理—人理(WSR)的综合集成思想出发,构建了第五代技术创新战略集成的分析模型,为有效解决技术创新战略集成这一复杂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14.
李万 《科学学研究》2007,25(A01):2-5
我国正在实施自主创新战略,急需予以战略导航,技术预见作为一种日臻完善的科技战略管理工具,以其自身的特点完全能够为自主创新提供战略导航,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实践也证明,技术预见已为这些国这和地区的自主创新发展提供了相应的支撑,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绩效。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技术竞争情报分析方法,研究了企业产品开发的关键要素与模型选择。在此基础上,基于生物医药企业技术创新的瓶颈与问题,将技术竞争情报应用于企业的新产品开发与创新管理中,最终形成了生物医药企业的产品开发路线图,为其战略发展提供了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16.
再论我国企业的管理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企业管理创新的含义,较系统地介绍了新世纪我国企业进行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论述了企业管理创新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应包括管理观念创新、战略创新、企业组织创新、制度创新、管理模式创新、管理技术与方法创新、企业文化创新等七个方面的内容,并逐一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及其之间的关系,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假设,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结合问卷调查结果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因子分析法验证假设,结果表明政府干预、企业协同创新、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参与、产业内组织单元的互搏意愿、关键资源、运营管理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有显著影响,其中政府干预、企业协同创新、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参与、产业内组织单元的互搏意愿为主要影响因素,中介机构介入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没有显著影响。研究结论可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关键要素管理与控制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基于创新英国的运行与管理,构建国家创新组织的协同创新理论框架,分别从战略协同、知识协同和组织协同3个维度对创新英国的组织管理结构、运行模式和运行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创新英国作为国家型创新组织在创新体系中的协同作用,并结合创新英国运行管理的经验,从管理制度、创新工具和创新平台等角度,为我国创新组织的建设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9.
孙锐 《科研管理》2014,35(8):34-43
本文以问卷调查方法对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组织创新氛围与研发人员创新间的作用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在中国组织背景下,注重绩效、合理授权、广泛培训、推动职业发展、决策参与和提供支持性薪酬福利等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会通过作用于组织创新氛围来推动研发人员创新,也即:上述作用是以组织创新氛围为中介发生的。本文对于如何发挥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实要素的协同作用,营造积极的组织创新气氛,推动科技人才创新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