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占有重要位置,在平时的考试中阅读题也是占有很大分值的,我们中国有句古话叫"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是离不开意会的,但是后半句就不适合现在的教学了,这样的教学效果也是不利的,不能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水平。所以,要加强语文阅读中的"意会"与"言传",将其合理利用,提升教学质量及学生学习水平。  相似文献   

2.
<正>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重要性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学生的阅读水平的高低对语文成绩产生着直接的影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的阅读水平停滞不前,成为了学习的短板。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建议,教师应当架起"意会"与"言传"的桥梁,科学开展阅读教学,构建出高效的语文阅读教学结构。所谓的"意会"指的是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进行引导,诱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己领悟;而"言  相似文献   

3.
<正>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一种默化知识,通常表述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部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是学生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认知感悟,它通过隐性的方式对学生语文的学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活动正是要努力搭建意会和言传的桥梁,促进学生意会和言传的不断转化。一、语文教学的意会和言传语文教学的意会和言传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通过作者的言传还原于作者的意会  相似文献   

4.
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意会”和“言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教学和高考测试所面临的止于“意会”而难于“言传”的尴尬,本文从阅读形态上分析了“言”“意”转换的机理,指出了做到准确“意会”和有效“言传”的途径,并进一步以悖论的角度提出了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不必非要精确地“言传”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正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传统的教学观念会让教师觉得有些教学内容是"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这是一个很有必要得到改善的误解。"意会"与"言传"在阅读教学中同样重要,它们都能够很好地推动课堂教学,加深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而教师需要做的是架起"意会"与"言传"的桥梁。一、从"意会"通往"言传""只可意会,不能言传",这一度成为人们对于某些只可  相似文献   

6.
意会与言传是传递信息和传播知识的重要形式,各类语文教学方法都是基于此两种形式的变化组合与应用。本文主要探讨基于意会与言传方式下,意境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通过构建良好的意境帮助学生通过教师的言传方式和意会方式更好地获得语文知识。  相似文献   

7.
人们读书读到精妙之处,常常感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长期以来,在阅读教学中,广大语文教师普遍以为所读之书"皆可意会,也可言传"。他们注重阅读教学中的"言传",即让学生充分地说、充分地表达,阐述着"有声语文"的精彩。这种用"言传"来了解学生对文本的意会,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阅读教学方法已习以为常。于是,意会作为一种阅读方法,在阅读教学中悄然失落,早已被很多教师遗忘或弃用。  相似文献   

8.
意会方式和言传方式,是传递信息、传播知识和培养技能的两种基本形式。各种各样的语文教学方法往往都是这两种基本形式的变化、组合和具体应用。意会与言传的关系和具体应用。在历代语文教学论著和文学理论著作中都曾作过多方面的探讨。只要稍许翻一翻,“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得意已忘育”之类的话,比比皆是。近十年来,随着国外教育理论的引进,特别是美国本杰明、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在我国语文教学中广泛应用以后,否定“意会”  相似文献   

9.
高考现代文阅读,核心是意会与言传,“意会”须高效、“言传”要有效,现结合高考例题阐述“高效意会与有效言传”。  相似文献   

10.
(一)“言传”和“意会”是词义教学中两种常用的手段。所谓“言传”,是用语言或文字对词语加以解释,使学生理解词义;所谓“意会”,是通过直觉或者联想,让学生领会词义。  相似文献   

11.
正太多的时候,我和学生会走入这样一种境地:双方只能意会,不能言传。这常常导致我的教学陷入僵局。从意会到言传,中间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如果意会是一种心照不宣的渲染、一种呼之欲出的积淀,那言传应该是顺其自然的领悟、水到渠成的表达。如何在课堂上实现从意会到言传的超越呢?下面我结合自己执教的课谈点体会。一、言传素材的  相似文献   

12.
尤爱红 《教育艺术》2009,(12):24-25
语文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感知美的能力,更要培养学生表达美的能力,让学生不仅能"意会"美,更能借助于理性的思维,将"意会"的美用语言"言传"出来.  相似文献   

13.
阅读教学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高效意会”和“有效言传”能力。这里所说的“高效意会”,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悟性”。所谓“意会”,就是要“据言得意”。“悟”,是阅读中的心理现象。而这种阅读中的心理现象,常诉诸于对言语的感悟能力。从这一意义上说,阅读,就是“意会”和“言传”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6,(62):21-22
古诗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由于古诗词语言含蓄精练,距离现在又年代久远,因此古诗文教学常常是一个难点。究竟怎样教好古诗词?作者认为,关键是要引导学生多读、多感、多悟,架起从"意会"走向"言传"的桥梁。  相似文献   

15.
<正>作为一种技能,阅读属于人类认知与行为的范畴,有其自身的科学性阅读;同时,阅读又是一种文化,属于人类的情感、价值观等精神领域。阅读是一种重要的精神生活方式,它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同时又从各个方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让人们感受到世界的真、善、美。我们的阅读教学就肩负着传承这种技能与生活方式的重大使命,通过"言传",让学生"意会"到文章的精髓与实质,并让学生学会阅读,爱上阅读,甚至将阅读作为伴随一生的习惯。这就对语  相似文献   

16.
一个孩子一旦对词形成麻木心理的思维定式,那么他会和词语,甚至会和语言文字的感知与运用越来越疏远。那么如何丰富小学生的"词"典呢?词语解释只需"意会",不求"言传";理解词语,妙用"情境";罗列多种语境,让学生耳濡目染;教师要使用"记忆的技术"。  相似文献   

17.
<正>意会与言传是人面对以往经验及对未来事物的现象的思考和表达。人经由从事物的表象到事物本质的理解,需要把个人生活体验,以及与大脑中储存的知识相对接,对事物的现象、本质、属性、价值进行筛选,找寻出其中的规律,再用"妥帖"的方式来表达。不难发现,名词性、动词性的属于比较易于"言传"的,而形容词性的(个体的感受)属于可"意会"而不大容易"言传"的。名词性的是能看到的事物,"言传"是为了回答"是什么",侧重于说明。例如:伞:挡雨或遮太阳的用具,用  相似文献   

18.
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一种默化知识,通常表述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部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是学生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认知感悟,它通过隐性的方式对学生语文的学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活动正是要努力搭建意会和言传的桥梁,促进学生意会和言传的不断转化.  相似文献   

19.
张继 《成才之路》2012,(2):57-57
正在新课改的形势下,如何上好高中的音乐鉴赏课,用"多加意会,少靠言传"这八个字来形容音乐课的教法,还是比较合适的。在高中音乐课堂上,教师应创设不受约束的、热烈的课堂气氛,保持一种游戏式的教学情绪,充分唤起学生们的想象力,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仅教给学生们音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不仅需要言传,还需要意会的,它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和体悟.职高学生因年龄和生活经历所限,对文中"意"的理解较为肤浅,所以需要我们教师去适当引导点拨,帮助他们找到自己心灵与文本的情感触点,使之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情感互动,从而对语文兴趣渐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