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丁锐 《知识窗》2010,(12):59-59
明朝安徽祁门人汪寄佛的户帖,被称为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户口本”,距今已有600多年。洪武三年(1370年)11月,明太祖派军队协助地方进行了一次全国人口“点闸对比”,给每户编制户帖。  相似文献   

2.
专利检索结果表明,我国已初步拥有自主开发抗艾滋病药物的能力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2011年12月1日是第24个"世界艾滋病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副标题是"全面预防,积极治疗,消除歧视"。2011年11月8日,在2011年全国报刊媒体禁毒防艾宣传培训工作会议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  相似文献   

3.
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源自于实践 作为我国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已经深入人心,而这一重要思想最早源于浙江省安吉县。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到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考察,在座谈会上,村干部介绍了关停污染环境的矿山,然后靠发展生态旅游借景发财,实现了"景美、户富、人和"。  相似文献   

4.
新科 《金秋科苑》2013,(18):97-99
蜚声海内外的著名国画大师齐白石(1863年—1957年),作画之余坚持锻炼身体,故年近百岁之时,仍精力充沛,挥毫不止。白石老人的养生有独到之处,归纳为"养生五绝",即:一、"七戒",二、"八不",三、"喝茶",四、"食之有道",五、"拉二胡"。  相似文献   

5.
徐升 《科教文汇》2013,(14):50-51
掌握教学过程中的"度"是很有必要的,说到"度"就是分寸,掌握教材中的"深浅度",控制课堂上的"时间度",调节课堂上的"气氛度",三"度"合一,能使计算机课程既生动又形象,既简洁又易懂,既授知识又育人。  相似文献   

6.
杜云汉 《金秋科苑》2010,(23):112-123
"世界历"有十二月和十三月两种,一年364日都是具有很好科学规律的历法。但是它们都把年余(1.2422)日作为国际性节日称"空日",实际上把星期增加为8日,破坏了七日星期制的规律,因此在1956年它被联合国"无限期阁置"至今,针对"空日"问题,本人提出了两种解决年余问题方法的建议。方法之一是把年余以6~5年闰七日一周称为"闰周法",并对此方法是否符合天体运行的规律进行了论证,对闰年编制和闰年年份的简易确定方法进行了设计。方法之二是把年终日或闰日自成星期连续转动,星期几是"年余日"自己连接,6~5年积七日为一周称"积周法";依闰法不同,有3种法则:①四百年97闰法有"400年积71周法",128年31闰法有:②"896年积159周法",③"28年积5周法"。把"闰周法"和"积周法"年余的年、月、日、星期都列入日序,消除了实际上8日星期的问题;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恰好相反:"闰周法"优点是年余日与一年的星期几是连续的,是完全符合与一年连续七日循环星期制的,缺点是历年与回归年不是每年基本一致,而是闰年之后才基本一致;"积周法"的优点是历年与回归年每年基本一致,缺点是它的星期几是年余日自己连接,而与一年的星期几是不连续的。依照年余问题的解决方法,确定了"世界历"修改建议的方案,供选用;依"世界历"年余的解决方法的特点予以选用建议;对两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和条件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黄艳武 《科教文汇》2011,(29):20-21
"身土不二"一词,最早是中国佛教用语,韩国人理解为"只有本土的才是最适合我的,只有本土的才是最好的"。20世纪中期,韩国为鼓励国人消费本国农产品提出"身土不二",如今韩国人已把它发挥到极致,演绎成了韩国的民族精神。为什么韩国能快速地发展和崛起?为什么韩国的文化产品、工业产品能如此深入人心?是因为韩国全体国民信奉着"身土不二",在用心打造"韩国制造","身土不二"体现着国民责任、体现着爱国精神。  相似文献   

8.
《科学中国人》2011,(21):16-17
世界上最老的"阿舍利"石器人们已知最早的石器是从大块石头上以粗糙的方式凿下来的简单石片,称为"奥尔德沃"。其次是比较先进的"阿舍利"文化,其代表是叶子形状的双面工具,或称为"手斧"。"阿舍利"被认为是直立人的特征技术。然而,"阿舍利"文化出现的时间仍不清楚,因为时间在140万年以上、年代比较确定的地点很少。  相似文献   

9.
德国职业教育采用的"双元制"是世界上比较先进的职业教育体系之一,笔者从事职业教育多年,2014年初针对"双元制"亲赴德国考察。随着新一轮教育体制的改革,职业类院校如何开展校企合作,如何培养符合现代化发展要求的高技能人才,参考和借鉴"双元制",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参考捷径。  相似文献   

10.
当前科学哲学正在走向"语境论",这种走向与Science Studies有关。文章首先分析了"社会建构"所理解的"语境",这种"语境"用"社会重构"取代了"理性重建",从而走向了社会本体论意义上的相对主义。其次考察了"科学实践"视野中的"语境",这种语境把科学置于自然-仪器-社会机遇性聚集的空间或场所,从生成论的视角,为科学哲学重新思考客观性、合理性等一系列概念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相似文献   

11.
如果把目前地球上生存的人类叫现存人类,把在现存人类之前的人类或高智能生物叫前人类,那么人类是不是并非第一次存在?自达尔文以来,人们已深信现存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考古学家发现最早的人类化石距今大约有300万年的历史,而地质学家目前能找到的最早的地球岩石,基本上确定地球诞生于46亿年前  相似文献   

12.
2010年11月16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中国政府申报的"针灸"项目,被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相似文献   

13.
孙娟 《科教文汇》2010,(22):50-51
许渊冲教授在实践基础上博采众家之长提出"三美"论,对文学翻译尤其是诗歌翻译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翻译了大量的诗词作品,传播了中国文化,也提高了中国文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地位。本文旨在用"三美论"解读许老英译李商隐《无题》的上片,再现原诗中的"意美"、"音美",看译者如何"戴着镣铐跳舞",指出在诗歌翻译中以"三美"论为指导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一国跨两洲     
世界上共有五大洲——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和大洋洲。通常一个国家只位于某一个洲上,不过也有一些国家非常特殊,居然是地跨两洲的。尽管"脚踏两只船",它们也不能具有"双重洲籍"呀!所以人们还是按照他们主要领土所在地和民族特点,将其划归到相应的一个洲。  相似文献   

15.
马景 《百科知识》2010,(24):37-38
"古尔邦",音译自阿拉伯语"尔德古尔邦"、"尔德阿祖哈",意为"牺牲"、"献身",故亦称"宰牲节"、"献牲节"、"忠孝节"、"尔德节";宁夏南部山区等地的回族称为"大尔德",云南等地的回族称为"小尔德",是伊斯兰教三大节日之一,  相似文献   

16.
社科文摘     
李莉 《百科知识》2012,(24):43-44
山西悬空寺入选世界十大危险建筑美国《时代》周刊近日评出全世界"最危险"的十大建筑,悬空寺名列其中。位于山西浑源县恒山西侧的悬空寺,始建于北魏晚期(公元417至523年)。全寺距地面高约50米,是世界上现存建在悬崖绝壁上最早的木结构建筑群。据介绍,浑源县历史上曾有多次地震的记载,最近50年发生了3次6级左右的地震,其中一次使浑源县城三分之一的房  相似文献   

17.
刘荣逵 《金秋科苑》2011,(16):28-31
已知"世界"只有物质 已知"世界"(包括宇宙)的万物全是物质,看得见的称为"明物质",看不见的称为"暗物质"。从明物质角度来看,房屋、田野、山河、海洋、地球、大气、人类、动植物,地球外的星球、星系等都是物质。人们真的说不出世上还有什么“东西”不是物质,物质一直在独占已知“世界”。  相似文献   

18.
周琦 《百科知识》2010,(20):11-13
"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上天和入海,自古以来是人类探索自然的两大夙愿。上天——从"神五"、"神六"到"神七",我国已是世界上第3个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入海——8月26日,我国首个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最大下潜深度达到3759米。这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法、俄、日之后第5个掌握3500米以上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  相似文献   

19.
《金秋科苑》2009,(15):84-84
我学游泳始于小学时期,那时常和小朋友到天津郊区杂草丛生的"水上",寻找沟渠,下水摸蛤蜊,在水里嬉耍,学会了"狗刨",从此便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喜欢上了游泳。年轻时,曾尝试用"狗刨"在海河游泳,可是游不远,也不快,就失去了信心。再加上工作忙,一放就是几十年。  相似文献   

20.
赵凯 《科学中国人》2007,(11):100-101
我国法医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根据现存的文献记载,即可追溯到2200余年,是世界上开创法医学最早的国家。《礼记·月令》中记载,"孟秋之月,……命理瞻伤、察创、视折、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