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中的一个重大贡献是他区分了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共时语言学就是研究语言或语言在某一阶段的历史发展,即语言状态,不管这个状态如何,也被称为静态语言学。是一种横向比较。历时语言学是语言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发生的变化,也被称为语言学的演变。这一理论推翻了传统语言学的思维模式,引发了各种争论,但很大程度上支持了索绪尔的区分。本文对索绪尔语言学与发展的同步和历时性观点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笔者分别对“耍子”和“玩儿”在汉语中出现的情况进行了历时考察与分析,并对“耍子”在近代汉语中长期存在的原因和“玩儿”能取代“耍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对“玩儿”取代“耍子”的时间进行了推测。  相似文献   

3.
陕北绥德话“的”的用法同北京话一样,也较复杂,但是有些用法和北京话不同。本就绥德话“的”作助词、介词时与北京话相异的方面作些描述,有些用法还作了历时的考察,以此说明“的”的来历。  相似文献   

4.
“可还行”在网络交际及日常生活中兼表积极与消极态度,它的用法值得进行研究,“可还行”有一个词汇化的过程,文章在语义偏移视角下从历时角度考察“还+行”“可+还行”“可还行”的词汇化,认为“可还行”兼表积极消极态度是受“还行”兼表积极消极用法的影响,又从共时层面对“还行”可兼表积极与消极态度的现象及原因进行分析。分别从共时、历时两个角度全面解释其兼表积极与消极态度的现象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5.
"到家"是现代汉语共时平面上存在的一种具有多重身份的语法单位。在语言历时演变的过程中,"到家"经历了一个词汇化和语法化的过程,逐渐由一个动宾词组演变为一个形容词,并在此基础上继续虚化为一个程度副词。本文将探讨"到家"在历时演变过程中衍生出来的形容词和程度副词的用法以及共时平面上两类词的语法功能和特点。  相似文献   

6.
"多亏"在现代汉语中有两种用法,一种是做动词,一种是做副词,不同用法其词汇意义不同。"多亏"作为一个词组最早出现在唐代,随着语言系统的发展演变,"多亏"经历了受损义,受损义、抱歉义并存,受损义、抱歉义、感激义并存的过程。本文从共时主义形态和历时主义形态两方面来探源"多亏"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7.
刘俊 《考试周刊》2014,(58):15-16
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日新月异,必然折射到语言层面。本文从共时、历时两个层面分析家常的语义变化,并运用词汇语义学义位理论分析家常诸多义位的微观结构,旨在多角度地探析语义。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站在历时的角度说明“偶尔”与“偶然”在词类上的关系,并比较其各自构词语素“尔”与“然”的内在涵义.考察它们句法功能的历时分布。同时也从共时角度分析二者跨类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现代汉语方言词汇中究竟有没有”正偏”结构是学术界一个颇有分歧的议题。本文认为现代汉语方言中存在”正偏”结构,这种结构是汉语本身固有的,不是受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而产生的,并运用历史语料和方言语料来证明这一语言事实。  相似文献   

10.
"也许"和"兴许"常常被用来表示对事件的结果或发展进行推测和估测,本文试从共时历时的角度探索二者的差别。从共时角度看,"也许"的句法位置最为灵活,"兴许"一般不出现在句末;"也许"经常连用共现,而"兴许"却很少;两者常常和语气词"吧"共现。从历时的角度看,"也许"词汇化主要由于结构的重新分析以及双音化趋势的影响,"兴许"的形成则主要是对方言的吸收,没有一个明显的词汇化过程。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的助词多是由实词语法化而来,助词“他”也不例外,是从代词虚化而来。不仅从共时平面描写和分析“V他NP”结构及其“他”的性质和类别;同时还从历时的角度考察代词“他”语法化为助词的轨迹和机制。  相似文献   

12.
在历时考察、共时描写和对比研究三个方面系统介绍传统语法对现代汉语副词才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学者们基于焦点理论而展开的与才有关的研究成果与不足,并尝试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做出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13.
“儒学的复兴”思潮给我国的文化选择带来了极大的干扰。在当前全球化的历史境遇下,我们必须超越传统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在共时性与历时性兼容思考的准则内,在民族化与全球化,传统性与现代性,东方价值与欧洲价值的力场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4.
句子表层结构的线性顺序不一定正确反映了语法成分之间的深层语义关系。同时对成分之间深层语义关系的认识也需要结合着句法结构的历时演变来分析。通过对一个特殊句式“我+把+你+这+NP”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的分析进一步印证这一分析方法。从把字句的语义特征角度进行分析,指出在共时平面上这是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句子结构,没有交际层面的省略;从历时角度看,这个句式中的“你”与“NP”之间的谓词隐去了,从而否定了“我+把+你+这+NP”句式后面省略动词的说法。  相似文献   

15.
文章试着从共时与历时的角度对“本来”进行全方面考察,认为“本来”在现代汉语中只有两种词性,这是“本来”一千多年来语法化的结果。“本来”在汉语中共时层面上的分布,非常完美地苒现了它的语法化过程。  相似文献   

16.
关于称谓词"伯伯"的用法,明清学者的笔记中就多有讨论。我们对"伯伯"使用频次作历时考察,探讨其语义演变及使用情况,分析其作为称谓词的泛化过程及成因,并指出其在共时地域分布上的多样性以及在方言中构词的灵活性,以期对"伯伯"有个全面而系统的了解。  相似文献   

17.
在汉语语法史的视角下,探讨了“就是”词义上千年的发展与演变。在使用大量语料库的基础上,考察兼类词“就是”多种词性的共时表现及历时演变轨迹。采用描写和解释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详尽地解释了“就是”从先秦两汉时期到明清时期语料历时演变特征,考察了“就是”共时平面的语义、语法表现。通过分析“就是”作为副、连、助兼类词的词汇化和语法化的过程,展示“就是”从短语到助词整个虚化过程。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共时和历时方面分析描述了"动词+个+非体词性成分"结构。共时方面,从语义和结构方面认为其中的"非体词性成分"在该结构中作补语,"个"为助词。"动词+个+补语"结构大致产生在元代,并进而从历时方面对其发展作了描述。  相似文献   

19.
在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过程中,有效学习情境是有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的情境.指向语言的语文学习任务群有效学习情境即"真实语境"下语文学习任务群有效学习情境,是具备认知科学依据,有助于提升学生认知能力的情境,也是尊重学科特性,有助于发展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的情境."真实语境"下语文学习任务群有效学习情境...  相似文献   

20.
数学在其发展的漫长进程中,创造并积累了越来越完整的科学思维规律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这些规律和方法处处体现着哲学的思想,“质”与“量”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