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此文原载1961年7月22日《文汇报》,后收入《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文章精辟地阐述了教师写“下水文”的意义,希望语文教师认真学习此文,提高练笔的自觉性;并希望小学语文教师积极参加本刊组织的教师“下水文” 有奖征文活动(具体要求见第10期“征文启事”).  相似文献   

2.
冯齐林 《今日教育》2013,(10):66-67
研究学隋是以生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是确保顺利实施教师“少教”和有效地促进学生“多学”的重要前提。为了研究语文教师进行学情分析的现状,我选取了从1999年到2012年语文教育类五大杂志(《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建设》)提到“学情”的文章,共185个样本。研究发现,语文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做的学情分析与实际的课堂教学之间体现的学情状况并不一致。所分析的学情难以融入教学过程中,教师难以依据“学情”预测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确立切合学生实际的“学习起点”。  相似文献   

3.
杨虹 《中国教师》2006,(2):30-32
《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8上教师版)中有一篇王大猛先生的文章《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宜少讲多听》,提出语文教师应少讲授、少讲话、少讲析。我们一直责怪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太多,但是看看我们现在许多的语文课堂教学,在以“学生为主”的前提下,并不是教师讲得多,语文教师是越讲越少,以至于我们觉得语文教师讲得太少了,作为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了“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文教师怎么能在课堂上少讲甚至…  相似文献   

4.
《今日快报》2001年4月9日曾刊载了这样一篇文章《“坐位”“座位”能否通用,小学语文教材有错误?》。文章说,一名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让学生分别用“坐”和“座”、“做”和“作”组词,并加以区别。有一名学生组词“坐位”,于是,同学们有的说错,有的说对,说错的同学称应该是“座位”;说对的同学称书本上是这样组词的,互相争执不下。为此,记者找到了新版六年制一年级语文课本(试用修订本),见到了习题中的“坐位”一词,并就此电话采访了该教材编著室的负责人。该室负责人称:“座位”和“坐位”两个词都正确,《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坐”与“…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师喜欢教文学作品。特别是散文、诗歌。因为它们情感丰富、语言优美,充满语文味。然而当今的语文教材中出现了一些“淡而无味”的新篇目。不少语文教师觉得这些非经典课文没有价值,俗称没有“教头”。以苏教版为例,《伟人细胞》(七年级上)、《三颗枸杞豆》、《我们家的男子汉》(七年级下)等等,这些文章均属于没有“教头”的文章。如何正确解读这些课文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6.
悉心拜读了《小学语文教学》2009年7月份刊出的一篇文章《质疑“把家常课上成精品课”》(以下简称文章),感觉对文章中作者的观点不敢苟同。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就应该努力“把家常课上成精品课”。  相似文献   

7.
最近读了《中国语文》上发表的叶圣陶先生的《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一文,接着又看到《光明日报》一九七八年七月二十二日发表的吕叔湘先生的《关于语文教学》的文章,感到深受启发和鼓舞。吕叶两位先生在文章中不仅指出了语文教学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并且对某些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有些话是广大语文教师长期以来想说而又不敢说的。比如作文批改,两位先生都提到了“无效劳动”的问题。吕先生说:“如果学生只看一下总批和分数,就扔过一边,那你的批改也就是无效劳动。能不能定一条:凡是无效劳动一律不做,因为这是一种浪费。”还说:“因此要鼓励教师们搞革新,搞试验,允许失败,失败了再来。”这些话很能促使我们讲求实效,解放思想。  相似文献   

8.
《语文学习》2012年第1期刊发了赵克明老师《语文教学重演绎还是重归纳?》(以下简称《赵文》)一文,文章对三个“演绎法”课例分析后用相应的“归纳法”给予了修正.文章最后呼吁“语文教学当首选归纳法,慎用演绎逻辑”。  相似文献   

9.
《语文学习》2009年第6期刊登了孙如明老师的文章《高考作文评价应淡化或删改“有文采”》。孙老师指出,语文教师和学生对“有文采”趋之若鹜,追求“有文采”成为写作的时尚,并认为“在如今中学生的写作实践中,重视文采却成了忽视思想和情感的借口,并导致了中学生写作水平的下降”。  相似文献   

10.
王尚文先生在明确提出“语文意识”(见《语文学习)2003年第5期《“语文意识”:语文教学的阶梯》,简称《阶梯》)之前,很早就提出了语文课程以“言语形式”为教学内容(《中学语文教学导论》),在《语感论》(修正稿)中详加发挥。“语文意识”的提出,可谓水到渠成。近年来,他和弟子们在文章和讲话中反复阐释这个主张,而且认为是“语文”离开“悬崖”以防“自我消亡”的“缰绳”,影响颇大,有“辨”的必要。  相似文献   

11.
读王若三的文章《朽木之材,不可雕也》,推测作者应该是高中的语文教师。王老师认为学生中有“朽木之材”,应该“放弃”。不是教师不会有如此深刻的体验,不是高中的教师未必有这样的胆气,不是高中的语文教师则很难有如此犀利的文笔。  相似文献   

12.
在《北京文学》发表一系列责难语文教学的文章后,大多数语文教师本着对事业认真负责的精神对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原因进行了诸多反思,许多文章颇多见地,诸如:对语文工具化的过分强调,语文教学人文精神的削弱,语文教学的程式化等等。笔者以为,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语文学科从内容上说应该是各门学科中最有情趣,最受学生喜爱的一门学科,但是许多学生并不喜欢语文,究其原因,我们的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着重“思”轻“诗”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胡中柱,四川云阳县人,一九三八年生。五九年毕业于河北遵化一中高中。(?)留校任教至一九六八年。“文革”期间,他下放到公社中学工作。一九七八年,他又重返一中任教至今。现任遵化一中初中语文教研组组长,唐山地区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胡中柱曾在《文汇报》《河北日报》《唐山劳动日报》发表过文章。近年来,《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与研究》《中学语文》《河北教育》《语文教学之友》《唐山师专学报》等刊物,先后发表了介绍他教改经验的文章。河北人民广播电台和《唐山日报》,也分别发表通讯宣传他的事迹。一九七九年被命名为县“模范教师”,八一年底被评为河北省劳动模范。  相似文献   

14.
浅谈“下水”作文的方法会宁县桃花山中学陈严“下水”是从游泳活动中借来的说法,指教师自己动笔作文,给学生示范的作法。较早提出“下水”作文的是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他在《“教师下水”》为题的文章中指出:“语文教师教学生作文,要是自己经常动笔,或者作跟...  相似文献   

15.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一册教科书《笔画名称表》把“7”称作“横折撇”。这一册的《教师教学用书》在“看图读拼音识字”第5课的“教学建议”中,也把“7”称作“横折撇”。  相似文献   

16.
南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叶圣陶研究会、《语文世界》《语文学习》《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月刊》联合主办、广州凤凰城中英文学校承办的第二届“四方杯”“全国优秀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展示大赛”暨“颁奖大会”,于2007年12月3日-5日在广东增城市广州凤凰城中英文学校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7.
朱自清的后半生是在学术研究和大学的讲座中度过的,学术的主项是“中国文学批评”。1942年之后,始终关注文学鉴赏教学和语文教学的朱自清将精力集中地投放到了教学研究,相继出版了以给教师树立教学示范的《精读指导举隅》《略读指导举隅》和全面论述语文教学问题里程碑式的《国文教学》(以上均与叶圣陶所著的同类文章合编成册),出版了文艺论与教学论文对半开的《标准与尺度》和对文学鉴赏教学有示范意义的《新诗杂话》集以及与语文教学有关的《语文零拾》。  相似文献   

18.
《语文学习》2009年第6期刊登了孙如明老师的文章《高考作文评价应淡化或删改“有文采”》。孙老师指出,语文教师和学生对“有文采”趋之若鹜,追求“有文采”成为写作的时尚,并认为“在如今中学生的写作实践中,重视文采却成了忽视思想和情感的借口,并导致了中学生写作水平的下降”,还从提倡“有文采”不切合中学作文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9.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需要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感悟”已成为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20.
《今日快报》2001年4月9日曾刊载了这样一篇文章《“坐位”“座位”能否通用,小学语文教材有错误?》。文章说,一名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让学生分别用“坐”和“座”、“做”和“作”组词,并加以区别。有一名学生组词“坐位”,于是,同学们有的说错,有的说对,说错的同学称应该是“座位”;说对的同学称书本上是这样组词的,互相争执不下。为此,记者找到了新版六年制一年级语文课本(试用修订本),见到了习题中的“坐位”一词,并就此电话采访了该教材编著室的负责人。该室负责人称:“座位”和“坐位”两个词都正确,《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坐”与“座”可以通用,只是“坐位”一词大家用得较少不习惯而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