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教材实验装置探究液体沸腾的实验存在很多缺点,如浪费时间、沸腾现象不明显、实验器材容易损坏等。为此,笔者对液体沸腾实验进行如下改进。一、实验改进装置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二、实验改进创新点改进创新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用1支粗短试管(内径2.5cm,长10cm)代替烧杯。图1改进后的实验装置  相似文献   

2.
在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中,有时需要低温(O℃以下)作对照。本文介绍一种简易低温装置,可供没有制冷设备的农村中学使用。一、原理一些化学物质在溶于水的过程中会大量吸热,从而使水大幅度降温。本装置可用常用化学肥料。二、装置大口径保温杯一个,做一个泡沫塑料杯塞,杯塞上钻2~4个孔,以便插入试管。三、使用方法将化学肥料(例如尿素)与冷水(ZOC以下)放入保温杯中,按1:l的比例配合,稍加搅拌,杯内温度可在2分钟内降到零度以下。然后塞上林塞,将试管插入孔中即可。如果用硝酸接与水按1:1的比例配合,最低…  相似文献   

3.
知识天地     
装置如图.在500ml烧杯底铺上一层细砂,砂层上放一个50ml烧杯,内盛3—5克固体氢氧化钠.在大烧杯上盖一块中间有小孔的塑料板,从小孔中插入漏斗至小烧杯内壁.漏斗下端离烧杯底约2厘米.在另一小烧杯中盛上10~20 m1蒸馏水,加热至80~90℃,沿漏斗壁缓缓倒入.此时可见  相似文献   

4.
教材上的该实验是在铁架台上吊一个平衡杠杆。该装置笨重,不易提携;平衡杠杆难找;难糊纸袋。本人将该实验作了改进,装置如右图: 1.把一充满空气的小气球放在一个大烧杯中,小气球沉至烧杯低部,因为气球内外都是空气(如图A); 2.将充满CO2气体的集气瓶,向烧杯中倾倒,马上会看到小气球往上浮,最终悬于烧杯中(如图B)  相似文献   

5.
《毛细现象》一课中有这样一个实验 :玻璃细管插入水中后 ,水在玻璃管内上升 ,且管子内径越小 ,管中水面上升得越高。由于实验的可见度小 ,即使在前排的学生也难以看清 ,因此宜用投影器教学。但若按平常的做法 ,在投影器的聚光镜上做实验 ,玻璃管在银幕上的图像是一圆斑 ,根本看不出水在玻璃管内上升的高度。为此 ,我们作了如下改进 :把投影器侧放并让聚光镜靠拢装水的烧杯 ,在硬纸板 (比烧杯直径略大 )上 ,根据玻璃管大小打孔 ,把玻璃管装入孔中 ,然后一起放入烧杯内 ,打开投影器 ,调节反射镜 ,把焦距调在玻璃管上。这时在银幕上就会很清晰…  相似文献   

6.
原电池的化学原理是高中课本第二册第一章《电解质溶液》的教学重点之一,也是教学的难点。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对高二课本中实验1—3原电池的装置做了较大改进,制作了“原电池化学原理”实验教具。改进后的原电池实验装置如右图。与课本原实验装置比较,新增加一个“对比装置”。同时把“插入式”改为“固定式”只在外电路中增加一个开关K。实验过程:一、1.A烧杯中装80ml2N稀硫酸。B烧杯中装80ml蒸馏水。将分别装有铜片和锌片的木板平放在烧杯上,使铜片和锌片大部分浸入溶液中。(此时开关K_A、K_B均未闭合)〔观察〕A烧杯中:锌片上不断逸出气泡,铜片上没有气泡生成。电流计G1指针不发生偏转。B烧杯中:锌片和铜片上均没有气泡产生。  相似文献   

7.
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中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 )化学第二册第1 5页 [实验 1— 7]实验铜和硝酸的反应 ,虽然实验装置和操作看似简单 ,在演示过程中存在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物气体的颜色不准确和实验中有害气体的泄露问题 .经过仔细的研究和实验 ,把此实验改进如下 :1 实验装置2 实验步骤2 1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在烧杯中加入NaOH溶液 ,使球形漏斗的下端不要插入溶液太深 ,以防倒吸 .然后可用双手握住试管底部 ,通过在烧杯中发现气泡来说明此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2 2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浓硝酸 ,塞上胶塞 ,然后让可移动的铜丝…  相似文献   

8.
实验室在做重结晶实验的过程中需进行热过滤,使用的是金属制的热水漏斗,这种漏斗价格较高而且难于买到。因此我们使用普通的玻璃漏斗,烧杯和酒精灯安装一个行之有效的简易热过滤装置,使用效果良好。 一、简易热过滤装置如图:  相似文献   

9.
1 改进目的  了解实验室制取氨气的简易方法 ;验证氨气的溶解 ;节省时间节约药品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2 实验仪器和药品  废矿泉水瓶 (容积约 35 0ml)一个 ,玻璃导管 ( 90°)二根 ,橡皮管一段 ( 5cm) ,单孔塞一个 ,烧杯 ( 5 0 0ml)一个 ;固体氢氧化钠 ( 2 g) ,浓氨水 ( 3ml) ,酚酞试液一瓶。3 实验装置如下图4 实验步骤4 1 将上述实验用品中的矿泉水瓶、导管、橡皮管、烧杯按图中所示连接好 ,并用手轻捏矿泉水瓶 ,烧杯中有气泡冒出 ,松开手导管中液面上升 ,证明气密性良好。4 2 向矿泉水瓶中加入约 2g氢氧化钠 ,再加…  相似文献   

10.
1 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见附图。 2 操作步骤 1.取二只烧杯(100 mL)各加入约50 mL的蒸馏水,然后往一烧杯(烧杯Ⅰ)中滴加3~5滴KCNS溶液,向另一烧杯(烧杯Ⅱ)中滴入3~5  相似文献   

11.
学生在做《中和热的测定》实验时,主要问题是误差大。分析原因,多数解释归于教材上选用的测定装置过于简易。我们对此进行了研究,分述如下: 一、制作适用的实验器来测定中和热 A、纸条测定器(即教本上的) 我们的做法是:取500毫升烧杯一只,塞入宽0.5厘米左右的碎纸条约26克。扒开纸团,放进100毫升小烧杯一只,杯沿略低于大烧杯口。再塞入些碎纸条,使纸条层松紧适度。旋转小烧杯数次,再取出时纸条层应保持杯形空穴。另取马粪纸作盖,  相似文献   

12.
《科学》七年级(下)(华东师大版)中,有一个探究表面颜色不同的物体与吸热的关系的活动:取两个完全相同的锥形烧瓶,其中一个烧瓶的表面用烟熏黑,装同样多的初温相同的水,塞上带温度计的橡胶塞,温度计的液泡要浸没在水中。把两个烧瓶放在太阳光下晒10分钟左右,从温度计的示数可以得出,黑瓶里的水的温度比另一个瓶里的温度高,说明黑色物体吸热的能力较强。这个实验,效果还可以,只是如果做学生分组实验,一般的学校都没有这么多现成的仪器,而且烧瓶要用烟去熏黑,实际操作不是很方便。因此,我们另行设计了如下几个效果很好的实验,而且对器材的要求更低,既可用作演示实验,也可以作为学生分组实验。1利用两种不同颜色的水来显示颜色与吸热的差异1.1器材250mL的烧杯2个、相同的温度计2支、长方体木块2块、水、黑色墨水1.2实验步骤(1)在两个烧杯中各注入100mL的清水,将其中一个烧杯里的水染成黑色(滴入几滴黑色墨水)(2)两块长方体木块的中间分别打一个小圆孔(孔的大小比温度计的横截面略小),并把温度计分别插入两小孔中,再在温度计上扎上橡皮筋,以防温度计接触烧杯的底部,最后把长方体木块和温度计架到烧杯上。(3)装置放在阳光下,经过7分钟左右,...  相似文献   

13.
化学实验改进的意见孝感师专葛杏 432100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制备一些气体的实验装置,特别是有毒气体的制备,原来学生在实验室制备H;S气体过程中,按照教材的要求,用一个大试管和一个带孔的塞子,孔中插入一根玻璃弯管。这个实验装置看起来非常简...  相似文献   

14.
在静电演示实验中,静电除尘实验可以说是最为精彩。 1.实验装置 如图所示,一个玻璃烧杯,上面加上一个胶皮盖子(比杯口稍大),把两根长约15cm宽约1.2cm的锯条(或铁片)面对面,相互平行地穿过盖子伸到烧杯中去。  相似文献   

15.
我对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二章第一节"测定锌和稀硫酸反应速率"的实验装置进行了如下改进。一、实验用品20 mL注射器(2支)、50 mL烧杯(2个)、10 mL量筒、天平、橡胶塞、秒表、锌粒、1 mol/L硫酸、4 mol/L硫酸。二、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如附图所示。  相似文献   

16.
反应热效应的测量方法很多,大部分采用普通的保温杯和精密温度计作为简易量热计来测量,热量损耗相对较大;本实验通过对化学反应焓变测定实验装置改进,达到了减小误差的目的,在对实验数据处理过程中,对外推法求温度差的近似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7.
酸奶与细菌     
科学课学到《做酸奶》这一课,我很感兴趣,于是我向妈妈征求了意见,可以在家里完成这个实验. 我拿出一个小锅,一个保温杯,并从冰箱中取出一杯鲜牛奶和一瓶酸奶.这样,实验的基本材料就准备好了. 第一步,我先把小锅和保温杯冲洗干净,并拿开水将瓶子烫了一遍.我还倒了一些热开水在保温杯中,过半个小时候检查一下,确定保温杯中的水还是热的.我是第一次自己做实验,难免有些提心吊胆.  相似文献   

18.
硫和铜反应的实验,污染空气较严重,下面介绍的改进实验,可有效防止教室空气的污染. 1 实验装置 2 实验操作 取少量硫粉加人具支试管中,在玻璃棒一端固定一束擦亮的细铜丝,插入涂有凡士林的橡胶塞孔内,塞好带玻璃棒的橡胶塞,把玻璃棒向外拉至端点,导管插入盛有碱液的烧杯.  相似文献   

19.
丁烷的妙用     
[实验目的 ]充分利用丁烷的性质来改进其它实验的条件和效果 ,多角度挖掘丁烷的用途 ;培养学生广泛联想的习惯 ;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实验 1 ]:NO2 与N2 O4的平衡转化[实验用品 ]:NO2 与N2 O4的混合气封闭双球 ,两个 1 0 0mL的烧杯 ,火柴 ,丁烷气罐 (供打火机加气的丁烷气罐 ,商场有售 )[实验步骤 ]:将封闭双球分别放置在两个1 0 0mL的烧杯中 ,在甲烧杯中喷入丁烷气 ,至看到球内颜色明显变浅为止 ,再在此烧杯口处点燃 ,对比观察球内颜色变化。[实验现象]:甲烧杯中球内先是颜色明显变浅 ,点燃后此球内颜色又明显变深…  相似文献   

20.
1.检验水的微弱导电性。 实验目的:检验水的导电性,证明水是极弱电解质。 仪器装置制作:取一个日光灯用启辉器,剥除铝质外壳及去掉其中纸质电容器后,把它接在一个破灯泡头(小心敲去玻璃,留灯头、玻璃柱及两根金属丝)的两根金属丝上。将15W灯泡取下,换插上上述日光灯启辉器,构成导电实验装置。 演示法:取一小烧杯,盛约50毫升蒸馏水,将此导电实验装置之电极插入蒸馏水中,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