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生物是一门实验操作性很强的学科 ,认真上好生物实验课 ,既有利于对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 ,更有利于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 ,有一节学习蚯蚓知识的课(课前教师在每张实验桌上放了一条蚯蚓及各种实验工具)。教材上关于蚯蚓的前端与后端只用“根据环带的位置”一种方法来进行判断 ,但在教学时教师却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请同学利用桌上的各种实验工具 ,想一想 :你能用几种方法来判断蚯蚓的前端和后端?进而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观察 ,操作实验。有的学生用手去摸蚯蚓的皮肤 ,发现蚯蚓皮肤上的刚毛有顺茬和…  相似文献   

2.
杨新清 《生物学教学》2001,26(10):20-21
为了提高实验课的质量 ,找到适合初中生的实验课形式 ,我根据初中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点 ,从他们实际认知水平出发 ,运用多种媒体 ,采用边讲边实验方式完成初中 ,特别是初一的生物学实验课。比如在观察蚯蚓的实验课前 ,我用PowerPoint做好课件 ,并安排在多媒体教室里上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1 引入新课教师将蚯蚓和蛔虫放在实物投影仪下 ,问 :同学们课前采集的蚯蚓与我们上节课学的蛔虫是不是同一门动物 ?(课件 )对比观察 :蚯蚓的身体组成与蛔虫的相比有什么不同 ?小结学生回答引出课题 :蛔虫的体表被有角质层 ,光滑不分节 ,…  相似文献   

3.
孙继辉 《生物学教学》2003,28(11):29-29
记得我曾看到一条报道 :在美国某中学生物学课上发生了这样的事 :某考察团到美国一所学校观摩 ,当同学们到讲台前领取蚯蚓时 ,由于蚯蚓太滑 ,不少同学不得不爬到桌下或地上 ,费了好大周折。教师并没流露出半点不快。这位教师“组织教学”的能力似乎很差 ,但整节课学生收获却很大 ,每个学生都亲自感触到了蚯蚓粘滑的体表及蠕动 ,有的同学还勇敢地品尝了蚯蚓是什么味道。这些在我们的课堂里似乎很少见到。为什么教师不将蚯蚓分发给每位学生 ?为什么教师不让学习小组组长领取实验材料呢 ?假若在实验前我们的教师就将实验用的蚯蚓用解剖盘装好 ,…  相似文献   

4.
《观察和解剖鲫鱼》教学评析莫宇平初一生物《观察和解剖鲫鱼》是一节学生实验课。实验课传统的教法一般是先由教师讲解,然后是教师作演示示范,最后由学生动手实验。我校辛金芳老师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大胆5!入电教媒体,并结合传统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笔者在从事中学理科仪器、药品管理工作中发现,一方面实验教师认为某些任课教师随意安排实验,不能按学生分组实验提前7d和教师演示实验提前3d的要求下发通知单,由此造成实验课太集中,实验教师任务重.课前准备仓促,课后任课教师和学生整理不到位,剩余药品不能及时处理而导致水质污染等问题;另一方面,任课教师认为存在教学任务重,课时紧,不能定期做实验等问题。为此,笔者结合中学理科实验室的实际情况,谈谈实验课的注意要点,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6.
我曾经发表对实验课教学的一点认识,大意是:实验课教学是指导学生学习用实验方法认识自然,不是单纯地教学生做实验,做实验只是实验课教学的一个方面;实验课自然离不开教学生做实验,问题在于怎么教学:是一切都由教师“讲清楚”再让学生按老师讲的去做呢,还是让学生去想办法干预、控制、变革所要认识的自然事物或  相似文献   

7.
实验课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实验课教学可以对所学知识加以验证,加深理解。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实验课教学,可加强对学生进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出于此目的,笔者认为,实验课教学,应该打破传统实验课的单一教学模式。传统实验课的教学模式可简单表示为:实验指导书(教师)──做实验(学生)─—写实验报告(学生)(我们称这种实验模式为实验课顺向教学)。基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需要,我们在实验课教学中尝试了如下实验课教学模式:实验目的(教师)─—实验指…  相似文献   

8.
常识实验课是许多教师重视的课型之一,其教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但在实验课的具体教学中大家普遍采用的教法往往是教师先提出问题,讲一遍实验的要求,再把实验演示一遍,然后让学生照着做。实验做好了教师按书上的实验结论总结一下,这实验课的任务便也完成了。这种教法虽有其长处,  相似文献   

9.
小学科学实验课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非常重要,但在课程教学的实验中,一些教师抱怨,实验课不好上,做实验用的材料找不全,影响了课程教学。但是,只要教师对实验材料进行适当改进,就能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从而让学生爱上科学实验课。  相似文献   

10.
多种教法相结合解剖鲫鱼●太原市兴安二中席青解剖鲫鱼是脊椎动物的第一堂实验课,同时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实验内容。如何使学生能准确、迅速地解剖鲫鱼呢?首先,在选材上我们改用活体鲫鱼做解剖;其次,在教学中我们采用阅读实验指导,观看电视录像和解剖小竞赛等方法,效...  相似文献   

11.
周秩榆 《广西教育》2014,(45):10-10
正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应精心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参加实验习得知识,真正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巩固知识。下面,笔者从三个方面对如何上好小学科学实验课进行探讨。一、实验前的准备科学实验课以探究活动为主。教师在备实验课时,要认真分析本节实验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必要时还应提前亲自做实验,以了解实验中易出错的地方,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实验。  相似文献   

12.
动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如何加强动物实验教学,改革实验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动物学教材共有8个实验,除“观察草履虫”和“解剖鲫鱼,这两个实验较易开出外,其他6个实验,如果不加重视就很难保质保量完成实验教学任务。例如水螅因施用农药早已绝迹,只好看看模型、观察显微玻片标本。青蛙,是保护动物禁止买卖,怎能“解剖青蛙”?实验费用少,家兔买不成。蚯蚓、蝗虫安排在秋末初冬解剖,找到的也只是小蚯蚓、小跳蝻,解剖效果极差。不少学校由于缺生物教师  相似文献   

13.
实验是学习物理知识的基本方法,分组实验是中学物理实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就如何上好分组实验谈几点看法。 a.实验教师备课要精心。 学生分组实验是教材中安排的重要教学任务,教师要精心备好每堂实验课。实验课教案除要备教学目的、教具准备、教学过程外,更重要的是设计好学生实验,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实验。例如,实验课的开始,是教师先做示范实验,还是通过录像或幻灯让学生先观看实验操作;是教师边讲边做,还是让学生分步做?教师都要通过备课采取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组织和引导学…  相似文献   

14.
“三步走”是指在小学自然实验课教学中,根据实验课内容,教师把实验教学过程分为三个步骤进行教学的活动过程:首先以教师讲解、演示、引导为主,初步教给学生做实验的基本方法;第二步由教师引导进行实验,即教师对学生采取由扶着走到半扶半放进行实验活动的过程;第三步让学生独立进行实验,教师作宏观调控,逐步培养学生做简单实验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最近几年我校采用“半活体”蚯蚓给学生解剖 ,效果较理想。所谓“半活体”蚯蚓 ,是指已被快速处死 ,但其肠壁肌肉暂时还活着的蚯蚓。解剖时 ,虫体不会挣扎 ,体壁很易剪开 ,而消化道被手术剪触及时却会自动“避让” ,一般不会被无意剪破。“半活体”蚯蚓的制备 ,要求即用即备。其方法是 ,在实验课上让学生先观察活体蚯蚓 ,包括观察其运动 ,识别其前后、背腹及环带 ,触摸体会其刚毛等。然后让学生把蚯蚓投入盛有 70 %酒精溶液的烧杯中淹没。约一分钟后 ,见蚯蚓不再活动 ,即可取出解剖。刚解剖时个别蚯蚓偶尔还会动一下 ,但力量不大 ,不会影响…  相似文献   

16.
如何上好自然实验课湖北省当阳市半月镇中心小学(444113)刘强明我们认为:要上好一节高质量的自然实验课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动手实验,培训骨干自然教学中的每项实验,在让学生动手实验之前,教师应该提前做一做。这样就能明白哪些地方学生容易出错,哪些现象不...  相似文献   

17.
一 由于一直担任活动课教学的缘故,自学校一开始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实验,笔者便自然而然地成了实验课指导教师.也因此,笔者有了一段难忘的做"学生"的经历和一次深刻的教育教学观念的嬗变.  相似文献   

18.
《科学》课的教学,必须重视实验,并且踏踏实实做好实验课前的准备工作,才能达成课程标准.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实验课前的准备工作.一、学生实验:认真备课,精心设计1.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中的实验,精心设计教学步骤,增加实验的趣味性、探索  相似文献   

19.
无论是在中学还是大学,搞好生物学实验教学对于传授生物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生物学兴趣和能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培养未来的中学生物教师的高师生物系,更应把实验课教学摆在突出位置加以重视和研究。生物学实验可以分为验证性实验和探索性实验两大类。其中探索性实验代表了实验教学改革的方向,但它必须以大量的验证性实验为基础。本文拟结合本人多年的实践体会,就师专动物形态解剖实验课的教学谈点粗浅的看法。一、做好实验前的准备是前提实验的准备工作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1、教师的准备工作首先要认真备课并编写…  相似文献   

20.
朱纯义  郭增平 《华章》2007,(3):73-73
传统的实验教学总是教师把一切都准备好,实验中学生"照方抓药",因此学生总是被动地去做实验,甚至有的学生应酬实验或互相抄写实验报告,从而使实验课达不到提高多种能力的最佳效果.我们在实验课教学中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改革探索,首先在实验前指导学生做好预习;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做实验的准备工作;在实验课上让学生辅助教师做指导工作;在实验报告中增设了"讨论"等内容;在成绩评定时不完全依据实验是否圆满作为判断标准,还要以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分析是否正确,是否有独特的见解等来评判成绩.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操作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等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