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制了一种粉尘爆炸演示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安全和方便+可以演示各种可燃性粉尘的爆炸现象.实验现象非常直观、明显和生动,可以观察到连续爆炸现象.该装置可用于高等学校安全工程专业学生的实验课程和企业的安全教育培训等.  相似文献   

2.
可燃性气体的爆炸极限测定装置存在无法直观显示混合气体比例,氢气容易逸散导致实验不易成功,教师因恐惧爆炸不敢进行实验等情况。针对这些问题,采用注射器、储气袋、废旧打火机等物品,自制探究氢气爆炸极限的装置,并应用于学生分组实验。通过学生分组实验,证明该装置更安全、简便,可应用于学生分组实验。  相似文献   

3.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气体的制备及性质的验证实验较多,文中利用自制实验装置顺利完成了多个相关实验.该装置有以下优点:①反应区间较多,能有效地测定气体的大部分性质,特别在测定气体密度和排除装置内的空气干扰方面有显著效果;②环保且药品用量少,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③操作简单,一体化,有利于开展分组实验.  相似文献   

4.
在已有参考文献介绍的"通入法"和"隔离法"改进装置的基础上,对二氧化碳熄灭蜡烛火焰的实验装置作了进一步的优化改进.所得新装置具有构思巧妙、装置简单、操作简便、现象明显、实验成功率高等特点.探究还发现,若用干冰代替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实验,则实验现象更加直观生动,实验效果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利用一次性注射器、废旧打火机中的压电陶瓷点火器、8芯网线中的细导线和橡皮塞等常见物品,巧妙组合成一个能演示可燃性气体爆炸的实验装置;该仪器具有制作简便、节省药品、实用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在气体实验中,设计混合气体爆炸装置,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用氮气吹尽装置内空气可杜绝爆炸风险。  相似文献   

7.
气体的制备与性质实验一直都是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由于我国中学长期采用的研究气体制备与性质的标准装置过于庞大 ,操作步骤也相当复杂 ,给教师演示和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都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为此 ,我们开发了这套微型实验装置 ,并利用该装置成功地研究了氧气和氢气的制备与性质。在研究过程中 ,我们发现 ,这套实验装置和操作极其简单 ,而且节省时间、节约药品 ,特别适合中学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亲自动手实验。以下就是我们使用这套装置开展实验研究工作的详细介绍。一、氧气的制备与性质1 实验用品多用滴管 (1支细颈滴管 ,见图 1…  相似文献   

8.
在农村中学里利用医务室废料能做中学化学气体制取实验,既节约了资金,又开阔了学生思路,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如图1,笔者与学生一起用医务室废食盐水瓶(250ml)和一次性输液器制作了乙炔制取发生装置。上面的输液开关可以控制加水量.气球既能贮存一部分气体,又可以观察气体发生器中气体产量状况,注射器针头可以作气体燃烧实验。这套实验装置还可以用来制取CO2、H2、Cl2等气体: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用锌料与稀盐酸或铝片与氢氧化钠溶液制取H2;用高锰酸钾与浓HCl反应制取Cl2;但注意食盐水瓶上的橡皮塞,输液管易被酸…  相似文献   

9.
氢气爆炸实验,因为存在较大的危险性,为了安全、操作简单、现象明显,很多教师对该实验都进行了不少改进。笔者在进行该实验教学时,在确保安全性的条件下,由学生自己完成实验设计、操作、结果记录及分析、讨论,学生经过反复讨论、试验、对比、研究,得出一套全新的氢气爆炸实验装置,即将打火机的电子点火装置改装成氢气爆炸实验的点火装置,开关连线长短可随意调节,既简单、安全、现象明显,又有现代气息。此装置设计已获桂林市科技创新一等奖。  相似文献   

10.
一、设计意图 传统的氢气爆炸装置的点燃方式是近距离用火点燃,因而总是给人紧张感,需操作者的动作迅速麻利(因稍有不慎,则可能导致实验失败甚至发生安全事故).而改进后的氢气爆炸装置的优点是:利用实验室现有的器材;组装简单;操作方便,实现远距离按钮轻松操作,避免近距离用火点燃时产生的紧张感和危险性.  相似文献   

11.
已有对粉尘爆炸实验的研究成果,多存在粉尘不连续、浓度不均匀、实验成功率不高、重复性差的问题.为此,我们通过大量的探索试验,设计了新的粉尘爆炸试验装置.利用玩具风扇对装置内进行鼓气,可在装置中形成连续、均匀的粉尘,点火后可获得很好的实验效果.该装置易加工、制作简单、成本低廉、容易推广.  相似文献   

12.
铜与稀硝酸的反应实验是我国高中化学中的重要演示试验。该实验中为了让学生观察到无色的一氧化氮气体,教师们进行了许多改进,但存在着装置复杂、耗时过长、污染较大等不足。为做好课堂实验演示,需要设计一种省时、环保的简单装置。铜与稀硝酸的反应是高中化学的重要内容,是讨论硝酸性质的重要特征反应之一。该实验反应实验中产生的一氧化氮气体(无色)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二氧化氮气体(红棕色),按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既是教师的演示实验,又是学生的必做实验.在做该实验时,要先通入一段时间的氢气以排完试管里的空气,然后才能加热氧化铜,但氢气何时能排完试管里的空气则很难把握.在这一步操作中,如果通入氢气的时间过短,则加热时极易引起试管爆炸;如果通入氢气的时间较长(为求安全,大多数操作者在实验时都是这样做的),则较多的氢气直接排入空气中又极易发生燃烧(尤其是在学生实验时).另外,实验结束后用来冷却铜的较多氢气也直接排到了空气中,这就进一步增加了教室、实验室里的不安全隐患.该实验很有改进的必要.  相似文献   

14.
设计了一种多结构、多段式气体、粉尘燃爆机理实验平台。该实验平台可实现直管、弯管和分叉管自由组合,可以模拟各种工业实际工况下气云、粉尘燃爆实验,探究燃爆事故机理,提出事故防治技术措施。详细阐述了实验平台功能需求、平台构成、爆炸管段设计计算、数据处理、实验结果分析等。学生通过实验,可以了解易燃易爆气体、粉尘燃烧爆炸的基本现象、爆炸效应及爆炸机理,掌握燃烧、爆炸测试中高频数据采集、处理的方法,加深了学生对可燃气体、粉尘燃烧爆炸规律与防治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15.
一、常用简易装置1.过滤器(图略)2.洗气瓶(图略)3.集气瓶如图(1).气体从a进入,从b流出,则为收集比空气重的气体(向上排气);反之,则为收集比空气轻的气体(向下排气)。4.量气装置如图(2)。5.缓冲瓶如图(3),此装置用于所制备的某种气体需做溶解实验(被某液体吸收)。在气体发生装置和吸收装置之间,接上此装置用以避免液体倒流入气体发生装置。  相似文献   

16.
揭示了可燃性气体实验过程中爆炸发生的原因及消除方法;重.点介绍了几种安全可靠的气体点燃防爆装置.  相似文献   

17.
中学化学中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是属于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实验操作,学生对常用的制气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比较熟悉,而对改进的实验装置或者新情境下的实验装置的气密性检查往往不能正确地作答。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的气密性检查,初衷是把该题作为课堂练习,组织学生讨论,以促进学生对装置气密性检查知识的理解,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该题的讨论进程及结果,大大出乎笔者的预料。实验装置气密性检查的原理是:根据气体状态方程PV=nRT,当温度改变时会引起实验装置内气体的压强或气体体积的改变。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实验装置内气体的温度,根据有无…  相似文献   

18.
用横口管做化学中电解水、电解饱和食盐水一类有气体产生的电解实验,装置简单、操作方便. 1 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2 操作方法 2.1 电解水  相似文献   

19.
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中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 )化学第二册第1 5页 [实验 1— 7]实验铜和硝酸的反应 ,虽然实验装置和操作看似简单 ,在演示过程中存在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物气体的颜色不准确和实验中有害气体的泄露问题 .经过仔细的研究和实验 ,把此实验改进如下 :1 实验装置2 实验步骤2 1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在烧杯中加入NaOH溶液 ,使球形漏斗的下端不要插入溶液太深 ,以防倒吸 .然后可用双手握住试管底部 ,通过在烧杯中发现气泡来说明此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2 2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浓硝酸 ,塞上胶塞 ,然后让可移动的铜丝…  相似文献   

20.
正"铜与稀HNO3反应实验"属于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第四章的内容。该实验对学生进一步了解HNO3,NO和NO2的性质,提高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及科学素养等均有重要意义。一、原实验方案的不足教材将该实验直接置于试管中进行(图1)有以下不足。1.现象不明显,气体往往在液面就会被氧化成红棕色NO2气体,很难观察到无色NO气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