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由农业部、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科技部、建设部共同实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简称"阳光工程"),目前已初显成效,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截至9月底已培训各类农村富余劳动力150万人,使120万人实现成功转移,培训就业率达到80%以上。 农业部科教司负责人指出,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收入问题,加快其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稳定转移的关键,是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增强其就业能力。目前,我国农村尚有1.5亿富余劳动力,每的还要新增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增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迫切需要,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措施. 一、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如皋市在加强做好农民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素质,增强农民转移就业的实际工作中,本着“培训主体多元化、培训服务社会化、培训运作市场化”的发展理念,成功创新了“三个联合”的农民技能培训模式,形成了对内合作和对外联合,本地协作与异地互动的多渠道、多途径、全方位的农民技能培训格局,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35.49万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5.2万人次,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7.1万人,农民工资性收入占比达到60%以上。  相似文献   

4.
现在大学生就业难度越来越大,有些大学生更是找工作的积极性不高,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低下,造成高校培养了人才,却不能把人才推向社会,为社会服务,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因此,如何推进大学生就业成为了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高校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灌输,更要对毕业生的就业进行指导。足球战术中的"4-2-3-1"模式颇具特点,对推进大学生就业可以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公共职业培训机制的选择和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我国公共职业培训机制的运行状况 公共职业培训是政府为了帮助一部分社会成员进行就业,由政府出资而进行的技能训练.公共职业培训是就业服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公共职业培训主要包括针对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培训计划"、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此外还包括各地针对待业大学生的培训等.  相似文献   

6.
小城镇职业教育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城镇职业教育担负着对我国城乡众多劳动力的教育与培训职责,它应以区域经济需求为导向来调整办学方向,以提高城乡劳动力技能与素质并促进其就业为目标.根据区域经济特点可将小城镇职业教育模式归纳为面向本地城镇就业的、面向本地农村需求的、面向外地城镇就业的3种职业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7.
《湖北教育》2005,(3):52-52
据《湖北日报》报道,近日召开的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工作会议确定,全省将依托阳光工程项目,今年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示范性培训15万人,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引导性培训30万人。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十二五"时期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现状入手,通过对农村劳动力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的分析,力求找到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就业心理“四化”辅导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心理问题,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因素之一。构建大学生就业心理"四化"辅导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认识就业误区,转变就业观念,促进合理就业。  相似文献   

10.
近日,福建省南安市促进就业办公室会同各乡镇(街道)村居(社区).向11000多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发放就业培训券.农民可凭券到该市任何一家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或企业培训中心.免费参加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11.
福建武夷山市广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途径,已形成长效机制。该市建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中心。负责统筹、规划、协调、指导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提供农村劳动力户籍登记、就业培训、职业介绍、房屋中介、个体办证、法律维权、信息发布、政策咨询及档案管理、子女就学等“一站式”服务,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区域性劳动力市场。乡镇、街道也成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站,村级配备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信息联络员。市里每年还给予乡镇服务站经费补助.激发了他们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推荐培训的热情。市劳动保障、农办、教育、工会、妇联等部门协同各类培训机构,引导企业建立上岗培训制度。推行就业资格证制度。  相似文献   

12.
设计类专业学生的就业过程需要大量的设计实践,而传统的仅扎堆于毕业年的就业模式不能很好地适应这一需要。如何结合传统就业流程,探索新模式来提升就业质量,文章提出要挖掘学生在校期间所有与潜在用人单位接触的渠道,促进学生与单位在这些渠道中建立认同感,即"预就业"模式。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如皋市在加强做好农民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素质,增强农民转移就业的实际工作中,本着“培训主体多元化、培训服务社会化、培训运作市场化”的发展理念,成功创新了“三个联合”的农民技能培训模式,形成了对内合作和对外联合,本地协作与异地互动的多渠道、多途径、全方位的农民技能培训格局,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35.49万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5.2万人次,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7.1万人,农民工资性收入占比达到60%以上。  相似文献   

14.
为了应对知识经济给劳动力市场带来的挑战,欧盟出台了"为了就业而学习"的新政策,旨在加强欧盟教育与培训的质量和效率。该政策对我们的启示:职业教育与培训对象应该面向所有人;不仅仅为了提高就业率,而是为了促进更高的从业质量等。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如皋市总面积147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2万亩。总人口145万人,农村人口122.24万人,农村劳动力61.87万人。作为农村人口大市(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一直是困扰如皋市的大问题。如何帮助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就业,促进农民增收,脱贫致富,如皋市劳动保障部门推出了“333”如皋模式。一、“333”模式内涵“333”模式主要包括三层含义:1、创建“三个联合”就业培训新模式。即:学校与学校、学校与企业、学校与中介机构联合协作培训的新模式,实行培训主体多元化,整合农村各类教育培训资源,比如技工学校、职业学校、农广校、农民科技教育培…  相似文献   

16.
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模式及创新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龙梅 《成人教育》2012,32(8):73-74
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战略。文章结合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现状,分析了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运作的机构模式、经费模式、培训模式、转移模式和管理模式,提出创新点。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对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关键在于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特别是贫困地区更要加强对农民工输出的转移就业培训。只有这样才能彻底解决“三农”问题,但是由于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认识不到位,领导组织不力、信息不畅、激励政策不足、培训资金短缺、培训手段落后、培训资源缺乏整合等因素致使贫困落后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行动迟缓,因此建议贫困落后地区尽早启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非常迅猛,人们已经正式进入"互联网+"时代,农村小学校本培训模式也成为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以农村小学为例,重点分析了"互联网+"时代的校本培训模式,希望能够为广大教师的职后培训、专业发展提供参考性依据。  相似文献   

19.
二战后,失业问题长期困扰西方国家,他们持续改革再就业培训与就业政策,随着非正规就业不安全性问题的暴露以及“第三条道路”的指引,各国开始关注灵活安全性就业政策.“灵活安全性”就业政策旨在平衡市场灵活性和社会安全性,把消极劳动力政策和积极劳动力政策相结合,保护非正规就业以及强调再就业培训,其典型模式是丹麦的“黄金三角”模式和荷兰的“非正规就业”正规化策略.我国有必要借鉴西方灵活安全性就业政策的理念与经验,改革劳动力市场,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和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实现“灵活性”与“安全性”的平衡.  相似文献   

20.
从工作实践来看,目前在已就业农村劳动力的培训中主要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人员流动性大,组织培训有难度。由于农村劳动力就业受季节性、行业性影响,人员流动性大,流动周期频繁,在建筑行业表现尤为明显,因此在培训的组织上存在较大难度。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欠稳定性也决定了培训工作很难采用固定的常规培训模式,对我们在培训模式的进一步创新上提出了新的要求。2、企业的认识还不统一,自身观念有待转变。在对待已就业农村劳动力培训的问题上,部分企业的认识还不统一,重使用轻培训的现象依然存在,加上企业内部培训机制不够健全,一定程度上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