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晴 《文科爱好者》2022,(3):108-110
“一境到底”是指将情境贯穿到底的教学方法,以情境教学为基础但同时又对情境教学进行了优化。“一境到底”能够将琐碎的地理知识串联成系统的知识,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其地理素养。教师在使用这种教学方法时,应该将教学目标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相结合,不能超出学生的认知范围。此外,“一境到底”既要保证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又要确保情境以及问题之间的有效承接和转换。文章就人教版八年级“气候”一节为例,对“一境到底”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并给出合适的建议,希望能够对初中地理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一例到底”教学法以“情”为经、以“境”为纬,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具有独特优势。使用“一例到底”教学法,要通过逻辑梳理、情境创设、问题设计、任务探究和情境呈现等,使课堂教学有广度、有深度、有温度,简约而深刻。  相似文献   

3.
一、到底有没有“倒底” “到”和“倒”本为两个字,现代人使用它们也各有习惯和传统,似乎没有想过去比较二者的关系。日前上网搜索相关资料,忽然发现一片“倒底”,视野一下子模糊起来:是“到底”,还是“倒底”?是都对,还是有别字?我又发现,自己居然一时难以决断。  相似文献   

4.
“一例到底”,是指选取一则恰当的案例作为教学素材贯穿课堂教学始终,以问题为思维的导火线,层层深入,完成教学任务。“一例到底”作为中职德育课的一种教学方法,有相较于其它教学方法的独特优势和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5.
武艳 《中学生电脑》2006,(10):12-12
“你到底去不去?”“不去。”“你到底去不去?”“不——去!”这时,他就会眯起他那“一线天”的眼睛,然后,用他的双臂护住头扒在桌上,等着挨捶。果然,下一句就是“你不去,看我怎么捶你!”可见他是相当有经验了。大家一定想问到底这是怎么回事?一定想知道要去哪里吧?  相似文献   

6.
论“素质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素质教育”●周作云李明刚“素质教育”这个词,目前在学校生活中和有关文件、文章中,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可是其中的“素质”到底是什么东西?却有不同的解释。一到底什么叫“素质”?郝文武在《素质教育之我见》一文中,①是这样说:“素质,一指事物本来的性质,二...  相似文献   

7.
现在的教学很喜欢刮“阵风”,有些时候为了追求所谓的“新”,不惜以牺牲固有的方法为前提。以语文教学为例,自从倡导教学改革以来,就已经刮过了四阵风:第一阵,一“讲”到底;第二阵,一“问”到底;第三阵,一“读”到底;目前新的课程改革正好提出了交往、合作、探究的、发现的学习活动方式,新的一“动”到底的趋势也日益明显。并不是说这样的改革不好,这种探究、发现式学习的确可以给我们的课堂增添足够的活力,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可以自由地思考,但是任何事情都不能形而上学,为了新就放弃旧,这是实践中明显的二元对立的思想。实际上,教学的很多“…  相似文献   

8.
熟能生巧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国际上颇有争议的下列问题:“熟”到底能不能生“巧”、“熟练技能”与“深刻理解”之间到底有没有关系,不理解的训练到底有不有价值,不理解的记忆到底能不能持久等,作了初步探讨,用大量的实例对上述问题作了一个初步的回答.  相似文献   

9.
认识“非典”非典型肺炎成为继伊拉克战争之后又一社会热点话题。“非典”到底是怎样一种疾病?  相似文献   

10.
先看例句:那种脱离现实斗争的文章,就是写出来了,对革命毕竟有什么好处”中的“毕竟”用得对吗?答案是否定的,应该把句中的“毕竟”改为“到底”或“究竟”。为什么呢?看来有必要将“毕竟”、“究竟”、“到底”三音的用法探讨一下。“毕竟”跟“究竟”或“到底”有共同的地方:用在陈述句中,强调证实,不管条件怎样,某事物的根本情况仍然没有改变。如:(1)我国现在的生产力水平毕竟/究竟(到底)还是低的。(2)生活毕竟/究竟(到底)是复杂的,改  相似文献   

11.
Trust Me     
“一译到底”又与您见面了!欢迎小朋友来这里做客,一译到底! 你喜欢这首小诗吗?把它翻译成中文,对你来说一定不是什么难事!那就快快拿起笔,看谁译得又快又好! 把你的正确答案寄来,就有机会获得“小译王”称号,并有一份小奖品哟!好机会,别错过! 我们的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阿什河街11号《小学趣味英语》编辑部“一译到底”邮编:150001  相似文献   

12.
《红楼梦》中以荣国府为至尊至荣,那么,荣国府到底“荣”在哪里呢?一、“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主要在“人”上说“荣”。冷氏演说之词,虽然有些贬抑之意,但更多的是揭示其荣华富贵的来源及社会地位。书中“村肆闲话”由大到小,由长至幼,次第写来,层次极为分明。“较之平常仕宦之家,到底气象不同。”  相似文献   

13.
“你们中国人老是讲日本侵略你们,那么你对中国历史上的对外扩张怎么看?”“卢沟桥事变到底是谁打响了第一枪?”“南京大屠杀到底死了多少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王新华,经常会面对来参观的日本人提出的此类刁钻甚至挑衅性的提问。作为惟一一所全面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  相似文献   

14.
“一译到底”又与您见面了!欢迎小朋友来这里做客,一译到底! 你喜欢这首小诗吗?把它翻译成中文,对你来说一定不是什么难事!那就快快拿起笔,看谁译得又快又好! 把你的正确答案寄来,就有机会获得“小译王”称号,并有一份小奖品哟!好机会,别错过! 我们的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阿什河街11号《小学趣味英语》编辑部“一译到底”栏目收邮编:150001  相似文献   

15.
“一译到底”又与您见面了!欢迎小朋友来这里做客,一译到底! 你喜欢这首小诗吗?把它翻译成中文,对你来说一定不是什么难事!那就快快拿起笔,看谁译得又快又好! 把你的正确答案寄来,就有机会获得“小译王”称号,并有一份小奖品哟!好机会,别错过! 我们的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阿什河街11号《小学趣味英语》编辑部“一译到底”栏目收邮编:150001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了不少教师已从“一讲到底”“一问到底”的误区中走出来,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主体的“理解型”教学模式,切实摆脱重分析、轻感悟的陈旧观念,做到以读代讲,寓讲于读,每个教学环节都有读书活动。但是,我们也发现,在教学实践中,有相当部分教师对“以读为本”教学理念存在着以下认识误区。  相似文献   

17.
课改进行到了今天。教师大都能意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明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意义。但是到了课堂上.真正要驾驭一堂课的时候,教师的行动就打折了,变成一“问”到底,学生也是一“答”到底。而更深层次的问题是教师自己“讲”.学生“昕”。以至于整堂课“串问串讲”.而且教师问的都是文本表面的内容,学生基本不用思考,就可以直接回答了。  相似文献   

18.
有效提问,是诱发学生思维的最简捷手段。在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讲到底”的现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问到底”。结果,教师的不断发问,使学生忙于作答,缺少思维与想象的空间,只是一味地跟着老师被动地往前“跑”,课堂提问失去应有的效果。提问是实现课堂交往的重要手段。同样是课堂提问,为什么有的提问形同虚设,甚至“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19.
初中历史教学是初中教学体系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提高学生思想内涵的重要学科。而长期以来,由于历史知识内容过多,体系过于庞大,教学难度较大。为了进一步改善初中历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本文对初中历史教学模式进行了创新性探讨,以“一案到底”教学方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为主要内容进行了探讨,先从“一案到底”教学的概念和作用出发进行了阐述,而后分析了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引出了“一案到底”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上的应用方式。  相似文献   

20.
个体的社会性技能是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逐渐获得的,然而这一过程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所使用的交往策略,比如“请求”、“协商”、“命令”或者“攻击”到底是怎样日积月累、一步一步获得的?当我们发现幼儿发展的方向有些偏或者养料吸收的不好,再做“脚手架”和“支持者”就有些“亡羊补牢”的意味了。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在幼儿习得交往策略的初始阶段开始,就帮助幼儿学习积极的交往策略,并且将之巩固下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