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耗散结构理论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南比利时科学家普.里高津创立的。该理论要旨是: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中,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信息和能量,在系统内部某个参量的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时,通过涨落,打破系统原来的平衡结构,由原来的无序的混乱状态转变到一种在时间上、空间上或功能上有序的新状态。构成耗散结构要素是:(1)系统必须是开放的。  相似文献   

2.
李双奎 《文教资料》2010,(4):162-164
耗散结构的开放、非平衡、非线性和涨落有序的基本理论特征具有普遍的价值和方法论意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达到的理想状态与耗散结构异曲同工.它的目的与任务是一种典型的非平衡态.同时它的内容与环境处于开放状态,地位与功能存在非线性.发展与创新依赖涨落原理。  相似文献   

3.
耗散结构理论认为:一切平衡系统都含有不断起伏着的参量(即子系统)。当系统中某一参量通过“涨落”达到一定的临界值时,便会打破系统原来的平衡结构,使系统进入一种远离平衡的无序状态,同时,该系统也便开始了更高层次上的时间和空间上的物质再组织,从而产生巨大的系统超能,最终系统又将自发地进入一种动态的功能有序的新状态。  相似文献   

4.
李大勇 《教书育人》2009,(11):29-31
自组织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在耗散结构理论和协同论的基础上建立并发展起来的一种系统理论,主要研究自组织系统形成和发展机制问题,为人类理解和把握复杂的自然与社会现象提供了有效的方法论支持。自组织指的是不需要外部指令,而在一定条件下自行产生特定有序结构的过程。该理论揭示,如果一个开放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满足非线性关系并远离平衡态,在涨落的诱发下,能够使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从而形成一个具有整体结构与属性的系统。  相似文献   

5.
耗散结构理论是比利时自由大学教授普鲁塞尔学派领导人伊里亚·普利高津(Dr·IIya·prigogine)一九六九年提出的。这一理论认为: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当系统的某个参量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时,通过“涨落”发生突变——即非平衡相变,系统就有可能从原来混沌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时间、空间或功能有序的新状态。因为这种新的有序结构的形成和维持,需要不断的能量耗散,所以普利高津把它称之为耗散结构。这一  相似文献   

6.
耗散结构论认为: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在外界条件的变化达到某一特定临界阈值时,系统就会通过涨落发生突变,由原来的无序状态转变成一种在时间、空间和功能上的有序状态。这种在远离平衡态下,通过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交换而形成的,要靠不断耗散物质和能量来  相似文献   

7.
家庭在规模、结构、成员关系状况以及功能等方面发生相应变迁会对儿童的发展与教育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与家庭密切关联并直接影响家庭功能的公共教育、大众媒介等领域发生相应的变革,对儿童发展与教育产生新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河流水沙时间序列是随机过程,为探讨它们对蜿蜒河流分形结构形成和演变的影响,分析计算了这些随机过程的数值特征和涨落规律。研究发现,这些随机过程的涨落及二阶矩随时间变化的幂律振荡在下荆江这类蜿蜒河流分形结构的形成和演变中具有重要的调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运用耗散结构理论探索高校安全防范系统建设具有时代赋予的现实意义。通过安全防范系统安全熵值构建,把握系统有序结构在时间、空间、功能的关系;从耗散结构形成条件开放性、远离平衡状态、校园安全防范系统的涨落规律等层面,分析当前高校安全防范系统耗散结构均存在局限;提出完善高校安全防范系统建设的对策:创新工作机制,提高安全防范系统的开放性;整合防控资源,促使安全防范系统远离平衡状态;应用价值能动,掌控安全防范系统的涨落规律。  相似文献   

10.
整体原理及其启示处在一定相互联系中,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整体即系统;组成系统的各单元、因子、部分即要素;系统内部各个要素的组成形式即结构;系统在一定环境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即功能,系统的整体功能,不仅有部分的功能而且有各个部分相互联系形成新的结构而产生的新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自组织是指系统在演化过程中、在没有外部力量强行驱使的情况下,内部各要素协调运作,导致空间的、时间的或功能上的联合行动,出现有序的、活的结构。自组织理论由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理论和超循环理论组成,揭示了系统要实现从无序到有序的进化,必须要具备四个条件:开放系统、远离平衡、微小涨落以及将微小涨落放大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机制。该理论虽然产生于自然科学,但在社会科学领域里得到了广泛应用,用自组织理论进行创新互动分析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海边的人每天都会看到海水有规律地进涨退落现象,这种海水有规律的涨落现象称为潮汐。在我国古代,人们把白天海水的涨落称为“潮”,夜间海水的涨落叫做“汐”。现在人们已普遍认为潮汐是海水在海面上的一种周期性的波动现象,在垂直方向上表现为潮位的升降,在水平方向上则表现为潮流的涨落。人类在古代就发现了潮汐现象并断言潮汐现象与月球有关。如古希腊人认为“月亮产生潮汐”;我国东汉的王充在《论衡》中指出:“涛(即潮,古代通用)之起也,随月盛衰,大小满损不齐同。”;唐代的窦叔蒙在《海涛志》这部潮汐专著中也指出:“潮汐作涛,必符于月”。同时,窦叔蒙还利用古代天文历算方  相似文献   

13.
家庭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社会现象,而家庭教育作为家庭的基本职能随着家庭的产生而产生、随着家庭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当前,我国家庭在结构和规模、稳定性、类型、与社会的联系、功能等多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现代家庭的变化使当前的家庭教育出现了子女数量越来越少、生育、养育和教育子女的目的发生变化、家庭教育模式发生变化等新特征...  相似文献   

14.
“演化与变异”是认识地理系统动态变化的重要方法论。文章依据系统论基本内容,通过研究高考地理试题,归纳了地理系统演化的三个考查方向,即结构、功能、涨落的演变;认为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要重视地理系统要素、行为和涨落的作用,通过学生对地理系统演变进程的分析,可实现对学生综合分析实际地理问题能力的考查。  相似文献   

15.
正一、前言随着科学理论研究水平不断发展,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相互渗透。其中,20世纪70年代形成的耗散结构理论在社会科学系统研究中的运用,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耗散结构理论指出,一个远离平衡态且保持开放性系统,保持着与外界发生物质和能力的互换,一旦系统中的某个参量达到一定的临界值,通过一定涨落机制发生突变,系统能从混沌无序发展到一种高级有序的状态。高校社团作为大学生中的非正  相似文献   

16.
现代教学论告诉我们:课堂教学是一个多分量的动态系统。在该系统的运行过程中,由于既存在着教师与学生的情感沟通,也存在着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同时还存在着师生与外界环境的多侧面、多层次的相互作用,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各种“意外”的变化,如学生学习兴趣的涨落,对教学内容理解程度不一等现象常会出现。这就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临场决策力。教师的课堂临场决策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  相似文献   

17.
杨权社 《甘肃教育》2011,(17):75-75
一、关于结构和功能的基本概念从广义上说,结构指物质系统内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客观事物都以一定的结构形式存在、运动和变化。功能是物质系统所具有的作用、能力和功效。结构与功能是一个相对的范畴,是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18.
结构与功能,是系统科学中一对极为重要的基本概念。所谓结构是系统内元素及其相互作用的内部形式:功能则是指系统为达目的所具备的作用,是系统所具有的行为特征。结构与功能相互间,实质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功能只是一定结构的功能,结构也必定表现为某种功能,它们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依存。一方面,系统结构的合理程度将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功能的发挥;另一方面,功能又会反作用于结构,功能性的障碍将会导致系统结构恶化与崩溃。探索和分析普通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学管理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也应以系统思想和理论为指导,通过对问题现…  相似文献   

19.
英语和汉语在语音上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英、汉语音变化都具有再造新词的功能。英语中的辅音、元音和重音的改变与汉语中声母、韵母和声调的改变都会产生词义、甚至词类不同的新词。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涨落理论开始,讨论布朗运动的涨落及其理论公式的应用以及布朗运动与反应速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