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乙白莲 《教学随笔》2014,(10):48-48
“二”和“两”这两个数词从意义上说几乎相同,但用法不全一样。“二”表示次序,是序数,如“二月”、“二妹”、“第二”;“二”有时也是基数,表示事物的数量,如“二尺”、“二斤”。“两”除了“两点钟”外只是基数。  相似文献   

2.
“惟妙惟肖”和“栩栩如生”这两个成语虽然都是表示很像的意思,但实质上是有差别的。在具体运用时,学生常常是模棱两可,含混而用。那么应该怎样区分呢?“惟妙惟肖”强调的是形似,意思是模仿得像真的一样,真假难辨。如郭先生画技高超,能惟妙惟肖地临摹出大画家徐悲鸿的奔马。这说明模仿得与原作十分接近,真假难辨。再如:小弟弟学起猴子来,抓耳挠腮,挤眉弄眼,真是惟妙惟肖。这说明弟弟模仿得像真的一样,真假难辨。区别的办法就是前面能用“模仿”来修饰的,就用“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强调的是神似,意思是描写、刻画、创作得像活的一样,好…  相似文献   

3.
“俩”、“两”和“二”3个字 ,在学生的理解和实际运用中经常容易混淆。其实 ,按这3个字的意思和一般的用法来分析 ,就比较容易区别。“俩”是两个的意思。如 :他们俩 ;咱俩 ,5个苹果我吃了俩。也表示不多、几个的意思。如 :才这么俩人 ,恐怕太少了。“俩”后面不再接“个”字或其他量词 ,不能说你们俩个。“两”有4种意思 ,①表示双方。如 :两口子、两败俱伤、两相情愿。②表示重量单位。如1市斤是10市两 ,10钱是1两。③表示不定的数目 ,和“几”差不多。如 :我跟你说两句 ,过两天再说吧。④数目。一个加一个是两个。“两”字一…  相似文献   

4.
“二”和“两”都是数词,但用法却不完全相同。一“二”和“两”都可作基数,表示数目的多少,但充当基数时,用法也不尽相同。单独用在度量衡量词前面,“二”和“两”可以互用,如“二文、二斤”可说成“两文、两斤”。但“二两”不能说成“两两”。大小度量单位联用,用“二”居多,只有最前面的单位才可用“两”,如“二丈二尺”可说成“两丈二尺”,不可说  相似文献   

5.
这道题讲的是怎样表达肯定和否定的意思.共有四句,每组三个句子.第一组的第一句用"……是……"表示肯定的意思,第二句用"……不是……"表示否定的意思,这是常用的典型的表达形式;其他各组的第一、二句都分别与这两种句式相同,只是用来表示肯定和否定的词语不同罢了.第一组和第四组的第三句是用反问的形式表示肯定,第二组和第三组的第三句是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这两种形式学生平时见得不多.是教学中的难点.教学这道题,一要多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揣摩句意;二要进行比较,让学生辨别各类句子的异同.教学时,可重点指导学习第一组和第二组的第三句.1.学习第一组的第一、二句,掌握肯定与否定的典型表达形式.先指导朗读,可让学生带着问题读,  相似文献   

6.
全等三角形是平面几何的重要内容,在相似形和国中也有极其重要的应用.要学好手面几何,首先要学好全等三角形.学习时同学们注意抓住以下几点:一、要深刻理解“全等”的含义.义务教材初中《几何》第二册P20明确指出:“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全等形”.这句话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指两个图形的形状相似三是指两个图形的大小相等.“全等”的符号“丝”也形象地说明了这两层意思.几何中等于“一”表表示两个图形大小相等,符号“。”表示图形形状相似,同学们以后会知道,这是“相似于”的意思.二、要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公理.三角形…  相似文献   

7.
溶解的概念分三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化成肉眼看不见的极小极小的微粒;第二层意思是均匀分散在水中;第三层意思是如果水份不减少,食盐和灰锰氧就不会自己沉降出来。 把食盐和灰锰氧放入水中不见了,第一层意思显而易见。 第二层意思是让学生观察食盐和灰锰氧溶液,但少参照物,学生难以得出“均匀”的概念,将搅拌好的鸡蛋放入水杯中,这时蛋花有的沉,有的浮,有的悬在水中,让学生与食盐和灰锰氧溶液对比效果十分好。 第三层意思书中叙述的实验过程时间过长,显得不直观,我把它作  相似文献   

8.
文言文数量词意义的表示.很多地方和现代汉语不一样,下面举例介绍一些认读文言文数量词的常识。1."两次"或"第二次"的意思用"再"表示。(现代汉语中当"又"意思讲的"再",在文言中是用"复"表示的。)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相似文献   

9.
递进句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行文中适当运用它可增强语言的气势和论辩说服力。但在说明辩证否定规律时能否运用 ,对此要作具体分析。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这是辩证否定规律的实质内容。高中《思想政治》(二年级上册 )在讲这一问题时 ,两次运用了递进句。第一是在第 1 3 4页讲了鸟类和哺乳动物如何对古代爬行动物进行辩证否定之后说 :“自然界的新旧交替尚且如此 ,社会领域当然也不例外。”第二是在第 1 3 6页讲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艰难曲折的历程之后说 :“资本主义战胜封建制度尚且如此 ,社会主义战胜并最终取代资本主义制度 …  相似文献   

10.
有一个“三层楼的故事”,说的是从前有一个富翁在一天外出时,看到另外一富翁有座漂亮的三层楼房,尤其喜爱楼房的第三层。回到家里,便叫来匠人为他盖一座像那富翁家第三层楼一样的房子。某日,匠人正为此在地面砌石垒基时,富翁见了问道:“你们在做什么?”“你不是要我们给你盖座三层楼房吗?现在我们正为三层楼房砌地基。”匠人回答道。富翁赶忙摇头说:“不!我要的是第三层,不要下面两层。”“哪有不建一二层会有第三层的房子呢?我们不会建造这种三层楼,你去另请高明吧?”匠人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  相似文献   

11.
初中语文课本第六册《曹刿论战》中有一段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话:“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其中的“再”字,是“第二次”的意思,和现代汉语中的“再”意思不一样。此外,古汉语中还有“二”、“贰”、“两”等,这几个词意义和用法有什么不同?下面我们就来谈一谈它们之间的差别。  相似文献   

12.
王妍玮 《甘肃教育》2011,(11):53-53
“度”和“渡”是两个同音字,都有表示“过……”的意思,难免混淆,下面作一讲解。“度”是从时间上表示“过……”的意思,如“度假”、“欢度春节”。“渡”是从空间上表示“过……”的意思,它是形声字,“氵”表意,与“水”有关,表示“这一岸到那一岸”和“通过(江河等)”的意思,如“远渡重洋”、  相似文献   

13.
“两”在表数量时和“二”的意义相同,但用法不完全一样。应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正确使用它们。⒈“两”是确数,表示事物的多少。“二”不但是确数,而且还是序数。如“第二”、“二年级”、“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两次革命”与“二次革命”的意思是不同的。⒉读数目字,读小数、分数时,只用“二”不用“两”,如“一、二、三”,“零点二”,“五分之二”。⒊在多位数中,百、十、个位用“二”不用“两”,如“二百二十二”。千、万、亿的前面,“两”和“二”一般都可用。但在“三万二千”、“两亿二千万”,“千”在“万、亿”后,…  相似文献   

14.
一、什么叫数词?数词有哪几类?表示数目的词叫数词。数词分六大类。1.基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零称为“简单基数”。简单基数加上十、百、千、万等,构成复合基数。如:十五、二百三十一。2.序数,即表示次序的数词。其表示方法是在基数前面加“第、初、卷”等。如:第一、星期六、初九、卷二。3.分数。分数一般用“几分之几”表示,如:百分之三十、五分之一。口头语言也可说成“几分”、“几成”。  相似文献   

15.
初中语文课本第六册《曹刿论战》中有一段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话:“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其中的“再”字,是“第二次”的意思.和现代汉语中的“再”意思不一样。此外,古汉语中还有“二”、“贰”、“两”等.这几个词意义和用法有什么不同?下面我们就来谈一谈它们之间的差别。  相似文献   

16.
“是”字在文章中使用频率高,它最主要的用法是表示判断。例如:“他是小学教师”,“九月十日是教师节”。另外它还有以下几种用法: (一)表示“凡是”的意思。如“是少先队员的,都应佩戴好标志”。 (二)表示“虽然”的意思。如“写是写好了,就是不理解”。  相似文献   

17.
"好容易"与"好不容易"是日常交流中频繁使用的短语,并且这两者表示一样的意思——"很不容易"。本文将从认知、逻辑以及构式上分析一下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破折号“——”最基本,最常见的用法是表示对上下文的解释、说明或总结。如:杨柳开花——毫无结果。这是个歇后语,“毫无结果”有表面和实际两层意思,其中表面的意思是对“杨柳开花”这个自然现象的结果的总结,因此这里用了破折号。解释,说明的部分比较长,而且它的后面还有别的话语时,常常要用两个破折号,这样的破折号也叫“夹注号”,如: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的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两个破折号之间的“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就是解释说明的部分。如果抽掉这个部分,上下文的意思还是连贯、通顺的。如: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  相似文献   

19.
今天是大年初一,我们来到了云南香格里拉的藏民家,感受不一样的习俗风情,过一个不同寻常的新年。一进入藏民家,就有两位和蔼可亲的叔叔为我戴上了哈达——一种白色的围巾,在藏族是表示友好的意思。人家对我这么客气,我赶紧回了一句:"扎西德勒!"意思是"吉祥如意"。拍了一张合影后,我们进到院子里。哇!这古色古香的三层楼别有特色,让我切实感受到了  相似文献   

20.
在初中英语学习中,so和such两个词出现频率极高。这两个词都可以用来表示程度,意思是“如此、这么”,但用法却不一样。请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