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莎士比亚的悲剧或喜剧作品都非常着迷于复仇的主题,其复仇主题已突破了古希腊复仇悲剧浓厚的命运神祗观,并呈现出了与时代特征相辉映的更为丰富的文化特征和文艺品质。以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这三部代表性的戏剧作品为例,分别从情爱的复仇、法庭的复仇和王族的复仇三个角度对莎士比亚戏剧复仇主题的法律伦理、复仇模式、戏剧美学和人物刻画等方面作一个比较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两千多年前的《诗经·氓》与鲁迅的小说《伤逝》都是对爱情婚姻悲剧的吟唱。文章从这两部不同体裁的作品中探求出产生悲剧的相似背景——新旧道德的转型期,同时阐述了两部作品在艺术手法上的相同点。  相似文献   

3.
《罗密欧与朱丽叶(》1595)是莎士比亚(1564—1616)早期创作的著名悲剧。它诗意盎然,热情充沛,洋溢着浓郁的浪漫气息和喜剧氛围。其艺术风格与作家早期创作的大多数喜剧相一致,被人们称为抒情悲剧。本文试图通过剧中的几个片段进行评论赏析,感受莎士比亚在作品中体现的爱情的力量——爱战胜一切。  相似文献   

4.
菲利普·罗斯的小说《复仇女神》讲述了美国犹太裔巴基·坎托与脊髓灰质炎疾病和随之而来的诸多苦难相抗争的故事.以邱紫华的悲剧精神理论为指导,分析小说主人公巴基·坎托与悲剧命运、民族苦难和悲惨爱情抗争的历程,不仅能够较全面地展现主人公巴基的悲剧抗争精神,达到深刻揭示小说主旨的目的,而且能够拓宽该作品的研究视角,丰富对该作品的...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与《荆棘鸟》都讲述了感人至深的爱情悲剧,本文试对两个爱情悲剧进行比较,从悲剧中的女性形象、悲剧主题、宗教文化三个方面进行比较,从中体味中西方文化的相通与差异。  相似文献   

6.
《阿Q正传》与《堂吉诃德》是两部不同时代的经典文学作品,都交织着喜剧和悲剧的因素。本文旨在通过时代的深层意义、作家的悲剧意识、人物性格的塑造、讽刺艺术手法、荒诞的表现方式及话语诉说风格来对比分析两部作品,揭示作品的中心思想,从而给后人以启示。  相似文献   

7.
《德西雷的儿子》是凯特·肖邦多部悲剧小说的其中一篇。通过分析女主人公的悲剧成因,揭露了夫权制社会和种族歧视对妇女和黑人的压迫。另外,作者独特的悲剧意识在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增强了作品的悲剧魅力。  相似文献   

8.
《简·爱》与《音乐之声》都是被世人广为推崇的艺术佳作。这两部艺术作品都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坚强、独立、勇敢,对爱情不离不弃的女性人物。虽然这两部作品的创作时代不同,却有着很多相似之处。本文就将从作品的创作背景,作品中的人物背景,以及作品的故事情节发展,探讨两部作品的异曲同工之处。  相似文献   

9.
作为《红与黑》前奏曲的《阿尔芒斯》,描写的是一个阶级的没落,预告的是一次革命的发生。小说通过一对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表现了被法国大革命所打败的贵族阶级残余势力在复辟时期的生活和精神状态。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人物心理描写十分突出。对没落贵族阶级的揭露和批判所产生的强烈震撼力,以及对男女主人公哀婉动人的爱情悲剧的出色描写所产生的巨大感染力,使《阿尔芒斯》成为一部在世界文学史中不应忽视的现实主义杰作。  相似文献   

10.
《呼啸山庄》是英国天才女作家艾米丽·勃朗特唯一的一部小说作品,通过深刻奇特的笔触刻画出两个家族间长达几十年的爱恨纠葛,其中主人公希斯克利夫扭曲的爱情悲剧尤为震撼人心。作者成功塑造出一个性格复杂多面、令人捉摸不透的男主人公形象,本文着重剖了析希斯克利夫的性格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1.
《天边外》是美国戏剧之父尤金·奥尼尔早期比较成熟的一部作品。悲剧一直是他作品的主要形式,《天边外》也不例外。在奥尼尔的很多剧作中,都能看到弗洛伊德的思想理论的烙印,本文以弗洛伊德三重人格结构学说为视角,对三位主人公进行心理和行为的分析,探讨导致其悲剧人生的内在根源是本我、自我与超我三种人格结构发展的不协调导致人格发展的异常,从而导致人生的悲剧。  相似文献   

12.
《又来了,爱情》是多丽丝·莱辛晚年回归现实主义风格的重要作品。女主人公萨拉·德拉姆在人生的暮年遭遇与几位年轻男性的爱情风波,其间的变化微妙复杂,注定是悲剧性结局。所谓爱情处于先验肯定与经验否定的悖论之中,爱情因此是一种乌托邦。由此透视女性与男性之间的两性悖论,进而思考人与人之间的人性悖论,显现女性日常生活的现代悲剧。  相似文献   

13.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剧坛的巨人。他的戏剧创作,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而且有着精湛的艺术技巧,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世界戏剧发展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其中,《罗密欧与朱丽叶》这部作品更是莎士比亚的成功的代表作品之一。基于上述,本文以莎翁的剧本作为研究的出发点,以《罗密欧与朱丽叶》为论述的内容,对剧中人物性格进行论述,为深刻了解莎士比亚戏剧创作做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陈则清《何文秀玉钗记》是一部少见的优秀悲剧作品。剧作主人公何文秀的命运与贪官污吏横行的明中后期社会现状密切相关,剧中人物从一开始就带有鲜明的悲剧色彩,冤案的发生是社会现实驱使下的必然现象。在悲剧人物的塑造上,作者有意识地赋予人物形象多元复杂的一面,使得人物性格开始趋向真实、立体。与西方悲剧不同,该剧深受儒家美学思想的影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古典戏曲悲剧,体现了我国传统以“中和”为美的审美意趣。  相似文献   

15.
《珍妮姑娘》是美国著名现实主义小说家德莱塞的代表作之一。它讲述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珍妮悲惨的一生。本文主要以主人公情感变化为出发点,通过文中珍妮的情感经历将爱情与亲情、金钱、地位等外在因素进行对比分析,阐述了她感情悲剧的必然性,进而揭示《珍妮姑娘》的悲剧因素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被称为中国最具文学成就的古典小说也是中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的杰作之一,《红字》被视为美国第一部象征主义小说,这两部作品都成功地运用了象征手法,借助文学意象来表达作者想要表达的某种情感和观念。本文以象征为出发点,对这两部小说做了一个系统的平行比较研究,从主人公所佩戴的饰物,主要角色的名字和红色的象征意义的相似与不同之处进行了综合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7.
《孔雀东南飞》中的爱情婚姻悲剧具有高度的典型意义.女主人公刘兰芝的人格魅力与价值观和行为折射着一种现代思想,即呼唤人性与自尊.中国的古典文学中缺少严格意义上的悲剧.该作者在这个悲剧故事的最后,加上了一个浪漫和理想化的结尾,象征着爱情的不朽,表达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理想生活的孜孜追求.  相似文献   

18.
《哈姆雷特》作为莎士比亚所创作的四大悲剧之一,一经问世就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本作品通过作者的描述,刻画和体现出了哈姆雷特主人公的悲剧形象。本文针对《哈姆雷特》中主人公悲剧性格进行分析和解读,希望能够为我国戏剧创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多丽丝·莱辛的短篇小说《另外一个女人》越来越引起关注。它主要反映了大机器工业以及非理性的战争对人类的身心摧残与扭曲。小说包含着一系列矛盾,使作品富于张力。以女主人公的两次爱情、家庭关系、以及主体的人格三个方面为切入点,分析作品隐含的错综复杂的矛盾,来揭示作品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20.
<简·爱>和<飘>是两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反映爱情故事的作品.两部作品在很多方面,如女主人公简·爱和郝斯佳的独立意识、爱情观、金钱观及写作背景等,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简·爱和郝斯佳都不安于现状、敢于抗争,敢于追求爱情、追求独立的生活,但她们对待爱情、婚姻和生存方式的态度却有着很大的差异.通过对这两部作品进行对比分析,根据这些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两部小说所反映的主题同样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