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经穴按摩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有按摩的功能,还可起到针灸的作用,是一种疗效良好,方便易行的医疗方法。郑怀贤治疗运动创伤,常使用经穴按摩。近几年,我们对他这方面的经验进行整理、验证和研究,其结果如下:一、伤科经验穴经穴按摩是循经取穴进行按摩,选用什么穴位是它的重要前提。一九七八年,我们对郑  相似文献   

2.
颈椎病有多种治疗方法,各有所长。我们采用中医的按摩与经穴按摩治疗颈椎病,具有疗效高,治疗过程中病人痛苦少等特点。近年来,积累了有较为完整记载的五十个病例,现小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采用经穴按摩方法,对运动员的赛前失眠、赛前热症和赛前冷症等3种赛前不良状态进行多年治疗和研究,结果表明:经穴按摩能有效改善运动员赛前失眠,调节赛前不良状态。按摩疗法安全适用,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4.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社会常见病、多发病,目前采用的治疗方法以手术、理疗为主。本文根据中医学的经络学说,从中医学、解剖学角度分析该病的发病机制。采用经穴按摩这种独特的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从1983年1月~1992年12月共诊治2784例肩关节周围炎,运用郑氏按摩揉动、揉捏、经穴按摩、掌侧击、摇晃、牵拉展筋、搓摩等手法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其有效率98.7%,治愈率达73%。作者还强调了患者作积极主动的功能锻炼能巩固治疗效果。功能锻炼有全身性活动和肩关节的活动,要求练习者持之以恒。  相似文献   

6.
将310名运动性软组织损伤患者随机分为3组(痛点局部按摩组、通经活络按摩组、局部按摩结合通经活络按摩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按摩方法进行治疗,通过各组间治疗效果的比较探讨不同按摩方法对运动性软组织损伤的恢复作用.研究结果发现通经活络按摩法对于下肢运动性软组织损伤的治疗效果优于上肢和躯干;通经活络按摩法对拉伤和过度使用损伤的治疗效果优于挫伤和扭伤;三组患者中采用局部按摩结合通经活络按摩治疗的效果最佳,而痛点局部按摩组和通经活络按摩组的疗效没有显著性差异.提示通经活络按摩结合局部按摩更易促进运动性软组织损伤的恢复,因此在运动性软组织损伤的治疗过程中应加强通经活络按摩手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借冬病夏治(三伏)的中医临床治疗疾病的传统特色,针对临床常见的脊椎、骨关节症、风湿免疫病的影像学表现和穴位按摩敷贴,提出"冬病夏治(三伏)穴位按摩敷贴:一病一组穴",供临床中医师们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并比较按摩配合针灸与单纯按摩或针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运动员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人,治疗组采用按摩配合针灸疗法治疗,按摩组采用单纯按摩治疗,针灸组采用单纯针灸治疗,各组治疗均为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1疗程结束后暂停治疗2天,2个疗程后观察并比较3组之间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将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后得出,治疗组有效率高于按摩组及针灸组,按摩组与针灸组之间有效率无明显差异。结论:按摩配合针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确切,优于单纯按摩或针灸治疗,且无不良反应,适合应用于运动员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并比较按摩配合针灸与单纯按摩或针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 运动员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人,治疗组采用按摩配合针灸疗法治疗,按摩组采用单纯按摩治疗,针 灸组采用单纯针灸治疗,各组治疗均为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1疗程结束后暂停治疗2天,2个疗程后观 察并比较3组之间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将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后得出,治疗组有效率高于按摩组及针 灸组,按摩组与针灸组之间有效率无明显差异。结论:按摩配合针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确切,优于单 纯按摩或针灸治疗,且无不良反应,适合应用于运动员治疗。  相似文献   

10.
体育运动中各种损伤时有发生,给练习者的身体、生活、训练造成很大的影响,运用文献法、统计法、实验法,对按摩的本质和治疗效果研究,通过对522名伤者治疗的实践证明,按摩是治疗损伤的最好方法之一,它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其是对损伤具有加速组织修复、解除肌肉粘连、恢复身体健康的功能,体现了其经济价值、时间价值、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用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对按摩手法进行了归纳总结, 并阐述了其相互关系及作用机理, 以期能在医学及体育实践中更有针对性地选择各种按摩手法进行配伍, 从而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刺激内关穴对心脏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穴位外炙对心率,心功能和心脏本身的营养过程的调整作用,尤其是循经感传激发以促使“气至病所”提高针刺疗效,已广泛地被应用于临床治疗。在竞技运动水平迅速发展的今天,运动员采用大运动量训练,剧烈运动后,由于能量的消耗,体内代谢产物的堆积,使经络气血阻滞不通,运动能力下降。因而研究通过针刺激发经穴的方法,疏通经络系统,以促进和改善运动中的心脏功能,促进运动后的心脏功能的恢复,就显得十分必要。本实验中采取LPSC定位方法,以准确对内关穴进行定位;采用非针非穴针刺对照组以消除受试者的心理影响和针灸针的作用,采用指针试验组以观察其是否也能产生良好的作用,以便使这种无创伤易于为人所接受的方法得以广泛地推广。  相似文献   

13.
按摩是“运动医学”和“体育保健学”教课书中的重要一章。要提高按摩课的教学质量,必须改进教学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按摩课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懂得按摩的生理作用,并能较熟练地掌握运用各种手法。学习按摩的过程,就是运用各种手法在  相似文献   

14.
按摩治疗运动创伤简便易行、经济实惠,在临床中倍受患者欢迎.本文按不同的运动损伤,结合实际病例说明应用按摩治疗的合理时间、正确方法、应急处理及注意事项等,以便教练员、运动员及其他有关人员了解并掌握运动创伤的应急处理及按摩的正确运用.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性脑卒中患者早期按摩配合运动疗法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糖尿病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康复问题,探讨采用以神经发育疗法和运动再学习技术为主的运动疗法,同时结合早期手法按摩在不同类型糖尿病性脑血管病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为糖尿病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康复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80例38~73岁确诊为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进行研究.结果:一个月的观察期后,各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有改善,但综合康复组患者的疗效优于按摩组和对照组(P<0.05).接受相同方法治疗(综合康复或按摩)后的不同类型(缺血性或失血性)脑卒中相互比较,MBI与FMA评分增加幅度虽有不同,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早期手法按摩治疗可以显著改善不同类型糖尿病性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但手法按摩配合运动疗法的综合康复效果要明显好于单纯的手法按摩,相同治疗对不同类型糖尿病性脑卒中疗效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6.
郑氏按摩手法配合牵引治疗颈椎病向永位(攀钢医院康复科)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方法很多,手法按摩和牵引是最有效的两种治疗方法。临床上我们采用郑氏按摩手法配合牵引治疗颈椎病125例,收到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125人...  相似文献   

17.
“雪莲油”搽剂的实验室研究和357例临床观察结果。证明本制剂具有明显的镇痛,促进血液循环,提高体表温度,清除体内酸性产物的堆积的作用,对运动性肌肉酸痛,肌肉疲劳,运动创伤,风湿关节炎等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该搽剂具有清洁方便,效果好,见效快,安全的特点,是一种易受患者接受的外用按摩介质。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中医刮痧、按摩治疗延迟性肌肉酸痛症,并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刮痧和按摩治疗延迟性肌肉酸痛均有明显疗效,其中刮痧组有效率为95.84%,按摩组有效率为96.15%。两组相比较,刮痧组见效更快(P〈0.01)。  相似文献   

19.
运动按摩是在体育实践中利用专门手法,作用于人体,以提高人体机能、消除疲劳和预防运动损伤的一种方法,其做法简单易行。因此,运动按摩在运动训练与比赛中经常使用,而在体育课中却很少运用。实践证明,在中学体育课上采用运动按摩的方法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做准备活动时,把运动按摩与徒手操相结合,既可以避免单纯做操的枯燥性,又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肌肉的兴奋性,达到预防损伤的目的。准备活动的按摩一般采用较重的手法,按摩的力量要重,速度要快些。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氧自由基与运动性疲劳的关系、按摩消除运动性疲劳的作用机制以及按摩与运动后自由基代谢的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了按摩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氧自由基代谢理论,旨在为按摩消除运动性疲劳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运动后的抗氧化损伤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