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漫话龙华寺     
春风荡漾,吹绿了原野,也吹绽了龙华的十里桃花。游人纷纷到龙华去看红艳的桃花,在满怀游兴中总难免带着一些怅惆!因为龙华这个浮屠入云、古剎巍峨的胜地,既是古迹,也是血泪斑斑的屠场。国民党反动派曾在这里杀害了大批爱国志士、共产党人。因此,龙华的桃花,染上了爱国者的鲜血,也开放得更娇媚,更鲜艳了……龙华寺和龙华塔的建筑,据有关记载:“后汉吴赤乌五年,有神僧自康居国来,卓锡于此。吴主权命致佛牙含利,为建塔,赐额龙花寺以居,谓之龙华会”。据《云间志》和《上海县志》的记载则称:“龙华教寺在黄浦西,名龙华村,相传塔建于吴赤乌十年,唐嗣  相似文献   

2.
纳兰性德酷爱读书,拥书数万卷,有藏书室曰“通志堂”.考“通志堂”又名“花间草堂”.据姜宸英在《跋同集书后》中说:往年容若招予住龙华僧舍,日与荪友、梁汾诸子集“花间草堂”,剧论文史,摩挲书画…….自后改葺“通志堂”,数人者复晨夕相对.几案陈设,尤极精丽,而主人不可复作矣.(《湛园集》卷十八)按龙华僧舍,就是座落在北京什海后海北岸的纳兰明珠府以左的“龙华寺”,即姜宸英在《祭纳兰性德文》中所说的“馆我萧寺”的那个萧寺.由此可知,“花间草堂”就在纳兰之居所,后经改葺,又名为“通志堂”.  相似文献   

3.
袁宗道、董其昌结交始年与地点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道斌《董其昌系年》和郑威《董其昌年谱》认为袁宗道与董其昌结交始于万历戊子年,地点在松江龙华寺,是错误的。董其昌于万历戊子年冬到北京,与唐文献、袁宗道诸人听憨师谈禅之地,是北京龙华寺。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自言与袁宗道等人会于龙华寺,此龙华寺为北京龙华寺,而非松江龙华寺。  相似文献   

4.
孟浩然家居附近有北涧,即今之南渠,蔡洲即老营村,景空寺即在今谷隐寺遗址,洞湖为洄湖之误,今为余家湖,以此为参照,有利于确定涧南园的大致方位。  相似文献   

5.
《龙华志》民国曹永安钞本是研究上海龙华寺史和上海佛教史的重要材料,《上海乡镇旧志丛书》之十五《上海寺庙旧志八种》中的整理本为读者提供了不少方便,但在校勘、标点、整理体例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今各为校正。  相似文献   

6.
太阳与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关系至为密切,所以与太阳有关的自然现象很早就引起了人类的关注,大汶口文化的陶器上,画有太阳出现在山上的高空的图画是人类崇拜太阳的明证。《谷梁传》僖公二十八年云:“水北为阳,山南为阳”,《释名·释山》云:“山东曰朝阳,山西曰夕阳”。这些记载反映了人类对太阳光照变化的认识。并且人类很早就把地理名称同太阳联系起来。如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县告城镇),就是因为位于嵩山之阳而得名;峰阳,因位于“峰山之阳”而得名。春秋时期,以阳名地的渐多。如晋有南阳、晋阳、周  相似文献   

7.
朱泽楠 《新读写》2014,(9):63-63
在走入龙华寺前,最先吸引我的不是高高耸立、历史悠久的龙华塔.也不是庄严肃穆的龙华烈士陵园,而是随处可见的行乞者。他们或是肢体残疾,或是四肢健全,但无一例外地都在向来来往往的游客行乞。肢体残疾者,坐在一块小小的、带有轮子的木板上滑行,那份灵活和迅速简直让人凉奇;四肢健全者,口中说着妻女重病,  相似文献   

8.
张良故里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留侯张良,五世相韩,其家世显贵而绵远。其故里史称“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或说“出于城父”,但是在韩国、在城父的什么地方,都没有界定出确切的方位。文献、文物双重印证:张良故里应在韩国城父(父城)东马鞍山北麓小安寺保(今河南省郏县李口乡张店)。  相似文献   

9.
在盛唐诗人岑参的边塞诗中,有一首《题苜蓿烽寄家人》:“苜蓿烽边逢立春,胡芦河上泪沾巾。闺中只是空相忆,不见沙场愁杀人。”此诗与王维《寒食汜上作》颇相仿,本文暂且不论。李嘉言先生在《岑诗系年》一文中将此诗归为岑参至德二载(757)立春所作,我曾从之;今细考诗中地名,则知不然。 苜蓿烽确指何处,现无确凿资料可查。而“胡芦河”一名,查唐代典籍,则至少有以下五处。  相似文献   

10.
杼山考     
杼山因为闻名古今,史籍记载不少.考诸文献有晋吴兴太守张元之《吴兴疏》,唐陆羽《杼山记》、颜真卿《杼山妙喜寺碑铭》,宋嘉泰《吴兴志》,明万历《湖州府志》,清同治《湖州府志》,以及掌故、旧闻、俚语等等.不同时代给杼山打下不同印记.晋以前称“稽留山”,晋代名“东张山”,唐代始称“杼山”.所谓杼山,是因为这座山是夏杼“南巡之所”.故山西北有夏驾山,山下有夏王村(今称王村).夏杼遗迹的考证是陆羽的功绩,在陆羽《杼山记》前还没有杼山这个名称.《湖州府志》载:“郡有专志,实肇始于陆羽.”陆羽写下不少地方志籍,如《江表四姓谱》、《南北人物志》、《吴兴历官记》、《湖  相似文献   

11.
邛崃白鹤山鹤林寺有邛崃八景之“书台桂影”,此“书台”是常安民“读书之庵”旧迹还是魏了翁“故读书台”之“鹤山书台”,历来争讼不断。遍考文史诸籍,宋代魏了翁在蒲江白鹤山而非邛崃白鹤山营造“鹤山书院”,而明代邛州知州汪中又在邛崃白鹤山幽居寺修建“魏文靖公书台”,《(正德)四川志》误为“蒲江鹤山书台”。杨廷仪曾记载蒲江“鹤山书院”迁址至邛崃威显庙,其后安磐始误幽居寺“魏文靖公书台”为魏了翁亲建之鹤山书院故地,并借用《(正德)四川志》“鹤山书台”之名指称“魏文靖公书台”。王圻又混淆幽居寺“鹤山书台”为魏了翁读书新台,而误白鹤山鹤林寺常安民“读书之庵”为魏了翁“故读书台”。万历《四川总志》承袭王圻之误,影响了明、清各地方志的撰写,沿误至今。实际上,魏了翁《卭州白鹤山营造记》明确记载邛崃白鹤山鹤林寺有常安民“读书之庵”,并非魏了翁讲学旧迹。  相似文献   

12.
《史记·东越列传》:“汉五年,复立无诸为闽越王,王闽中故地,都东冶。孝惠三年,举高帝时越功,曰闽君摇功多,其民便附,乃立摇为东海王,都东瓯,世俗号为东瓯王。”东海王国都城东瓯,刘宋裴《史记集解》引徐广曰:“今之永宁也。”唐人司马贞《索隐》引三国吴韦昭曰:“今永宁。”姚氏云:“瓯,水名。”《永嘉记》:“水出永宁山,行三十馀里,去郡城五里入江。昔有东瓯王都城,有亭,积石为道,今犹在也。”(《史记》第九册,中华书局标点本,第2 979- 2 980页)闽中郡治东冶,《史记集解》引徐广曰:“今建安侯官是。”《索隐》引徐广云:“本建安侯官是。…  相似文献   

13.
温史述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战国时代,在今河南省温县有一个与齐都临淄并称的“天下名都”——温。本文试图用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对温的历史及相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温得名于“温泉。”清乾隆刊本《怀庆府志》卷四载:温县有温泉,“在县西五里源,县以此得名,今涸。”  相似文献   

14.
《全宋诗·周敦颐诗》中《万安香城寺别虔守赵公》之诗题中的“香城寺”为“香林寺”之讹误,因为“香城寺”在新建县,“香林寺”才在万安县。另《四库全书·周元公集》中该诗题作《香林别赵清献》,其中的“清献”为“虔守赵公”(赵抃)之谥号,而周敦颐又卒于赵抃前,因而此一称谓是该诗流传过程中产生的又一讹误。  相似文献   

15.
邵原历史考     
殷墟卜辞里“刀”、“召”、“()”的地望在今之邵原。“召方”是商王朝之敌对方国,其都邑在邵原.后为商所并。邵原建都迄今有三干三百余年的历史。春秋以后,“召”写作“邵”。“邵原”一词,出现于隋代。  相似文献   

16.
白鹿洞书院以地处唐李渤隐居的庐山白鹿洞而得名。然而对白鹿洞故址之所在、“洞”之含义、李渤任江州刺史修建白鹿洞台榭之年代,及现存“石洞”建洞时间等问题,向来众说不一。现作考述于后。一唐贞元间李渤曾隐居白鹿洞,其原址所在,曾有不同说法。李梦阳以为在“三叠泉石壑中”。刘世扬则说在“玉川门”。  相似文献   

17.
关内侯为二十级军功爵制之第十九级。有无食邑,自古以来,众说纷纭。三国人如淳说:“列侯出关就国,关内侯但爵耳,其有加异者,与之关内之邑,食其租税。”此为最早之论述者。唐颜师古认为关内侯“有侯号而居京畿,无国邑”。宋马端临《文献通考》亦谓‘关内侯则虚名而已”。清人俞正燮专门撰写了《关内侯说》一文,对其得名及历史演变作了详尽的考证,谓秦代的彻侯为虚封,汉代“列侯、关内侯有食邑”。但对汉代确实有无食邑的关内侯之现象又未作解释。至于现代,仍莫衷一是。马非白先生谓:“关内侯自  相似文献   

18.
碣石之名,始见于我国最早的一部地理著作《禹贡》。《禹贡》载“碣石”一名有二处:“夹右碣石,入于河”及“太行、恒山至碣石,入于海。”笔者略述管见:虽“碣石”一名,实二地也。无棣大山《禹贡》云:“夹右碣石,入于河”。《史记·夏本纪》云:“夹右碣石,入于海”。二者所指“碣石”为同一座山体,即今无棣大山,昔称“碣石山”。此山位于今山东无  相似文献   

19.
炳灵寺附近城关考石磊炳灵寺石窟,地处黄河上游甘、青交界的永靖县境内。这个幽居在小积石山深处的石窟,有着漫长的历史。《法苑珠林》①上说:“有石门滨于河上,镌文曰:晋泰始年之所立也。”晋泰始年是公元二六五年。如果按这一说法,炳灵寺石窟在晋代时就已开凿。又...  相似文献   

20.
屈原故乡考     
先秦史料中除《屈赋》外,我们还没有见到屈原故乡所在地域的确切记载,汉代的司马迁为屈原立《传》时没有提及屈原是楚国何地人士,直到北魏《水经注》的作者郦道元引东晋《宜都山川记》才说出“秭归,盖楚子熊绎之始国,而屈原之乡里也,原田宅于今具存。”“县东北数十里有屈原旧田宅,虽畦堰縻漫,犹保‘屈田’之称也。县北一百六十里,有屈原故宅,累石为屋基,名其地曰乐平里。宅之东北六十里有女(?)庙,捣衣石犹存。”晋人庾仲雍《荆州记》也有类似的记载:“秭归县有屈原田宅,女(?)庙,捣衣石犹存。”“县北一百里,有屈平故宅,方七顷,累石为屋基。今其地名乐平,宅东北六十里有女(?)庙。”上述这些史料明确地说明了屈原的故乡在秭归的乐平里,今秭归县城有屈子祠,乐平里有屈原故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