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晓专 《中国档案》2005,(11):14-15
无论中外,私人档案的保护、监控与管理一直是档案管理领域的一个难题。私人档案的所有权归个人所有,作为私人财产的一部分,受到社会的肯定与法律的保护。另一方面,私人档案作为档案家族的一员,是社会知识信息的记录与积累,是社会重要的信息源,是国家、社会财富的组成部分,尤其那些具有国家意义与民族意义的私人档案,如涉及国家的机密、安全和其他公众利益的私人档案,其保护、监控、管理与提供利用同私人占有档案构成一对尖锐的矛盾。此外,私人档案分布分散且广泛的特点以及档案本身可能涉及的个人隐私、知识产权等,使得私人档案监管问题成为档案管理实务中的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2.
社会档案意识就是人们对档案和档案工作在国民经济、国家、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的性质、地位、作用的敏感程度和认识水平。社会档案意识的高低是一个国家明发达的标志之一。档案意识具有抽象性,不具有规则规范功能;具有方向性,能引领人民涉及档案因素的活动,具有向导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档案法》总则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的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第五条又规定。“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这两条规定,都充分说明了档案的定义、收集(或接收,下同)档案的范围和目的,而最后的归宿是要利用。而能利用的档案必须具有保存和使用价值,否则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实现这个目的,关键是要把握好档案价值的鉴定和价值控制工作。本文就此问题略述拙见。与同行们探讨。  相似文献   

4.
陈慧玲 《兰台世界》2013,(Z2):146-147
<正>基层档案作为社会各行各业改革发展的真实记录,是社会宝贵财富,为国家档案提供基础性材料,是国家档案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单位档案管理已纳入国家档案管理,有相关管理规定和标准。搞好基层档案工作,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据调查了解,目前基层单位档案工作普遍存在管理意识淡薄、人员配置不当、设施设备不符合要求、档案残缺不全、管理不到位、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档案  相似文献   

5.
档案是重要的历史记录,记载了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过去和现在从事的各种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历来是刑法保护的重点。然而在理论和实践中,人们对于刑法中档案犯罪的相关问题,诸如档案犯罪的外延、对象、主体以及主观心态等却存在大量的争议。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粗浅的讨论,以期有助于解决司法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6.
赵岚 《贵州档案》2003,(6):13-14
《档案法》中定义的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及个人从事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其中“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是定义的根本,因此,在界定档案的价值问题上,应侧重档案的客观价值,即把档案放在时空大系统中去认识,既认识档案在社会实践系统中的作用,又认识其潜在的因素。目前,在档案  相似文献   

7.
声像档案是指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在从事各种活动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照片、底片、影片、唱片、录音带、录像带等不同材料为载体,以影像、声音为主,并辅以文字说明的历史记录。声像档案是一个单位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档案的基本属性是一种社会记忆,由于私人档案与国家、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可被视为民族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收集和保存有价值的私人档案对于丰富社会记忆.增强和提高档案馆馆藏的咨询价值和研究价值,将有熏要意义。因此,研究国外私人档案的鉴定问题.将为我国档案工作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邓霞 《重庆档案》2005,(3):17-18
声像档案是指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在从事各种活动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照片、底片、影片、唱片、录音带、录像带等不同材料为载体,以影像、声音为主,并辅以文字说明的历史记录。声像档案是一个单位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声像档案是指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在从事各种活动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照片、底片、影片、唱片、录音带、录像带等不同材料为载体,以影像、声音为主,并辅以文字说明的历史记录。声像档案是一个单位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城建声像档案是指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在从事工程建设活动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照片、底片、影片、唱片、录音带、录像带等不同材料为载体.以影像、声音为主,并辅以文字说明的历史记录,是工程建设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工程建设的与日俱增和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建设行业各单位的城建声像档案也越来越多,对声像档案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大,但在管理上仍然存在不少问题。笔者通过对珠海市城建声像档案工作现状的调查,结合本单位在声像档案管理实践工作中碰到的一些难题,来探讨一些解决的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档案与社会记忆构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档案是在长期的社会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等活动中形成的历史记录,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独有的文化财富,是社会记忆的汇集。档案在建构社会记忆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也有其局限性。档案工作者的社会使命就在于保存档案。最大限度地维护历史的真实面貌,传承人类文化,从而为社会留下完整的记忆。  相似文献   

13.
声像档案是指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在从事各种活动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照片、底片、影片、唱片、录音带、录像带CD等不同材料为载体,以影像、声音为主,并辅以文字说明的历史记录。声像档案是一个单位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房地产行业的蓬勃发展,相应地也形成了大量的房地产声像档案,对这些在房地产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声像档案集中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14.
安徽档案改革的情况启示我们,中国档案学也要与时俱进。本文对社会转型期档案信息化中的开放利用、国家档案资源整合等理论创新与法规建设,进行了讨论;同时,对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对社会转型期档案信息化带来的人才和档案学科建设等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文化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档案文化是文化宝库中的佼佼者,它对于促进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其他文化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利用档案文化推动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文明的进步,是目前档案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论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忠 《航空档案》2003,(1):30-33
企业档案信息资源是国家档案信息资源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体为科技档案信息资源,它直接反映企业科研、生产、建设、经营管理等活动的各种原始记录。是企业科研、生产、建设等各项工作的依据和发展的基础,是重要的技术储备,是国有资产的组成部分。作者档案工作者,如何大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实现档案资源共享,使档案工作来自社会,用于社会,为企业的科研生产服务,是目前档案工作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就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谈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7.
论国家档案资源的内涵及其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梳理了国家档案资源理论在国家档案全宗理论基础上发展的历史轨迹,认为国家档案资源理论是对国家档案全宗理论的继承、扬弃和超越,进而界定了国家档案资源是指一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档案的集成。从档案资源存藏及分布的维度,提出国家档案资源构成为档案机构收藏的档案资源、社会其他机构收藏的档案资源、民间收藏的档案资源、流失海外的档案资源、口述档案资源等。  相似文献   

18.
关于建立个人信用档案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信用档案是社会信用主体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与信用主体有关的各种信用记录,它主要包括国家信用档案、企业信用档案、个人信用档案等方面。个人信用档案是反映个人信用状况的原始记录,又是社会信用档案体系的基本组成单位。本文仅就建立我国个人信用档案的问题作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国家档案资源建设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本文中的“国家档案资源”指的是过去和现在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及个人产生的具有国家和社会保存价值的档案。简单点说,国家档案资源就是需要由国家管理的全部档案资源。国家档案资源建设指的则是国家档案资源的形成、收集和加工、整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档案的能否产生主要取决于人们社会实践的需要,而档案资源的加工、整理主要是一种技术性的工作,其程序与方法已经固定化。相反,档案的收集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这一工作直接关系到国家档案工作的目的能否实现或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因此,这一问题一直是中外档案工作者研究的重点,也…  相似文献   

20.
档案是人类历史的真实记录,是国家珍贵的历史文化财富,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但是如何使档案更好、更全面地服务于社会,长久以来一直是档案工作者思考的问题。我认为,无论从技术、从馆藏、从使用方面,建立档案服务中心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尤其是它在服务方面的侧重,充分体现了档案服务社会的宗旨。档案服务中心使档案管理从单一的管理模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