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书忠 《教育》2011,(36):54-54
<正>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笔者结合多年实践,尝试采用下述几种阅读教学的方法,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情感是作者渗透在作品中的感情和学生的阅读体验的双向交流,彼此碰撞而产生的阅读"内动力"。为学生阅读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是阅读教学的有  相似文献   

2.
语文阅读教学的最大魅力就在于情与美,是对美文美篇的情感熏陶和审美体验。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开启学生情感的闸门,把学生带入一个有血有肉的情感空间,领略作品丰富多彩的精神内涵,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从而达到大语文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3.
人们看待世界的基本态度有两种:感性的和理性的。阅读文学作品也是如此,阅读的过程就是细读作品,感受作品的语言美、韵律美、形式美,把自己的人生感受融入作品,深入体验作品内蕴的生命情感,获得理性启悟的过程。但时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则过于重理性而轻感性,教师往往直接将第二手的理论概括传授给学生.把语文阅读教学变成了单纯的文学知识传授过程。不仅如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应试效果,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更是要求学生以题海战术消化所学内容,学生不得不把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做题的技能训练上,往往不会阅读或不愿阅读,这样就使本来充满愉悦和美感的语文阅读教学在工具理性的操作下功利性越来越明显,学生的阅读兴趣也越来越淡薄,文学感觉和读写能力、日益弱化。  相似文献   

4.
职高语文教材从形式到内容都具有极其丰富的美的内涵,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活动应该是一个充满情感的审美过程。本文试图在职高语文新教材的基础上,就职高学生审美情感的培养,从阅读方法、语言感悟和发挥想像等三个方面,谈谈在职高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阅读情感,使学生领略作品的艺术情感。  相似文献   

5.
语文阅读教学实质是一种对话教学。阅读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形式,更是一种教育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独立的思考能力与作品情感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并会使用多种方法进行阅读。对教师而言,阅读教学要求树立语文教学过程的对话观念,变"灌输式教学"为"对话式教学",这是新课程教学的题中应有之意。  相似文献   

6.
刁勇 《语文天地》2012,(24):55-56
要想有效开展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把握好三个"度",即温度、厚度、深度。一、语文阅读教学要有"温度"所谓语文阅读教学的"温度",一是指师生能够深入体会每一篇阅读材料的作者和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二是指师生能营造出与阅读材料情感相一致的课堂氛围。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  相似文献   

7.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较强的学科。小学语文更是肩负着启蒙与引导、开拓与发掘人文教育的任务。语文课堂是情感的课堂,教师要富有情感,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能走进教材,深入作品中的人物以及作者的情感世界,更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  相似文献   

8.
语文是一种人文学科,语文之美在于通过文字使读者与作者产生感情的共鸣。在语文教学尤其是在阅读教学中,必须重视情感的渗透,作为语文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充分使用情感渗透策略。只有当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积极互动、情感交流,语文教学的目的才能实现。本文结合现代教学理论和自身教学经验,从教学情景、阅读训练、课堂互动和情感分析四个方面探讨了进行情感渗透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王向阳 《现代语文》2009,(12):28-29
一、语文阅读与审美体验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关键,阅读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语文能力。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应把阅读教学当作课程重点。从阅读的过程看,阅读就是从语表到语内,由文里到文外,多层次地去感悟语境,多角度地去解读作者,从而获得自我创造的形象、满足自我情感的需求。说到底,阅读的过程,就是读者对作品中的语言、形象(意象)、情感思想的想像体会和思考认识的过程,是情感与理性的结合,是一种读者的审美体验过程。由此可知,语文阅读教学就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对文本的审美体验过程。  相似文献   

10.
王小英 《考试周刊》2014,(50):30-31
阅读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教学生怎样读,与阅读本身的任务是不一样的。反观语文阅读教学及其研究,发现大多重阅读结果的修正而轻阅读过程的引导,是一种"阅读评价"而不是"阅读理解"。这种阅读教学虽然突出了阅读教学的人文性,却忽视了工具性,不利于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其主要原因是对阅读的本质认识不清楚,阅读教学策略不明确,阅读是对写作的还原。本文在分析阅读教学及其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依据阅读心理机制,阐述了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还原阅读。透过表象的文字,通过读者与作者及作品进行会意、沟通、情感契合,领悟作品的含义、作者写此作品的用意等,通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还原方式,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达到使学生掌握方法和提高能力的目的,让阅读教学真正体现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种还原阅读,是对现行阅读教学的一种变革,也是阅读教学的本质回归。  相似文献   

11.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学生的阅读可以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而课外阅读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不仅是一种"对话式"阅读教学,更是一种"个性化"阅读教学,它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  相似文献   

12.
语文是传承民族义化最重要的工具,也是肩迪学生人生智慧,提升人生境界的重要工具。语文教材是一种静态的文本,作为学生阅读的引导者的教师,必须追寻并开采文本的情感资源,把握语言文字背后隐藏着的深遂的思想、丰富的感情,把自身对文本的解读与体验和学生的阅读反应综合地组织在阅读教学中,才能使阅读教学更深入,使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去理解、鉴赏文本,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倾吐对文本感悟的真感情。  相似文献   

13.
张春梅 《小学生》2013,(4):66-66
随着"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口号响亮的提出,"和谐"一词备受众人关注。和谐产生美,美在和谐中,它是各类美好事物所追求的理想境界。阅读是一种美的享受,阅读教学更是追求美的过程。于是,构建和谐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就成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执著追求。一、创建和谐氛围,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习惯的好坏对于学生的阅读效果非常重要。如果不培养学生养成自觉、专心的思考习惯,阅读就会毫无效  相似文献   

14.
一、语文审美阅读教学的特征 “语文审美阅读教学”即:“为了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按照美的规律,用美的信息去激发引导学生的审美心理和情感,学生通过对作品文字的解读,感悟作者的真实声音并与其发生思想共振和情感共鸣的一种良性互动式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5.
徐淑娟 《考试周刊》2013,(90):31-31
阅读教学是一种特殊的阅读活动.它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是在教师启发引导下的学生积极、主动再创造的心理过程。本文从还原生活情境促使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巧用综合评价机制强化学生的阅读情感体验、用“移情”引领学生进行情感体验三个方面阐述如何开启学生情感的闸门,让学生领悟作品中丰富多彩的精神内涵.从而达到语文阅读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个性化阅读是指读者在一种自由安全的心理状态下,依据自身个性心理特征,个人生活阅历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的自主,独立的阅读,是一种走进作品,与作者、与文本直面对话的阅读,是一种自由抒发自己的感受、大胆发表自己见解的阅读。因此在职高语文教学中采用个性化阅读教学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表现。"文学作品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艺术品,而我们的作文教学来源于生活,我们要善于使用文学作品来接洽作品与生活的桥梁,把握好语文阅读教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包含着生动丰富的文字美,变化有致的结构美,尤其是蕴含着动人心魄的人物形象美,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非常重要。阅读与写作是语文学科中的主体内容,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借鉴,写作是阅读的升华和创造。阅读与写作两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8.
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阅读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整个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要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情感,使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成为学生情感体验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阅读就其本质来说,是读者与文本的交流契合,它不是对文本的简单破译,而是对文本的一种再创造,是读者通过阅读建构自己知识、精神、人格的过程。在语文阅读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材料的解读,而获得情感的历练,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从而唤醒学生自己的个体审美意识,提高审美素质。  相似文献   

20.
阅读就其本质来说,是读者与文本的交流契合,它不是对文本的简单破译,而是对文本的一种再创造,是读者通过阅读建构自己知识、精神、人格的过程。在语文阅读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材料的解读,而获得情感的历练,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从而唤醒学生自己的个体审美意识,提高审美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