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国企改革正处于停滞不前的困惑期,我们有必要从理论上进一步探析国企改革的一些重要问题.文章结合国企改革30年实践阐述了国企改革的目标、标准与本质问题.文章分析了改革30余年国企改革前后出现过的两个目标:一是让国企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济实体的目标违背国企本质特征;二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逻辑上的问题.国企改革标准大体有三种:效益标准、产权标准、程序标准;这三种标准都不能用来判断国企改革的好坏与对错;相反,可能将改革引入歧途.国有企业的本质,应该是政府调控经济与社会的工具.当前国企开始逐步扩张,重新呈现出垄断市场之势的“再国有化”浪潮.文章在“国进民退”探源的基础上,分析了“国进民退”现象的历史轨迹和原因,辨析了“国进民退”争论中的代表性观点,认为“再国有化”的根源是缺乏对国企性质与国企功能的正确认识.国企改革与发展要进一步遵循市场经济原则,不能无边界的发展,不能成为市场经济的主角.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国企产权改革和产权交易的扩展,国有资产流失正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本试就通过国际间国有资产营运机制的比较,谈谈对国企改革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产权清晰是国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但如何才能真正建立起明晰的国企产权制度,避免计划经济时代国企产权的虚置化,最好的方式应当是实现国企产权的市场化裂变,让国企产权到市场中去,通过市场竞争选择出真正的国企资本营运主体,实现国企产权主体的人格化、从而避免非市场化产权裂变方式对国有企业的产权性质,产权营运主体以及产权营运效果的扭曲和异化影响。  相似文献   

4.
效率是国企产权改革推进的依据,但事实上,效率和公平是一对矛盾统一体,割裂公平而谈效率的国企产权改革会困难重重。国企产权改革近几年的问题也正是在于公平缺失,它不仅直接影响到国企改革的进程,而且影响到人们对国企改革的认同。国企改革的当务之急是深入研究国企改革公平缺失的表现、原因,并且制定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国企改革措施,扩大了企业收益自主权,使国家财政与国企收益日渐疏离,对国企产权安排做了一些变革.然而这种变革是不彻底的,主要原因是产权不明,政企不分.本文从现代产权理论出发,考察比较了不同产权结构下行政干预的程度以及企业的绩效,认为要深化国企改革,必须约束行政权力,规范政府行为,做到产权明晰,政企分开.  相似文献   

6.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国企改革措施,扩大了企业收益自主权,使国家财政与国企收益日渐疏离,对国企产权安排做了一些变革。然而这种变革是不彻底的,主要原因是产权不明,政企不分。本从现代产权理论出发,考察比较了不同产权结构下行政干预的程度以及企业的绩效,认为要深化国企改革,必须约束行政权力,规范政府行为,做到产权明晰,政企分开。  相似文献   

7.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及国企现代企业制度建立,首先要设立“国有资产营运与监督委员会”作为国企的所有权主体机构,并在此基础上明确划分国企产权三项主要权能的归属和责任,为国企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奠定清晰的产权基础;其次要在国家、国企所有权主体机构和国有股权代表及监督人员三个层次中对国有资产的有限责任和剩余索取权进行层级分解和对称配置,以塑造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及国企整体利益驱动力和责任压力;再次,要在加大产权制度改革力度的基础上,完善国企的法人治理结构,并在国企建立以权责对称为基础的严格责任制度,对国企负责人实行有效的责任约束。  相似文献   

8.
国有企业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 ,其成功与否 ,直接关系到我国体制改革的成败 ,意义重大。文章通过对国有企业的所有制形式及弊端、国企改革的思路与方法、国企产权改革以及政企分开问题 ,作提纲式探讨 ,更加坚定国有企业改革信心 ,并探索深化国企改革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国企改革宏观运行环境严峻,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需解决。完善我国一市场,以烟企产权的投资对象,进行产权投资,资产重组,国企潜在优势,提高效绩,这是国企的投资发展机遇。国企改革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也只有在发展中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0.
章针对李显君《“产权崇拜”与“产权神话”》一提出的“产权改革,不但理论上难以成立,实践上难以使企业摆脱困境,而且对未来危害更大”的观点。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反驳,并认为我国当前国企改革特别是产权改革已形成了一套合理可行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国有企业是一个有生命的整体。搞活国企不能只靠单项产权改革,必须使强化经营管理与深化配套改革紧密结合。在国企改为公司制之后,关键因素在于强化管理。马克思主义认为,管理具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属性,它是现代生产力的一个基本要素,也是一系列企业制度的主线。现在认真总结国企改革的实践经验,必须克服由西方影响引发的重产权改革、轻经营管理的倾向和思潮,把”管理科学”摆在首位,作为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2.
国企改革至今仍未到位,首要原因在于国企产权模糊。用股份制改造国有企业,就必须从股份制企业理论和中国国情出发,构建新的治理结构,锻造国企改制后的董事会尤其是董事长的运行模式,推动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3.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及国企现代企业制度建立,首先要设立“国有资产营运与监督委员会”作为国企的所有权主体机构,并在此基础上明确划分国企产权三项主要权能的归属和责任,为国企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奠定清晰的产权基础,其次要在国家,国企所有权主体机构和国有股权代表及监督人员三个层次中对国有资产的有限责任和剩余索取权进行层级分解和对称配置,以塑造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及国企整体利益驱动力和责任压力,再次,要在加大产权制度改革力度的基础上,完善国企的法人治理结构,并在国企建立以权责对称为基础的严格责任制度,对国企负责人实行有效的责任约束。  相似文献   

14.
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企改革的理论依据,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一直是国企改革的目标,而如何正确理解公司治理模式有助于更科学、合理的推进国企改革.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浅析我国国企改革中公司治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随着我国国企改革的发展,人们对国企的认识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否定国企之间的商品、货币关系到确立国企的独立法人地位;从国有国营到多种经营方式的采用以及实现形式的多样化;从搞活每一个国有企业、对国企只作量上的分析到确立搞活整个国有经济、国有资产,标志着人们对国企的认识发生了质的飞跃,也推动着我国国企改革走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6.
产权单一作为国企弊端的根本症结所在 ,决定了国企股份制改革的方向。基于公股为主导的国企股份制改革思维模式而产生的控股企业困难重重 ,从而累及股份制企业。“托管”是解决上述的途径之一。但它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国企股份改革中所存在的缺陷 ,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为此 ,国企必须分离社会职能 ,重新界定国有经营领域 ,加快产权多元化改革 ,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7.
国企改革的出路在于市场化,市场化的关键是形成现代市场经济中有效的委托-代理关系。为此,要在国企中引入其他经济成份的产权主体,并由这些主体产生“人格化”的所有者代表并委托经营者,同时建立诸如公开的会计报告制等完善的企业监督机制。只有痛下决心切断政府对企业的直接控制,保持国家大股东的角色,把国企的直接控制权交给市场,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才能落到实处。国企市场化,必须市场民主化,民主法制化。  相似文献   

18.
我国国企产权改革所应有的正义原则包括:首先,清晰的产权界定和自主的产权交易能力;其次,程序正义保障下的机会均等与自由;最后,正确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矛盾。“权力制衡下的利益博弈”以及“以公平促效率”应是我国国企产权改革的改进之道。  相似文献   

19.
当前,随着国企的改革不断深入,国有大中型建筑施工企业正从劳动力密集型向管理密集型转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但是,国企的传统干部管理体制同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之问存在的矛盾阻碍着国企改革的步伐,已经成为国企改革急需突破的体制“瓶颈”。笔者从国企现有的干部管理体制弊端进行考察,对国企干部管理如何突破体制“瓶颈”的途径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对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出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是财产所有权及其派生出的一组权利的总称,提出完善的现代产权制度是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焦点问题;分析了当前推进国企产权改革的几种方式,试图探索出国企产权运作的几种模式;从建立现代产权制度,推进国企改革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对当前实际运作进行了提示和补充,指出建立现代产权制度不是推进私有化,而是深化、发展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要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要做好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