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江炜炜 《教师》2013,(34):38-38
1.注重情境创设。启迪创新思维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情感、思维互动及交流的过程。一堂课“硬灌”和“巧输”,其结果截然不同。“巧输”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不知不觉地迈入知识的殿堂。闪而,教师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学生求知的“胃口”,满足其“食欲”。例如.  相似文献   

2.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六年多就这样过去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来了又走,而我却在这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着。回顾自己走过的教育历程,虽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情节,但也有着值得回忆的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3.
数学解题是数学课堂的主要呈现形式之一 ,解题的过程就是消除条件与条件 ,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各种差异 ,直至将条件转化为结论的过程 ,即矛盾转化的过程 ;而数学矛盾的转换离不开人的干预 ,在学生的思维受阻时 ,要使学生的数学转换有效 ,必须符合转换规律 ,此时教师对学生思维指向的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数学思维原则是指导人们进行科学的思维活动 ,明确思索方向 ,用尽量少的思维活动换到尽量大的思维效果 .以矛盾转化的规律为依据制定 ,将“化归”定为基本的思维指导原则 .而我们的学生碰到一些综合程度比较高的数学问题时 ,由于认知结构有限 ,…  相似文献   

4.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建构者,而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过程,是学生"学"数学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日常教学中,经常出现下列现象有的教师让学生机械地模仿,淡化了学生的思维;有的教师过分使用多媒体演示,替代了学生的思维;有的教师提些过于简单的问题,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这样的课堂热热闹闹,却少了思维碰撞.事实上,数学课堂应该是学生发展思维、显现智慧的地方,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数学课堂成为一个“思维场”.  相似文献   

6.
薛宪立 《师道》2007,(1):38-38
听说很多教师都怕教数学,因为学生说它乏味。我教数学,历来都循规蹈矩,因为怕自己失之毫厘,学生便错出千里。可是有一次我心血来潮,将已备好的教案置之脑后,贸然用一种新的讲法,信口开河,学生们竞听得津津有味。[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整体思维,可以把问题的条件合成,从结构的整体去思考;可以把未知当已知,从条件的整体去思考;可以从条件与结论之间的整体联系上去思考;避开枝节,对解题过程整体思考;抓住不变的因素,从整体性质思考;改变命题的结构,从整体转换中思考。  相似文献   

8.
当学生面临一个陌生但并不甚难的数学问题时,他也可能会绞尽脑汁,想努力解决它,然而终不知如何下手。因此,培训学生解题时的合理思维,是教学上应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那么解题的合理思维须遵循哪些原则呢?下面介绍常用的一些原则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的积极的思维活动过程,数学教学具有数学活动性特征,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活动既有外部的具体行为操作,又有内部的抽象思维操作,是学生由表及里的活动,并且以内部的积极思维为主要形式,因此,思维活动理应成为课堂的“主角”.高三复习课例“抽象函数”始终以思维活动为着重点,教给学生思维方法,优化学生思维品质,一切按“训练学生思维”这条主线展开,读来让人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学生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只要我们善于发现、挖掘并运用这些形形色色的"错误",将会给我们的教学带来勃勃的生机和活力,将会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为"错误"也有其独特的精彩之处.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利用这一动态生成的资源,变"错误"为促进学生发展的素材,使数学教学更精彩呢?  相似文献   

12.
王钊 《湖北教育》2007,(12):38-40
长期以来的数学课堂,我们似乎对让学生"学什么"比"怎样学"更为关注与重视。于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看到一张张被动接受的脸,缺少主动探索的渴望与激情。这是为什么呢?从数学文化的角度我渐渐悟出,这是因为我们的课堂上并没有充分发挥数学的文化价值,没有让孩子们真正认识到数学的魅力所在。近些年来,对  相似文献   

13.
谢蕾 《教育》2011,(3):50-51
灵动的课堂,就是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重视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和思考,学到更有用的知识。  相似文献   

14.
在教学“篮球场上的数学问题”这一数学活动课时,教学进入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这一环节。  相似文献   

15.
学习是学生内部的活动,归根结底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要时时处处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设计教学方案,考虑课堂结构,把学生真正当作学习的主人,让全体学生自始至终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真正把课堂的主动权“下放”给学生。  相似文献   

16.
杜金莲 《辽宁教育》2013,(11):27-27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数学学习紧密地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7.
在大多数学生的心里,都认为数学是门极其枯燥的学科,如何才能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趣味和奥妙所在呢?这正是我们数学课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刚学数数的小孩子不觉得它枯燥,是因为老师在教他们的时候,都是用的现实中的例子,他们能现学现用。因此据我了解,学生厌倦数学课的主要原因有几点:第一,学生看不到它的用处所在,觉得它离我们的生活太远;第二,学生参与的机会(既包括课堂上,也包括课外)太少,他们的主体地位没有体现出来。第三,过份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常常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在课堂上处于被动地位,很难主动地学习、思考,久而久之学生的主动性受到压抑,进而影响学生智能的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要让学生彻底改变对数学课的认识,真正实现“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动”起来,还得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18.
陈凤花 《广西教育》2005,(11A):26-26
开放数学课堂的目的是激励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数学知识规律,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实施“开放型”数学教学要不断改革束缚学生情感、认知与能力发展的条条框框,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尽量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去创新。  相似文献   

19.
对学生的热爱,是班主任顺利开展班级工作,教育好学生不可或缺的前提。爱学生,既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对班主任的基本要求,更是推行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手段。爱学生愈深,教育学生的效果也就愈好。因此在小学里,班主任要从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出发,从多方面、一点一滴做起,用自己对学生真挚的、博大的爱,去培育学生健康成长。如果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时缺乏爱心,  相似文献   

20.
数学具有科学性、教育性、艺术性,也具有情感性。如何让数学课堂充满乐趣,本人结合十几年的教学经验,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做了尝试。一、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1.分组竞争。初中生好奇心强,对新颖的、带竞争性和游戏性的活动,兴趣很高。利用初中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可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轻松愉快地接受和巩固知识。如在几何概念的复习上,可先把全班学生分为红蓝两队,每队基分为0分,凡答对一个问题者加10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