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贝娄作品存在主义思想的来源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存在主义是贝娄创作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它首先来自贝娄对他那个时代现实的深邃洞察和冷峻思索,是对那一“存在主义窘境”的艺术反映。其次,它是贝娄接受了某些存在主义哲学家和文学家思想影响的结果。最后.犹太文化中特定的历史境遇、悖论特征、精神探寻意识等则是形成这一思想的潜在要素。  相似文献   

2.
从索尔·贝娄小说看其对犹太知识分子的人文关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索尔·贝娄的两部具有典型意义的描写美国犹太知识分子的小说<赫索格>和<洪堡的礼物>分析贝娄对美国犹太知识分子的人文关怀.受西方存在主义思想的影响,贝娄对其犹太主人公们在美国现代特定历史和环境下的生存困境和精神危机给予了深切的人文关怀与同情,并为他们指出了得救的出路.贝娄对犹太知识分子的人文关怀,其实是对所有知识分子,甚至是对整个人类命运的关怀.  相似文献   

3.
在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索尔贝娄的小说中,主人公的犹太身份特征总是处于一种由强到弱的淡化过程中。这种淡化的轨迹有两条:一是以时间为线索,另一条则是以空间为线索。贝娄小说中主人公的犹太身份是贝娄文化身份的重要风向标。循着这两条变化的轨迹,贝娄的文化身份由犹太作家渐变到犹太作家和美国作家直到他所自称的"一个有着犹太(文化)遗产的美国作家"。这种身份的演变使索尔贝娄不断超越了种族的局限,使他在展现和探索人性的过程中有了更丰富和宽泛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评论界对美国犹太作家马拉默德、辛格等作品中的犹太性因素分析甚详,但却对索尔.贝娄作品中的犹太性分析较少,即使提到也是一笔带过。虽然贝娄本人总想避免贴上“美国犹太作家”的标签,但他始终关注着犹太人的精神世界的生活,在他的作品中也充满着大量犹太文化的因素。贝娄笔下的主人公继承了犹太人的沉思传统,保持着传统的女性观、金钱观、家庭观,在与美国文化的碰撞中继续自己的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5.
索尔·贝娄是20世纪美国文坛最负盛名的犹太作家,在美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并于197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由于受到传统犹太文化的影响,贝娄在《赫索格》一书中对马德琳进行了歪曲和改写,从而体现出作家贝娄也没能摆脱传统男性作家对女性形象刻画的圈子。本文就贝娄在其代表作《赫索格》中对马德琳的刻画而对贝娄本人的女性观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6.
索尔·贝娄是美国著名的犹太裔小说家,本文从犹太民族的历史以及贝娄的犹太家庭环境谈到犹太元素对贝娄的影响。又从美国文化对贝娄的影响和同化,谈到他的犹太灵魂和美国生活发生的矛盾冲突以及碰撞交融。小说《更多的人死于心碎》作为表现犹太性和美国文化冲突的范例,对于深入理解贝娄的写作内涵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边缘化:美国犹太人的处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索尔·贝娄是战后美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作为犹太作家,他特别关注处于同化时期的犹太人:这些犹太人生活在美国,但他们又有着犹太文化背景,所以,他们感到,他们既不是一个自信的美国人,也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犹太人,他们只能生活在双重文化的边缘体。  相似文献   

8.
《赫索格》成功地塑造了一位20世纪60年代典型的美国知识分子形象并且生动表现了现代知识分子的痛苦、虚无感和日益没落的道德观。主人公赫索格是一个典型的贝娄式人物,小说的结尾也是一个典型的贝娄式结尾。从叙事学理论、作品的犹太性和存在主义哲学三个角度分析,这种结尾不仅使小说叙述结构更完整更合理,而且通过犹太性和对存在主义的独特理解,作者给予了所有努力寻求自我认同的现代人极大的鼓励。  相似文献   

9.
《寻找格林先生》是当代美国著名的犹太作家、诺贝尔奖得主索尔·贝娄的短篇佳作。小说围绕一位犹太知识分子在贫民窟中寻找社会救济金领取者的事件展开,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当代美国犹太人探寻生存意义的心路历程。小说中不同人物持有不同的人生态度。贝娄通过对这些人物的细致刻画,向读者传达了他的人生哲学观。  相似文献   

10.
索尔·贝娄是当代美国犹太作家的杰出代表人物.本篇论文分析索尔·贝娄代表作《赫索格》的犹太性,试图说明索尔·贝娄在小说中表现出的对现代人生存状态的敏锐观察与犹太民族的命运折射关系,并进一步说明贝娄赋予小说主人公美好希望所蕴含的犹太性.  相似文献   

11.
索尔·贝娄是美国犹太作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基于他的犹太身份,"犹太性"是其艺术创作的根基。索尔·贝娄塑造了众多的犹太知识分子形象。这些犹太主人公在以家族关系为基础、自我优越感为核心的犹太文化和以适者生存、个人利益最大化为表现的美国文化之间艰难困苦地生存着。他们一度感到内心的焦虑与彷徨,在现实生活中精神常常处于崩溃的边缘,游离于社会的各个角落。小说中的犹太主人公为找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曾做出很多尝试和努力,最终认识到爱的力量和作用,心态逐步得到调整变得积极乐观,并与他人和解,与社会融合,从而找到了生命的真正价值,人性得以回归。本文以贝娄早期小说《赫索格》为对象,从作品中人物及作品主题来解读其犹太性,最后揭示贝娄小说超越民族概念,在关注美国犹太人命运的同时把民族的命运上升为整个人类命运的主题。  相似文献   

12.
美国犹太裔作家索尔·贝娄的代表作<赫索格>以作家切身的文化体验,以文学化的手法,反映了当代美国犹太移民的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本文试图从作品主人公赫索格与<圣经>人物摩西的精神联系、作家贝娄的犹太文化之根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进一步揭示出作品中被深深镌刻的犹太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3.
《只争朝夕》是美国犹太作家索尔·贝娄中篇小说的代表作。索尔·贝娄充分地吸收了犹太传统文化,讲述了主人公威尔赫姆一天内的遭遇。在作者巧妙的安排与叙述下,威尔赫姆这些年的生活一下子就浓缩在他一天的具体活动中,是美国犹太人的精神苦闷,极度压抑而不为人所理解的情感的反映,同时体现了美国社会同化下他们所坚持的民族犹太性。  相似文献   

14.
自六十年代末期以来美国文坛上涌现出一批年青的犹太作家,他们表现出与索尔·贝娄、艾萨克·辛格、伯纳德·马拉默德和诺曼·梅勒等一代作家完全不同的创作倾向。贝娄这一代作家力图使作品具有超越犹太性的一般意地在他们的作品中,美国主体文化思想的特性往往比犹太文化思想的特性表现得更加显著。然而新一代犹太作家却有意识地在作品中突出犹太性:他们注重表现犹太思想和文化特色,强调犹太价值观念,探讨犹太人特别关心的问题。代表这种倾向的作家在选择题材和表达主题方面表现出两大鲜明特色。新一代犹太作家从犹太民族历史、犹太宗教…  相似文献   

15.
索尔·贝娄是美国著名犹太作家,其代表作《赫索格》获得评论界的广泛关注。运用女性主义批评方法,通过分析两类不同的女性形象来探讨索尔·贝娄的性别观,以此来说明作家索尔·贝娄的男性霸权思想。  相似文献   

16.
张军《索尔·贝娄成长小说中的引路人研究》一书是美国犹太文学研究的又一力作,该书从"引路人"的角度对美国犹太作家索尔·贝娄的成长小说进行深入探讨,令人耳目一新,帮助研究者加深了对索尔·贝娄成长小说及美国犹太文学的认识。该书逻辑严密,语言凝练,视角新颖,值得研读。  相似文献   

17.
《奥吉.马其历险记》是贝娄的第三部小说,主要描述了犹太青年奥吉为了寻找他"足够好的命运"而漂泊的一生。故事是以双重流浪的形式构建的,一层是身体流浪,一层是精神探索。小说反映了贝娄作品的一个永恒主题即个体与外部世界之间的冲突。文章旨在对奥吉的双重流浪进行分析。通过对贝娄流浪情结来源的研究,揭示奥吉漂泊探索的驱动力量之所在。同时,从犹太民族的思想观念和存在主义的一些基本原则出发,对奥吉没有终点的旅程作以分析。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存在主义作家的创作开创了一个独特的文学流派——荒诞派,荒诞派作品也在很长时期内影响着当代许多大家的创作。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索尔.贝娄的代表作品便反映了人的这种荒诞的存在。本文梳理了荒诞派文学的历史渊源及特色,通过贝娄作品与荒诞派作品的对读指出了新的时代背景下贝娄对荒诞派文学的继承和超越。  相似文献   

19.
马拉默德是继辛格、贝娄之后出现的又一个著名美国犹太裔小说家。他的创作力图以鲜明的“犹太性”作为对人类普遍心性的理解和体现,在驳杂多变的当代美国文坛上自立风格,独具特色。在众多的犹太裔作家中,马拉默德是犹太性最强的一个,同时他的作品中体现的犹太人道德责任主旨也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对于生长在异乡的外籍作家来说,民族身份似乎是一个永远也讨论不完的话题,《拉维尔斯坦》却为美国犹太籍作家索尔·贝娄60多年创作生涯的寻根之旅画上了个圆满的句号。小说独具匠心地以回忆录的形式展开,巧妙地将现实与回忆、叙述与评论结合在一起,为读者呈现了一个个性鲜活的拉维尔斯坦形象。在机智风趣的语言背后是贝娄对当代美国社会现实的关注。在人类社会进入文明的新时期,贝娄也反思了反犹主义的历史给犹太民族带来的难以抹去的影响。在谴责反犹主义的同时贝娄也告诫犹太同胞们不要忘记历史,警惕反犹主义抬头,呼吁人道主义同情。小说中,渊博的哲学观点、巧妙的拼贴艺术、精巧的象征手法以及尖刻的反讽特色,不仅丰富了作品的新现实主义视阈,而且拓宽了贝娄的创作主题,引发读者回味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