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质量万里行”系列报道,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使一贯重视质量的厂家得到鼓舞,生产劣质产品的企业受到震慑,广大消费者看到了希望……人们在赞扬之余,提出了一个问题:不少有分量的揭露生产伪劣产品的报道,都是外地或中央新闻单位的记者写的,难道当地记者不知道吗? 这一问,就如碰倒了当地记者心头的“五味瓶”,酸甜苦辣,一言难尽。天天生活在当地,采访在当地,怎会不知道呢?既然知道,为何不报,  相似文献   

2.
“中国质量万里行”系列报道,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使一贯重视质量的厂家得到鼓舞,生产劣质产品的企业受到震慑,广大消费者看到了希望……人们在赞扬之余,提出了一个问题:不少有分量的揭露生产伪劣产品的报道,都是外地或中央新闻单位的记者写的,难道当地记者不知道吗?  相似文献   

3.
除了“弹痕累累”还有什么作为记者,我写过好多大而化之的文字.诸如“走马齐鲁,文脉充盈”、“所到之处,万众欢腾”等文字.“文脉充盈”,怎么个充盈法?不知道;“万众欢腾”,怎么个欢腾法?不知道.大家都这样说,我也跟着说.这些大而无当的文字,其实无根,如浮萍.别人看了乏味,其实自己写的时候,也毫无激情,更没劲.  相似文献   

4.
写下这个题目,妻在一旁笑了:“你这不等于是说,不进厨房不做饭,不用嘴巴不吃饭嘛!”其实,这正是我当军报驻站记者15年成长进步的一条基本“经验”。现场,按照新闻“5个W”讲义,是“产生新闻、发现新闻”的“地点”。我学当记者,学写新闻,是从现场学步的。“不知道稿子怎么写?你到现场去看看,去转  相似文献   

5.
思考的深度     
高尔基说:“谁思考得清楚,才能写得清楚。”如何理解这个“思考”呢?中国青年报记者郭梅尼的体会是:一篇稿件的质量,取决于采访,而采访的深度,又取决于思考的深度。她初当记者时,采访只知道采访材料,却不懂得采访思想观点。如果没采访到思想观点,那些生动的材料就象  相似文献   

6.
2003年9月,武汉市一家报纸登出一篇人物通讯引起我的注意。因写的是我的亲戚,通讯中描述的事我知道来龙去脉。当看到一些情节无中生有,我非常生气,打电话质问亲戚:“你怎么能向记者说瞎话?”亲戚委屈地说:“记者没有采访过我,我没看到报纸,也不知道哪个记者写了稿子。”不久,又见一家报纸登出一篇人物通讯,写的是我的朋友,事情经过我很清楚,发现有几处明显失实。我问朋友是怎么回事,他说:“署名的记者、实习生没有一个人采访过我,也没采访过我的家人。”我不禁想,这两家报纸登出的其它人物通讯,还有多少属于类似情况?记者写我的亲戚、朋友的…  相似文献   

7.
有家省报在全体记者会上,提出个“记者的采访作风究竟怎么样?”的问题;对下农村的记者还问到:近年在社员家吃过饭没有?是在基层写稿还是在招待所写?写了稿子和当地领导、群众见面没有?过去记者进村习惯给老乡挑水,扫院子,现在有谁还在这样做? 这些“问”,记者们都是怎样“答”的且不说,单就如此寻根究底地检查采访作风,就很值得赞扬。我们的新闻采访作风,有着优良的传统。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到工作第一线去,到事件发生的现场去,切实掌握第一手材料,尽可能多地搜集各种情况,然后,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写稿。我们的记者历来都是这样做  相似文献   

8.
有位记者写了篇反映某地领导为群众办了多少件实事的稿子,引起当地群众的不满。有的群众找到报社,对记者说他写进稿子里的“实事”都是没影的事。记者听后面露不悦地问:“记者听谁的?是听你们当地党委和政府的还是听你的?”不知该记者的这番有力的反诘把那些打上门来的揭疮者镇住没有,但他的提问确实是很有“力度”的——记者到底该听谁的?这还是一个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都不小的问题。 记者听谁的?这里说的是记者在采访时听谁的,这里的“听”也不仅是视觉器官的事,还包括记者的判断和认识。这位记者所问明显有两层意思。一是听谁说,二是信谁的。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位记者的答记者问: “你写新闻有什么诀窍吗?”“用脚底板写新闻.” “你最初的新闻理想是什么?实现了没有?”“一开始想当大记者、名记者,没想到跑了11年杜区,成了百姓口中的‘胡同记者’,这不但是新闻理想的实现,更是新闻理想的超越.” “如果有年轻人想要做记者,你会对他说什么?““如果吃不了苦受不了累,不适合当记者,如果想发财致富,请不要当记者,如果对苦难冷漠,就不配当记者.”  相似文献   

10.
在新闻写作上,早先有一种说法:“要把读者看作什么都不知道的人。”如今,有些记者、编辑好象把读者看作什么都“知道”的人了。我近来读报,就一连碰到好多“不知道”。有这么几条消息:《国际二手设备洽谈会在杭州开幕》。什么叫“二手设备”?消息里没解释,我这个读者“不知道”。《我国煤炭产量居世界第二》。第一是谁?  相似文献   

11.
都知道写散文要讲求立意,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深邃、耐读,且意味深长。而新闻是客观事实的记录,为什么也要追求立意? 笔者认为,如果在新闻采写中将“立意”运用得当,不仅能大大增强新闻的可读性、耐读性,也能让记者由“记录员”、“传播员”向事件的“发现者”、“思考者”、“参与者”转变,从而使记者的综合能力不断得到磨炼与加强。  相似文献   

12.
黄博 《今传媒》2006,(3):50-51
“知道什么是孤鬼野魂吗?——就是我们驻站记者呀!”1997年秋天,我进入《中国青年报》成为陕西记者站一名驻站记者时,老记者们这样调侃着传授他们的驻站感受。当时的我很不理解——驻站记者怎么就是孤鬼野魂呢?但随着时间的增长,越发觉得用这四个字形容驻站记者非常形象、贴切。不过现在再来看,其含义已大不相同,“孤鬼野魂”除了“孤独”以外,更多了一种独立、独行、我思、我魂的境界。在古汉语中,“孤魂野鬼”是前后互文,也可以写成“孤鬼野魂”。写自己的驻站感受,我更偏爱“孤鬼野魂”——孤鬼有野魂。“孤鬼”要做“全鬼”孤魂野鬼,孤…  相似文献   

13.
在新闻写作上,早先有一种说法:“要把读者看作什么都不知道的人”如今,有些记者、编辑好象把读者看作什么都“知道”的人了。我近来读报,就一连碰到好多“不知道”。有这么几条消: 《国际二手设备洽谈会在杭州开幕》。什么叫“二手设备”?消息里没解释,我这个读者“不知道”。《我国煤炭产量居世界第二》。第一是谁?消息里没交待,我这个读者“不知道”。《台湾“迷你猪”身价大涨》。“迷你猪”是何物?消息里没说明,我这个读者“不知道”。  相似文献   

14.
1988年是“告记者热”的一年。这在中国新闻史上应该大书一笔。“谁人不把官司打,哪个不被别人告?”对于记者来说,当然这也是很好的锻炼。过去写批评报道,了不起是挨总编辑的“克”,写个检查,报纸上发个  相似文献   

15.
除了“弹痕累累”还有什么作为记者,我写过好多大而化之的文字。诸如“走马齐鲁,文脉充盈”、“所到之处,万众欢腾”等文字。“文脉充盈”,怎么个充盈法?不知道;“万众欢腾”,怎么个欢腾法?不知道。大家都这样说,我也跟着说。这些大而无当的文字,其实无根,如浮萍。别人看了乏味,其实自己写的时候,也毫无激情,更没劲。  相似文献   

16.
“党报上全是工作型的新闻。没看头。”这是一部分读者的意见。“党报不同于晚报,不写工作型报道写啥?”这又是一部分记者的观点。虽然前者观点不免偏颇,那么,对于党报的记者来说,报道非要写成“工作型”不可吗?我看未必。  相似文献   

17.
我参加新闻工作以来,几乎没写过新闻(消息)。经常听到有人批评:“哪有新闻记者不写新闻的?”我们的总编辑胡绩伟也在会上讲:“年轻的记者要多多写新闻;年老的记者,也要学着写新闻!”去年春天我到湖北采访,就学着写了一些新闻,开始尝到了一点  相似文献   

18.
“编辑部最近需要什么稿子?”“你那儿有啥新鲜事儿?”这种对话,常常发生在编辑与地方记者、通讯员之间。提问者的意思是,对报纸的报道计划不了解,希望得到提示或题目。回答者的意思是,任何新闻、文章总是从实际情况出发的,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你叫我出题目,我得先知道你那里有什么值得写的东西;只有  相似文献   

19.
面对暑假实习第一次参与新闻暗访;第一次遭遇采访受阻、记者被打;第一次感受到记者要坚守新闻责任、做舆论监督是多么不容易,我突然觉得记者的职责任重道远……当初给我做笔录的任警官问过我一句话:“跟写小说似的,小丫头哪儿来的胆子?”当时我只是笑笑,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哪里来的勇气,或许是源于内心深处对于理想的执着追求.  相似文献   

20.
记者鲜做学问,奇也不奇?奇,然而却是事实! 有人以为,记者似乎不需做学问——“满天飞”嘛!今天在这儿,明天到那儿,今朝可能写工业,翌日又会到农村;目不暇接,手不暇写,更难有暇去做学问;再说,一人岂能把各行各业的学问做完? 于是,有了这样总结式的说法:“记者就是杂家”、“记者就是蜻蜒点水”。于是,一些记者或信奉于斯,或以此自慰,整日跑来颠去,坐下来时也常只是读读报纸、文件,而鲜与书本、学问打交道。这就令人嗟叹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