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0 毫秒
1.
1.人均收入水平持续上升.收入差距继续扩大 “十一五”时期,城乡居民收入将持续上升,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将增长7%.到2010年达到253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到2010年达到6400元。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将从舒适型向发展型转变,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也将从侧重量的增加转向更注重质的改善。消费需求的扩张以及结构的升级,既可为新产业的成长,也可为传统产业的继续发展创造需求空间。粗略计算,城市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约拉动最终消费增长1.6个百分点。那末,“十一五”城市化率年均提高1.36个百分点,每年可以拉动最终需求增长2.1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
基于误差修正模型,利用协整分析及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河南省1978—2011年能源消费总量和国民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长期的协整关系,且存在从能源?肖费到经济增长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能源消费每增加1个百分点,会带来GDP增加4.2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3.
运用计量经济学理论中的ADF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研究了黄山市旅游业发展水平与城市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并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结果表明:黄山市经济增长和旅游业发展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黄山市国内旅游收入、入境旅游收入每增长1个百分点,分别带动黄山市GDP增长约0.45和0.05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黄山市经济增长与国内旅游收入、国际旅游收入之间存在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黄山市应加大旅游投入力度,制定旅游与经济发展的长期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城乡收入差距与农村人口流动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1989-2011年相应统计数据,利用VEC模型对安徽农村人口流动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农村人口流动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显著的正向效应,农村人口流动每增加1个百分点,城乡收入差距就会扩大1.95个百分点,并且长期效应大于短期的效应。农村人口流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时滞性,对以后各期的收入差距造成影响。提出了应提高农村流动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建立农村人才开发机制,合理引导农村人口流动,发展农村产业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选取1988-2011年数据,运用协整检验方法,对我国城镇居民旅游消费与可支配收入动态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与人均可自由支配收入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的格兰杰原因,城镇居民人均可自由支配收入每增加1%,城镇居民人均国内旅游消费将提高0.338 44%.因此,可通过提升可支配收入水平,增强居民出游动机,进一步完善假期制度及大力发展旅游业等措施带动居民旅游消费水平的提高,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分析西安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性支出的总体情况,依据绝对收入假说建立消费函数模型,进行了数据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因果关系检验、经济预测和误差修正模型的构建。通过实证分析发现,西安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性支出呈现高度正相关关系,可支配收入是导致消费性支出变动的重要原因,实际收入每增加1%会使得实际消费增加0.885276%,当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通过-0.629745的调整力度将非均衡状态拉回到均衡状态。根据回归结果预测,2014年到2017年之间的可支配收人依次为:36574元、40070元、43566元、47061元;消费性支出依次为:25960元、28145元、30308元、32451元。  相似文献   

7.
1985-2005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与收入协整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利用协整理论对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居民家庭实际收入和实际消费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当期收入和长期均衡对居民消费都具有较强的制约作用。因此,从长期来看,要刺激农村居民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必须增加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  相似文献   

8.
以青岛市为例,运用协整理论、误差修正模型,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方法对青岛市房地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波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青岛房地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存在着长期的动态均衡关系,房地产投资每增加1个百分点,经济增长1.3668个百分点;经济增长是房地产投资的格兰杰原因,但房地产投资不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即它们存在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9.
为了明确我国民事诉讼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文章以1978—2012年由人民法院审理的一审民事案件数与国内生产总值作为样本数据,通过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对我国民事诉讼量与经济增长的水平值序列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民事诉讼量的长期收入弹性为0.5359,即国内生产总值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对应的拉动民事诉讼量将会增加0.5359个百分点,经济增长对民事诉讼量增长的作用显而易见;经济增长与民事诉讼量仅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即经济增长是民事诉讼量的Granger原因,经济增长有助于预测民事诉讼量,民事诉讼量不利于预测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0.
运用计量经济方法实证分析1978-2011年陕西省城镇居民实际消费与实际收入之间的长期均衡和短期动态关系。协整检验结果表明,陕西省城镇居民实际消费和实际收入具有长期均衡关系,收入增加带动了消费增长;由误差修正模型可知,陕西省城镇居民实际消费和实际收入之间的关系由短期偏离向长期均衡调整的速度快。因此,政府应建立增加居民收入的长期机制,积极采取措施降低居民对未来支出增加的预期,以扩大陕西省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1.
根据1995—2011年山东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生活消费支出两组数据建立回归模型。应用Eviews6.0软件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人均消费支出影响巨大,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线性关系,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用于消费支出增加的部分为0.6131%。  相似文献   

12.
对影响广东省城镇居民消费增长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城镇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的最重要因素。选取代表性城市研究收入的消费弹性与地域发展关系,发现收入的消费弹性与地区发展水平并无显著关系。研究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受收入的影响作用,发现居民在家庭设备用品和服务、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及居住等的消费基础较好,但近年发展缓慢;衣着、食品消费在近年仍具有较大发展空间。最后对居民不同收入等级的消费结构分析发现,收入等级与消费结构特征有显著关系,并依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农村消费需求成为一个研究的热点问题。文章为了消除解释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的影响,对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人均储蓄存款、人均GDP和消费价格指数这四个影响因素进行岭回归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四个影响因素均对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有显著影响,对模型进一步分析得出,我国近年来消费快速上升背后最大推动力竟然是物价的持续上涨,而不是居民消费动力有很大提高,最后对实证结果给予合理的经济解释。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城乡收入差距短期预测及长期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纯收入”之比衡量的甘肃省城乡收入差距经历了缩小与扩大的交替螺旋式的发展轨迹。ARMA模型预测结果表明,在短期内,甘肃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总体趋于缩小,但期间略有反复。基于时间序列的收敛性分析表明,甘肃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时间序列趋于收敛,即在长期内甘肃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趋于缩小。  相似文献   

15.
选取1992-2010年全国教育经费数据和2001-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通过计量经济学分析建立两者动态回归模型,以此探究国家教育经费对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影响。运用实证分析对人均可支配收入走势进行预测,得到了关于人均可支配收入波动趋势、周期、异动的相关结论。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十二五”期间仍将保持上涨趋势,其增长率波动周期大致为5年。  相似文献   

16.
准确预测电力需求是电力行业发展的必要依据。论文研究了人均GDP、产业结构比例、人口数量、城市化率、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居民家用电器拥有量、城乡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电力消费效率、气温变化对苏州电力需求的影响。然后通过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相关检验,发现人均GDP、第二产业结构比例对电力需求的影响十分显著;最后根据统计数据的变化和苏州"十二五规划"的目标预测了未来5年的电力需求量。  相似文献   

17.
根据实地调研得到的第一手资料,探讨农户人均收入、消费品价格、消费习俗、消费习惯、消费环境以及政策支持对三都水族自治县农户消费需求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其中采用三都县1995-2011年农户人均消费支出和人均收入、消费品价格的时间序列数据,重点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三者间的数量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Spss在经济、管理、医学及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的国民经济问题中,增加国民收入是我国扩大内需的关键,通过运用Spss分析方法对我国国民的收入及消费支出进行分析,以便能够更好地了解我国居民的收入结构和消费结构与消费行为等。首先利用软件将我国居民消费与居民人均纯收入进行系统回归分析,然后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消除数据间多重共线性,序列相关性,异方差问题等建立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19.
I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rust on human capital measured as average years of schooling in U.S. states using data from the 1980s and the 1990s. I find robust evidence that an increase in trust increases schooling across U.S. states. According the results of the seemingly unrelated regression estimation, a 25 percentage point increase in Trust increases the average years of schooling by approximately 1.5 months. This is not insignificant since more than $5000 increase in per capita income (in 2000 prices) is needed to have the same effect on school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