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做好中小学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事关教育大计和民族发展未来。长期以来,中小学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一直存在心理认同上的“价值敷衍”、制度依存中的“价值失衡”、“专业质点”中的“价值虚化”、管理方式中的“价值缺位”等问题。基于新时代中小学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现状,确立“立德树人”价值理念,从价值认同、制度建设、“专业质点”、管理方式等方...  相似文献   

2.
2002年-2006年是多媒体网络技术在中小学应用深化、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中小学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校校通工程”、“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全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的出台和深入实施,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其一、从基础设施的建设看,覆盖全国各地的卫星教育电视网络已初步建成,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发挥自身优势,为区域中小学校构建了课程研发、实践服务、实施保障三位一体的中小学劳动教育服务体系,形成了区域中小学劳动教育特色。通过统筹资源,成立区域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服务中心,建立中小学劳动教育共建共享机制;明确劳动教育的学段目标和能力描述,构建“食、礼、传、耕、创、数”劳动六艺课程;通过“基地上课”“送课到校”“职业主题研学”“线上劳动教育”等途径,满足中小学劳动教育的个性化需求。  相似文献   

4.
中小学收费问题尤其是“中小学乱收费”,一直困扰着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管理者,要将其很好地解决,需要对“中小学收费”、“中小学收费问题”、“中小学乱收费”进行界定和区分,需要寻找导致“中小学乱收费”的真正原因,由此,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才能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5.
高水平综合性大学毕业生入职中小学面临“大材小用”“难胜其任”等争议,该群体任职中小学的优势、劣势以及中小学对他们的实际需求与期望尚乏实证分析。本研究基于个体—组织匹配的理论视角,着眼于从教个体与任教单位的匹配现状,分析“‘优生’成‘优师’”这一愿景所具备的有利条件与所面临的转型挑战。研究发现,中小学对高水平综合性大学毕业生的吸引与选择,显著依托于双方“互补匹配”的达成,而教学技能、教师职业信念等“一致匹配”要素的不足导致了“优生”适应教师角色的多重危机。让“优生”新教师在与中小学实现一致性匹配的基础上满足互补性需求,才是为中小学师资队伍增辉添彩、使教师职业发展永葆活力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从“课程发展的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管理”、“课程标准”、“课程评价”等方面,介绍上海市最近推出的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方案──《面向21世纪上海市中小学新课程方案的设想》。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天网、地网、人网”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探索中小学教师非学历培训现代、高效的培训模式和运行机制的建构。我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在现有的“专家引领”“骨干示范”“专题培训”“指导读书”“模块-菜单”等模式的基础上,加盟了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成立了县级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出发,提出“绿色教育”应从中小学抓起的观点。文章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观点、可持续发展的性质等角度来论证在中小学实施“绿色教育”的重要性,并对我国中小学实施“绿色教育”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9.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作业的数字化转型是中小学作业变革的未来趋势。中小学作业内容数字化有利于为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作业实施数字化有利于将学习行为进行记录和分析,作业评价数字化有利于从多维度对学习者进行“画像”。当前,中小学作业的数字化转型面临着作业内容“文本化”、作业实施“机械化”、作业评价“单一化”等困境。可以从构建共建共享的作业内容开发机制、研发智能作业平台、设计科学的作业评价体系等途径助力中小学作业的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农村中小学班主任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本文对国内关于农村中小学班主任培训的文献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我们认为:在培训内容上.农村中小学班主任最需要关于“问题学生的教育策略”、“班级建设的有效策略”、“心理健康辅导”三方面的课程,其次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学生个体性的心理辅导”以及“留守儿童教育”等方面的培训指导。在培训方式上,“参与+体验十分享”的课程学习方式,拓展训练、分层培训以及互动性参与性强的具有长效机制的培训方式受到农村中小学班主任的肯定。农村中小学班主任需要课程专家、教研人员和优秀教师组成的“三合一”的长久有效的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11.
按照《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的要求,结合实施《吉林省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行动计划》的实际,依据“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按需施训、精心组织、确保质量”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义务教育阶段农村教师为主体,以教师专业发展为重点,以满足农村教师的主体需求为核心,通过“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置换脱产集中研修”、“农村中小学教师短期集中培训”、“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三个类别八个子项目的培训,计划培训义务教育学校骨干教师53560名。  相似文献   

12.
地方     
《教育》2012,(8):13-14
北京:秋季中小学将开设“北京精神”课 从今年秋季开始,北京将在全市中小学全面实施“我爱北京”“北京精神”等地方课程。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意义和必要性出发,根据云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探讨了其“立法”、“认识”、“经费”等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信息研究中心和泰德时代中文在线联合主办的“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建设研讨会暨首期试验学校工作会议,于2002年12月15日在北京展览馆宾馆隆重召开。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信息研究中心领导、教育信息技术专家、“中小学数字图书馆”专题研究组成员、“中小学数字图书馆”试验学校的负责人及教师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就“中小学数字图书馆”的课题背景、发展现状、前景展望及其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作用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建设研究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教育信息资源网  相似文献   

15.
在“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理念的引领下,信息技术已经走进了中小学课堂,但在热闹的信息化教学中,还存在着重视“形式”而忽略“内容”“意义”的现象。因此,有必要从教育学的角度反思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譬如,在将电脑作为书写工具这一信息技术的“基础应用”场合,遭遇“电脑写作”的学生的“特殊表现”说明,以电脑键盘代替纸笔并不轻松,然而文字输入训练实践与中小学电脑写作研究状况均显示,书写工具的改变对学生写作心理、习惯、过程等可能产生的诸多影响尚未引起我国中小学教学层面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由于教育科研政策的推动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兴趣和热情得到较好激发,中小学教育科研已从“精英化”“以骨干为主”逐渐向“群众性”“普及性”转变。教育科研也成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中小学教师通过“申报教育科研课题”“主持或参与课题研究”“组织或参与专题研讨”“提炼和发表成果”“转化和应用成果”等形式来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在教育教学实践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的基础上,也形成了较为丰富的教育科研成果。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主要指中小学教师应用教育科研的理论、方法和手段,选取某一特定的教育教学问题或研究主题开展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活动,并形成的具有一定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的成果。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的产出、成熟和价值体现一般需要经过“研究与实践”“提炼与表述”和“转化与应用”等三个主要阶段。在实践工作中,我们发现许多中小学教师在教育科研成果的“提炼与表述”阶段显得无从下手、力不从心,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育科研成果自身的价值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生活教育》2010,(7):94-95
教育部、财政部日前联合发出《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决定从2010年开始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该项培训计划包括“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和“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两项内容,前者主要包括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  相似文献   

18.
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是实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与关键。基于对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需求的实证调查,本文提出以“学会沟通”、“学会调控”、“学会学习”、“学会规划”等“四个学会”为核心.科学构建符合现实需求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19.
《教育文汇》2014,(14):11-13
今年以来,继山东济南7所中小学试行“翻转课堂”后,江苏、广东、四川等多省市部分中小学陆续开始了“翻转课堂”试点。何谓“翻转课堂”?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在课堂上授课、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练习。  相似文献   

20.
信息     
海南:农村中小学 18项开支政府“埋单” 海南省财政厅、省教育厅日前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的“钢”要用在“刃”上,主要用于教学业务费、公务费、设备购置费、维修费等支出,不得用于教职工工资、津贴、福利、危房改造、基建等开支。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的开支范围包括:学校维持正常运转所需开支的业务费、公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和其他属于公用性质的费用。根据财政部制定的《 2004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的支出范围包括“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邮电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