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了解我国田径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发展状况及影响因素,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对比分析等方法,对1997-2013年共5届全运会和1996-2012年共5届奥运会女子七项全能项目前8名平均成绩及各单项成绩进行态势分析。结果表明,①我国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无论在单项成绩,还是在总成绩上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相比存在着明显差距。②我国女子七项全能运动整体成下滑状态,各单项的发展存在着不均衡现象。③提高投掷类项目和800m成绩是提高我国女子七项全能运动整体水平的当务之急。④运动员选材上应该与世界接轨,建立一整套科学、系统、全面的选材依据和方法,追求"全能能手"型运动员的培养。⑤重视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和意志品质的培养,促进我国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为了了解奥运女子七项全能项目的发展历程及趋势,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对1984-2012年共8届奥运会中前20名女子七项全能运动成绩和各单项成绩进行统计学意义上的分析.结果显示,①欧美女子全能选手在奥运会中占有绝对优势,亚洲选手在该项目上的劣势明显;②从当今世界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呈现“发展速度、爆发力为主流”的趋势;③100 m、200m和跳远三个项目成绩对运动员最后的总成绩影响最大.建议我国女子七项全能的发展应该从以下三点着手:①七个项目要全面发展,寻求从投掷项目上的突破;②注重完善和提高各单项的技术;③注重全能运动员意志品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女子七项全能运动中速度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国优秀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与世界优秀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各项成绩的对比分析,分析了我国运动员落后的原因及差距,揭示速度在女子七项全能运动中的重要作用,旨在为提高我国女子七项全能运动水平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比较研究法,对王庆铃与2011年全国田径锦标赛暨奥运会达标赛女子全能运动员前8名成绩进行对比分析,从中探寻其弱点,并提出进一步提高运动成绩的相关建议,旨在为她参加2012年全国田径锦标赛以及2013年全运会取得优异成绩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为福建省田径自行车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女子田径七项全能运动员后备人才的选拔、培养、训练和指导思想等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使福建省女子七项全能运动的总体实力水平有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比较研究法,对王庆铃与2011年全国田径锦标赛暨奥运会达标赛女子全能运动员前8名成绩进行对比分析,从中探寻其弱点,并提出进一步提高运动成绩的相关建议,旨在为她参加2012年全国田径锦标赛以及2013年全运会取得优异成绩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为福建省田径自行车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女子田径七项全能运动员后备人才的选拔、培养、训练和指导思想等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使福建省女子七项全能运动的总体实力水平有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1980年在22届奥运会上,31岁的苏联选手特卡钦柯以5083分刷新了她自己保持的女子五项全能世界纪录,成为第一个突破五千分大关的运动员,从而结束了历史性的女子五项全能运动。国际田联决定从1981年起,女子五项全能改为七项全能,  相似文献   

7.
我国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专项身体训练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珺 《山东体育科技》2002,24(4):8-10,13
当前,国内女子七项全能运动成绩处于停滞下滑状态,针对这种现状,本文彩和文献资料法,归纳对比分析法,揭示我国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水平,主要包括动作速度、速度力量、速度耐力方面的差距,提出适合我国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各专项身体训练的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中、外优秀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的成绩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第11届全运会与第29届奥运会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各单项成绩、总成绩及其得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的各单项成绩、得分及技术等级与世界优秀十项全能运动员存在较大的差距,而且表现出各单项发展的不均衡性.根据研究结果提出须重点提高我国十项全能运动员的撑竿跳高与投掷类项目水平,使其成为“全能能手”类型.  相似文献   

9.
以我国第10届“全运会”和第28届“奥运会”女子七项全能前八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用灰色理论“优势分析”方法,对“全运会”和“奥运会”女子七项全能前八名运动员总分与七个子项成绩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全运会”女子七项全能优势项目较“奥运会”少二项,劣势子项多二项,主要体现在径赛项目上,且“全运会”选手各单项水平发展参差不齐。从而得出:我国女子七项全能水平与世界相比,差距很大,应加大劣势项径赛项目的科学训练力度,注重七个子项均衡发展的结论。企望为我国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教练员在2008年奥运会上取得好成绩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训练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李燕 《体育世界》2009,(7):23-25
采用文献资料、数据统计等方法,对29届奥运会女子七项全能前20名运动员的成绩进行分析,探索女子七项全能运动项目的发展规律。结果显示: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的各个项目之间发展不均衡;以速度和弹跳为主的跨栏、短跑、跳高和跳远项目得分比例较大,而以耐力为主的800米跑项辟、以力量为主的投掷类项目相对较弱;各类项目得分比例为跑跨类〉跳类〉投类〉耐力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