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教材理解是课程理解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教师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前提。教师教材理解是指教师基于自身的专业知识、专业素养以及教材观,对教材意义的解读过程。从意义创生的角度,教师教材理解可分为意义复原式教材理解和意义创生式教材理解。从意义复原式转向意义创生式是教师教材理解的应然取向。  相似文献   

2.
教材选用取向与不同的教材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实践中,对教师如何选用教材一般存在三种观点:“教教材”、“用教材教”、“不用教材教”。这三种不同观点反映了课程实施过程中三种不同的取向,即“忠实取向”、“调适取向”和“创生取向”。教师对待教材的不同态度实际上也折射了他们不同的教材观。作为新旧两种不同的教材观,“材料式”教材观和“圣经式”教材观在诸多方面都显示出迥然不同的特点。但新的课程改革为教材观的转变提供了政策支持和生存的土壤,“材料式”教材观将成为教师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高中语文新旧教学方式的最大区别之一是基于教材建构语文学习情境,而基于教材建构语文学习情境具有三重意涵: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真实情境,体现教材意图的真实内容,引发师生互动的真实实践。然而,有些基于教材建构的语文学习情境存在着“自欺式”“缺锚式”和“过场式”等伪情境现象。因此,基于教材建构语文学习情境应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动机;提炼大概念,统整学习内容;沉浸角色代入,体验知识创生。  相似文献   

4.
教材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但不是唯一依据。新课程提出了新的教材观,即教材仅仅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人格构建、学习生活的一种范例。而并非是学生必须完全接受的内容,在教学中要强调“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需要,对教材作大胆的改编或重组,而不必全盘照搬式的执行。但是,在  相似文献   

5.
我和学生“谈恋爱”——高中语文爱情题材课文教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教育,自古是谈“情”色变,说“爱”语钝,爱情话题最为忌讳。因为许多生硬的教材太强调知识性、政治性,而缺乏人文精神,中学语文教师只能戴着镣铐跳舞。上海初中语文教材首次设立“爱情单元”可以表明现在的教材改革重视人性,重视人的情感。从某种意义上说,爱情题材进入中学语文教材,是为当前教育补充了“情感与人文”的元素。  相似文献   

6.
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因为教材编写要兼顾地域性、学生差异等因素,使得教师在用教材教的过程中有很大创生空间,文中以一次有效尝试引发创生教材空间的猜想,在探索中,找寻到多种创生教材的方法,揭示了创生空间的巨大,但创生过程中要紧抓“儿童性”与“数学味”。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课程创生过程,教学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这样,教师就由传统的“知识传递者”转向“课程研究者”。但课程研究并非在教学之外另外抽出时间来做研究,课程研究不过是以“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并以发表的方式公开讨论“问题解决”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论教材的生态式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在教材中应以“动姿化”的方式存在,为此,教材设计应依循生态式设计这一基本理念。生态式设计强调在教材中建立一种良好的知识生态关系,突出知识间的内在关联,特别是它们之间的互补共生关系。具体说,必须加强知识与生活之间、知识与学习者的个人经验之间以及相邻学科(或学习领域)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从“圣经”到“材料”——论教师教材观的转变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圣经式”教材观是教育的社会控制职能和制度化教育强化的结果,也是中国教育和社会发展水平有限的反映,它不仅限制了教师教学的个性化和创造性,束缚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和创造意识,而且割裂了课程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材料式”教材观的兴起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有助于释放教法在教学中的张力,改善教师的职业生活和学习的学习生活,提高教学质量,中国还缺少从整体上拒绝“圣经式”教材观的能力,但“材料式”教材观也有其发展的一定空间。  相似文献   

10.
国家课程标准是数字教材编写的主要依据。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新课标背景下数字教材编写应彰显国家意识形态,贯彻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编写方针;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秉持促进人的发展的编写立场;利用信息技术赋能,强调开放创新的编写理念。基于数字教材的教育价值和技术特性,新课标下数字教材编写的结构体系包含“素养本位”的编写目标、“纸质—数字式”的资源体系、“主题—单元式”的组织编排和“立体—融合式”的呈现方式。基于此,数字教材编写应立足鲜明的编写立场,组建专业的编写团队,制定系统的编写标准,选择适当的技术手段,使之立足育人育才立场,更好地实现资源整合、组织编排和呈现样态的创新。  相似文献   

11.
"教材创生的规则是什么?""教材创生的方法有哪些?"怎样解决教师教材创生中的这些疑难问题?课程目标(教学目标)、教材内容以及相关的教学条件是规范教师教材创生的三大因素,是教材创生的法度。  相似文献   

12.
教材是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物化成果。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改革必然会带来课程的变革,而课程重要载体之一的教材也必须主动适应这种变革。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教材实现从经典式教材向材料式教材转变,从注重教师的"教"到注重学生"学"的方面转变,从静态的课程知识内容的物化形态到课程事件过程的动态创生和展示形态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在依托教材从事数学教学活动的同时,需要对数学教材进行再一次的“深度加工”,通过对教材符合创造性原则的结构重组、知识创生、生活还原等,实现教材的“再度开发”,从而让数学教材在“创造性运用”中增值。  相似文献   

14.
教材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不同的处理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教材观。一般人认为,把教材当作知识的载体,师生注重学教材,这种方式被理解为“教教材”。在新课程改革的引领下,一部分学者提出“用教材教”,强调教材的示范功能。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这种观念上的变革,既是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语文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5.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教材观,意味着要用教材教,而不是墨守成规、照本宣科式的面向学生讲教材。在现阶段,教师对这一点的认识集中体现在寻找添加教材以外的素材,或是用教材以外的素材替换教材之内的事例,达到相应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信息技术教材的编写是信息技术教育研究的关键问题。目前有一些教材仍然局限于软件操作步骤的讲解,因此信息技术教材编写的创新就成了新的研究课题。现特向读者介绍两则信息技术教材编写案例。这两则教材编写案例都选自“主题式”、“活动式”的教材。这类教材在小学和初中采取的是“小任务”、“小主题”、“小驱动”的教材编写方法,在高中后期则采取了大主题和综合实践型的教材编写形式。这两例教材编写案例突破了传统的“使用说明书”式的教材编写形式,给教材编写带来新的理念。希望这两个案例能够给读者以触动和启发。  相似文献   

17.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新课程的教材开发政策鼓励一线教师自主开发教材。为了实现新课程要求的课堂教学多元目标,非课改年级的教师在使用旧教材时,更要注意教材的整合与创生。下面以“小括号”教学为例,谈谈对教材的整合处理。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创生出教材建设新形态,推动了数字教材的发展。但是,当前数字教材建设中也存在着诸如简化为“电子文本”、等同于“多媒体资源库”、异化为“答题教师”的问题。本研究针对数字教材建设中的问题,分析数字教材智能化发展的必要性,以教学论视角阐释智能教材“智适应选学、智能化导学、伴随式评价、深度学习互动”等教学性特征;结合人工智能知识图谱、学习分析、在线追踪、学习者画像、深度交互等技术优势,借鉴已有研究成果设计智能教材教育功能实现的方法与技术,并以具体案例解释与说明;针对智能教材教学性与工程性特征,从遵循教学理论、注重实践迭代、加强技术监管等方面提出智能教材的推进策略。  相似文献   

19.
教育经验和教师素质是中国西部农村教育发展的“两个瓶颈”,构建“生态创生模式”,走可持续发展教育新路,有助于解决这两个瓶颈问题,生态创生模式的实践展开,主要呈现为大胆解放思想,打破自我封闭状态,教育经费的生态托、教师行动研究等五个基本方面,实施“生态创生模式”的重要条件之一,要求县域教育行政领导具有教育思想家、教育公关家和教育艺术家的胆识和智慧。  相似文献   

20.
历史新课改虽然已经进行了近十个年头,但大家在教学实践中更多强调的是“教法”因素,而对“教材”和“学生”这两个因素则强调不够。本文探讨了历史教改中的“教材”和“学生”因素分别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