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钢琴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某个学生读谱正确,技术娴熟,拥有一定的音乐理解力,却不能奏出与作品本身相匹配、相符合的正确的声音.原因便在于演奏者在演奏时缺乏心理听觉能的能力培养与训练.钢琴演奏中,生理听觉能决定着是否正确地奏出谱面的乐音,而心理听觉才能最终决定是否用正确的声音表现出了谱面的音乐.因此,心理听觉训练是钢琴练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任务,要想演奏出真正符合作品要求的声音,必须在钢琴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心理听觉的训练.  相似文献   

2.
在钢琴教学过程中,听觉训练是至关重要的环节。许多学生对自己的演奏充耳不闻,对乐谱的要求视而不见,这是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一、音乐听觉训练的重要性音乐——看不见,摸不着,无形无色,但它有着严谨的复调、和声、织体等等,无论演奏者还是听众都需要通过听觉来鉴赏音乐。大部分优秀的音乐家都具有敏锐的听觉能力,这种能力不是天生的,是长期训练的结果。对于学习音乐,特别是对于学习钢琴演奏的人来说,训练出一双有着高度审美力和鉴赏力的敏“锐耳朵”是至关重要的。因为那些充满着生命韵律节奏,那些微妙细腻的旋律作品的成动演奏都不是仅仅…  相似文献   

3.
传统钢琴专业课教学模式存在着很多弊端,既不利于学生整体音乐素养的提高,也不利于对音乐深层次的理解。钢琴专业课的教学需要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提高教学的效率。本文从笔者的教学经历出发,首先阐明了有关内心听觉的概念和特征,以及钢琴教学与内心听觉相辅相成的关系,把内心听觉和钢琴的常规教学相结合,探索通过学科的相互交叉和影响,来丰富钢琴教学的方法,并提出了在钢琴教学中培养内心听觉的策略,希望能够打造高效钢琴教学课。  相似文献   

4.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学好音乐要具备较高的听觉能力,学生从学习第一个音开始就要学会倾听,具备节奏和旋律的良好听觉,具备和声与层次的良好听觉。具备这样的能力,关键在于要有内心听觉和听觉主动性,使学生具有高标准的听觉素质和鉴别能力才是成功的教学。  相似文献   

5.
陈青 《华章》2010,(34)
钢琴艺术是一门听觉的艺术,良好的听觉能力是学习音乐的前提和基本素质,但听觉能力并不完全是天生就有的,是可以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培养和提高的.本文从感官的角度研究听在钢琴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培养手段.  相似文献   

6.
钢琴是一种演奏的艺术,钢琴演奏的好坏不仅与演奏者的弹奏技术和音乐表现能力有关,还与演奏者的演奏心理素质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在钢琴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钢琴弹奏技术、技巧,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演奏心理素质.本文对钢琴演奏的心理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演奏心理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7.
首先论述了钢琴听觉训练的方法根源—内省法,其次分别从音乐内涵、听觉训练的重要性、听觉训练的基本方法进行了阐述。选择合适而科学的训练方式,加强钢琴教学中的听觉训练,提升学生音乐听觉能力,提高钢琴专业学生的学习水平,成为目前钢琴教学中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在大学教学过程中,钢琴教学课程是具有明显实践性特征的艺术类学科,在进行该学科学习过程中,学员自身对于钢琴掌握的程度,以及学员自身的心里因素两者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并且在进行钢琴演奏过程中,演奏者现场发挥的好坏,也跟演奏者自身的心理因素密不可分.因此,在实际进行大学钢琴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是教授给学生演奏的技巧,对...  相似文献   

9.
音乐是看不见的,是纯属听觉的感官享受,听觉对音乐是极其重要的。钢琴在日益发展的社会越来越普及,作为一门培养情操与气质的艺术课程,学习钢琴的学者越来越多。因此钢琴的教学乐的听觉能力是有要求的,特别是钢琴教学中复调作品的教学,对音乐的听觉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在复调作品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发现,良好的音乐听觉训练,也是能够促进复调作品教学工作的。  相似文献   

10.
培养敏锐的音乐听觉能力对于学习钢琴演奏的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能力是摆在我们教学上的一个重要课题,它将关系到每个学生对所学音乐的真正认知和掌握。  相似文献   

11.
钢琴演奏时经常出现把握不准节奏、肌肉紧张、心率加速、记忆短暂空白等现象,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心理紧张,训练不到住。在训练过程中,从掌握良好的技巧、提高自身的修养、增强自信心、积极参加各种表演等方面,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掌握适当的心理调节方法,这些紧张的心理现象是可以克服的。  相似文献   

12.
艺术歌曲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欧洲盛行的一种抒情歌曲的通称,多采用著名诗人的诗为歌词,歌曲的旋律与钢琴伴奏共同揭示诗词蕴含的意义。此时钢琴伴奏已经不再是附属的形式,它逐渐成为艺术创作与表演相结合的综合性艺术。与声乐演唱融会贯通使艺术歌曲的内涵得以完美表现,钢琴伴奏艺术指导在了解和掌握作品的风格及其内涵后,进而准确地把握作品的风格,使声乐作品的思想感情表达的更为淋漓尽致,深入作品涵。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分析钢琴艺术指导的功能特性,并将钢琴艺术指导分类,分别从声乐钢琴艺术指导、器乐钢琴艺术指导、特别是舞蹈钢琴艺术指导的功能特点进行阐述和细致的分析,强调钢琴艺术指导在钢琴表演和其它表演形式中的重要推动作用。申明钢琴艺术指导的专业规范,希望通过这些能给学习和关注钢琴艺术指导的人一些启示,也希望钢琴艺术指导的艺术地位能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4.
吴昊 《辽宁高职学报》2007,9(5):81-81,88
从研究沃尔夫艺术歌曲半音化音型钢琴伴奏的演奏特点入手,以较高的着眼点,在探讨新形势下高职声乐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的同时,对沃尔夫钢琴伴奏的演奏特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高师钢琴教学中必须正确处理技术与艺术的关系,发挥高师学生理解能力强的优势,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情感体验,以艺术带动技术,以技术表达艺术,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歌唱表演实际上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 ,它要求歌唱者用自身具备的声乐技能技巧 ,把歌曲中表现的意境传达给听众 ,引起共鸣 ,从而使听众得到美的享受。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 ,除了声乐技能技巧的学习外 ,进行声乐的表演和心理训练也是很有必要的。只有正确把握歌曲的意境和演唱的情绪 ,充分运用声音色彩变化 ,演唱的速度、力度变化 ,把握歌曲的风格特点 ,配合得体的表演动作 ,投入真挚的情感 ,才能获得良好的演唱效果 ;而合理的心理训练及演出前的自我心理调整 ,可使我们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 ,有助于演唱水平的发挥  相似文献   

17.
钢琴演奏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教学中如何把握心理训练是高师钢琴教育的重点课题。本文从钢琴演奏紧张心理的表象、成因、对策三个方面着重阐述高师钢琴教学中如何注入心理训练新元素,帮助学生解决钢琴演奏的紧张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8.
钢琴即兴伴奏是集经验、想象力、感悟力、理解力为一身的艺术再创作,是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师的一门十分重要的必修课程。即兴源于灵感,灵感源于平时大量积累后的瞬间进发。钢琴即兴伴奏的要素包括钢琴技巧、声理论基础、声乐曲目积累与简谱编配。钢琴即兴伴奏是技术与艺术结合的二度创作。  相似文献   

19.
被誉为歌曲之王的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一生创作了600多首艺术歌曲。而《魔王》是其最具有艺术性的作品之一,这首艺术歌曲不论作曲、演唱的艺术造诣上,都达到了登峰造极,充分地施展了艺术魔力。《魔王》的艺术魔力表现在3个方面:魔鬼般的神奇速度是舒伯特的创作特征;魔术般组合将声乐与钢琴巧妙结合是其伴奏特征;魔幻般的声音变化是歌曲的演唱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