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灌输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革命导师是把灌输论作为一种原则提出的,而不是一种具体的方法;灌输教育存在于古今中外,它不是社会主义的"专利",新形势下,灌输教育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新世纪,应按照马克思主义灌输论的本质要求,及时调整和补充新内容,更新手段,创新方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灌输”式的教育是一种压迫者的教育,是一种使人丧失人性的教育。教育灌输的主要内容是在某些方面不一定靠得住的信仰和价值观,其方法主要是强制性的。学校教育中充斥着有意无意的灌输。为减少教育中的灌输,应尽可能客观而全面地传授给学生正确、可靠的观点,并多与学生进行真正的对话。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灌输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地位、作用、方针、原则、任务、内容的直接理论依据.但是,长期以来它被误认为具有“强制性”的意蕴,一些思想政治教育者甚至认为“灌输就是我灌你入,说服就是我说你服”.因此,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灌输论对理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灌输式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5.
针对灌输在道德教育中存在的疑惑,应从“度”视角来审视灌输所面临的问题,在必要可能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度”,构建“有限灌输”,对于走出目前道德教育中的灌输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灌输理论是我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理之一,坚持灌输理论是应对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的必然要求。灌输理论固然重要,但在其产生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把灌输与强制灌输混为一谈。灌输主体和客体应打破传统"强制灌输"的错误思想,既要发挥灌输主体的主导作用,又注重灌输客体的主体作用,增强双向互动,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中重要原理之一的“灌输论”与人们对“道德灌输”的批判,从表面来看是一对矛盾。但是从“目的论”与“方法论”两个不同视角来看,它们之间又是相容的。“目的论”的视角强调的是且只是对要达成目的本身的关注;“方法论”的视角强调的是且只是对要达成目的的方法的关注。从这两个不同的视角来审视,我们需要从“目的论”的角度来提倡“道德灌输”,从“方法论”的角度来批判“道德灌输”。  相似文献   

8.
政治理论的灌输必须充分认识社会基础的作用与地位,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理论灌输是其中一个环节,都是建立在相应的社会基础之上的。政治学关于社会基础的经验研究结论,可以作为理论灌输的依据。社会基础不是孤立的,总是和一定社会制度相联系,社会制度最终决定着灌输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教育与灌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川 《青年教师》2008,(6):17-19
在教育中,灌输一直是有争议的问题,反对者有之,赞成者有之,部分反对、部分赞成者亦有之;究竟何谓"灌输"?它有什么危害?如何改造和克服?怎样实现对灌输的拒斥和否弃?这都需要在理论上予以阐释。灌输按其字面意义是浇灌、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图考察“灌输论”的历史源流,剖析“灌输论”的深刻内涵,进而讨论“灌输论”在当前社会条件下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1.
教学时空具有教化功能。教师通过创设特定的时间与空间,在一定情境中借助特定时空的社会意义,可以实现对受教育对象的教化与约束。有形时空与无形时空的结合是教学时空教化功能的独有特征,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可作为教学中时空教化现象的理论支撑,该现象的发现具有重要的教育学意蕴。  相似文献   

12.
对道德灌输的批判和对无灌输道德教育理论的构建,构成了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的理论生态,移植与反思成为近年来国内对无灌输道德教育研究的主要观点。对无灌输道德教育的研究应坚持“两点论”,弃其局限性,扬其合理性,将之吸纳到道德灌输理论中,丰富灌输理论的内涵。  相似文献   

13.
灌输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的发展,为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灌输理论有其存在的历史条件,我们必须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它。随着时代的发展,“灌输”在现代德育中趋向弱化。  相似文献   

14.
无论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灌输活动都是一种带有普遍性的活动;但不同时代、不同社会在灌输的目的、灌输的内容上有重大差别.因此,反对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灌输活动的观点及做法,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在实践上也是有害的.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理直气壮地向人们灌输科学的理论、观念是完全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灌输与教育的关系问题是教育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历史上,灌输与教育的关系有一个从重合、分离到再重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在批判灌输的消极作用的同时,也利用它为某些目的服务.西方学者对灌输与教育的关系的研究表明,应当辩证分析灌输的实际情况,消除教育中灌输的消极作用,为儿童的理智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灌输不仅必要,而且应该加强,但必须根据当代大学生的时代特征更新灌输理念,优化灌输内容,创新灌输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前,学界对"灌输论"论争颇多.以国外教育界的某些观点作为排斥"灌输论"的依据,是值得商榷的."灌输论"既不是"无用论"也不是"过时论";"灌输论"是强制性与非强制性的辩证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的重要原则;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条件下,加强和改进思想理论教育工作,必须继续坚持和发展"灌输论".  相似文献   

18.
威权性的道德教化是中国传统道德教化的基本特征,个体生命被遮蔽在神圣的“(天)理”之中,“人”被遮蔽于“民”的身份之中,纲常名因之而成为“吃人”的教化。从明末清初早期启蒙教化思想的出现,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现代性教化的艰难启蒙一步步走向深入,在发现了“吃人”的礼教的同时,也发现了“人”。  相似文献   

19.
学校道德教育中之所以出现不少弊端 ,并不是灌输方法本身的问题 ,而是由于指导思想及方法论上的错误或是对灌输理解的简单化、狭义化和使用上的绝对化、片面化的结果。应着重分析灌输式道德教育方法的内涵、特点 ,并依据其实施的必要性 ,提出具体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