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古文今解     
[古文] 宣曲①任氏,其先为督道仓吏②.秦之败也,豪杰争取金玉,任氏独窖③仓粟.楚汉相距④荥阳,民不得耕种,米石至万⑤,而豪杰金玉尽归任氏.  相似文献   

2.
典故三则     
乳臭未干 【原典】是口尚乳臭,不能当韩信。东汉·班固《汉书·高帝纪》 【释义延伸】 公元前205年,魏王豹叛汉归楚,八月,汉王刘邦的军队到了荥阳。刘邦对郦食其(yi ji)说:“如果您能劝说魏王豹投降,  相似文献   

3.
1984年,在开封县朱仙镇老潭寨村征集到一方北魏时期的"郑胡铭"墓志砖。通过对墓志砖的考证可知,荥阳郑氏祖源开封,祖茔也在开封,确立了荥阳郑氏的著名郡望,荥阳郑氏成为郑氏家族中最辉煌的招牌,为荥阳郑氏后裔寻根祭祖找到了有根可查的地望。  相似文献   

4.
《李娃传》是唐传奇中的一朵奇葩,白行简在其中塑造了一个血肉丰满、生动感人的典型形象———李娃。作品通过叙述长安名妓李娃与贵公子荥阳生悲欢离合的故事,形象地展现了唐代社会的一个侧面,深刻地揭示了唐代社会的许多问题,为我们认识唐代社会提供了一个窗口。笔者试从李娃与荥阳生是否存在爱情、李娃为什么要骗弃荥阳生和主动离开荥阳生、关于李娃的结局三方面对李娃人物形象进行一个辨析。一李娃和荥阳生之间是存在着爱情的,但这种爱情是逐步发展起来的。首先,是色相的吸引。作品中:荥阳生“自平康东门入,将访友于西南。至鸣珂曲,见一宅,门庭不甚广,而室宇严邃。阖一扉。有娃方凭一双鬟青衣立,妖姿要妙,绝代未有”。“妖姿”加“要妙”,况且是“绝代未有”,自然将正处“弱冠”期的荥阳生迷得神魂颠倒,于是乎“不觉停骖久之,徘徊不能去”,为了能多看李娃几眼,“乃诈坠鞭于地,侍其从者,敕取之,累眄于娃”,这当中浓笔点出了李娃美貌色相对荥阳生的吸引力。由于荥阳生对李娃的特别注视乃至采取“坠鞭于地”以利“累眄”,自然引起李娃“回眸凝睇”。或许因为荥阳生的“隽朗”,或许是回报被人爱慕,或许是对荥阳生“坠鞭于地”、“累眄”等夸张动作的回应或共鸣,使李娃对荥阳生...  相似文献   

5.
楚汉2年(公元前205年)4月,汉王刘邦率五路诸侯兵与西楚霸王项羽在彭城(今江苏省铜山县)大战,刘邦惨败,丧师五十六万,仅带二十余骑狼狈脱逃。至下邑,收溃散士卒于五月退据荥阳。汉王重臣肖何闻讯,迅速在关中征集逾56岁及未满23岁未服役之男子入伍,增援荥阳汉军;韩信亦收兵东进至荥阳与汉王会师;各地溃散之士卒亦逐渐来荥阳汇集;汉王又使灌婴为中大夫,由秦之骑士李必、骆甲为左右校尉,着手组建汉骑兵。以故,汉军颓势日益改观,加之韩信利用楚军急速穷追、远道疲敝之弱点,于荥阳东南之京、  相似文献   

6.
2000年中招报名结束,荥阳职业中专第一志愿报名人数1784人,第二志愿报名人数1065人,再度成为郑州市各个职业学校中报名人数最多的学校,使得荥阳职专的招生计划不得不由原来的1000人扩大到1400人,不得不再次扩建教学楼和宿舍楼。在当前职业教育正面临着严重滑坡,不少职业学校生源锐减的情况下,荥阳职专连年来却红红火火,迎来一片艳阳天。一荥阳职专之所以能成为各级领导关爱、社会各界关注、广大家长称赞、用人单位满意的明星学校,关键在于有一个有胆识、有远见、有魄力、有能力的好校长,有一支团结拼搏、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面对…  相似文献   

7.
唐传奇《李娃传》一直是颇受关注的小说。不仅其结构细密严整,故事情节委婉曲折,而且其思想价值独特高超,人物形象鲜明丰满。尤其是作者运用巧妙的文笔构思,对李娃与荥阳生开始时的形象进行了悉心地刻画。在前面的故事中,白行简先让李娃妙用欲擒故纵计使荥阳生自投罗网,后又令她巧施金蝉脱壳计舍逐荥阳生。在此过程中,李娃与荥阳生的形象被塑造得愈加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相似文献   

8.
拙稿《论明末农民起义军荥阳大会的卓越成就》(刊《历史教学》1962年2月号)一文,曾论述了这次大会与攻取凤阳的关系及其重大意义。方福仁先生对此表示异议,并从根本上怀疑荥阳大会的真实性(《明末农民军荥阳大会质疑》刊1962年7月4日《光明日报·史学》第241期,以下简称“方文”)。但拜读之后,感到“方文”并未提出使人信服的充分论据。荥阳大会,是明末农民战争史、以至中国近古史上一个重大事件,既然有人提出怀疑,通过讨论,弄清楚真象,还是非常必要的。一关于选择和解释史料的问题“方文”怀疑荥阳大会真实性的理由,是认为某些记述这一事件的史料是不可信的。因此,我们首先就从怎样选择和解释有关史料上作一些探讨。第一,“方文”认为《小腆纪年》等书中有关荥阳大会的记载,都是“从《绥寇纪略》中沿袭来的”。但并没有举出确凿可信的证据。其实,有关记述荥阳大会的史籍,并不象“方文”所列,仅只有  相似文献   

9.
中国民办教育百强学校——荥阳三中,是经荥阳市委市政府批准,由全国人大代表周文昌于2000年8月创建的一所现代化寄宿制中学。学校坐落于荥阳市康泰西路004号,南邻郑上路,交通十分便利。学校现有40个教学班,在校生2300余人,教职工170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26人,荥阳名师17人。学校教学设施先进,拥有先进的微机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理化生实验室、"英柏克"英语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史互证的方法,发现《李娃传》有与史实不相合之处,这显示了小说艺术虚构的特性.但是又有与史实相合者,显示了唐传奇“史笔”之特色.根据传中显示的时间推测,荥阳生应直言极谏科当在747年-775年间,但考《登科记考》发现无有合者,故荥阳生不可能应直言极谏科.“荥阳公”为郑姓有很大可能性,但亦无法确定;“荥阳公”在《唐阙史》中出现三次,不专指一人,因此难以确指荥阳公其人.  相似文献   

11.
闻香食小米     
小米在书面的说法叫粟,古代也称禾,在中国北方把没有脱粒的粟俗称谷子。它属于人们常说的五谷(粟、麦、稻、黍、菽)之一。小米最大特点就是耐旱,耐贫瘠的土地,不怕酸碱。农谚就有:"只有青山干死竹,未见地里旱死粟"的说法。  相似文献   

12.
习凿齿并没有过真正的左迁,其左迁说是相对其两位舅舅的高升而言的;习凿齿出守之郡为荥阳郡而非衡阳郡,其说是清末被持荥阳当时不为晋有观点所蔽的好事者,据《元和姓纂》文为衡阳太守而将荥阳改为衡阳造成的;习凿齿的卒葬地都在其襄阳故里。  相似文献   

13.
《河南教育》2008,(2):F0002-F0002
荥阳三中创办于2000年9月,是荥阳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进行办学体制改革的结晶。建校以来,逐渐发展成为一所兼有初、高中部的完全中学。学校先后获得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普基地、河南省五爱教育先进单位、郑州市教科研先进集体、郑州市教育教学先进单位、郑州市德育先进单位等108项国家及省、市级荣誉。  相似文献   

14.
郑州地区的行政区划在历史上变化复杂,大致可划分为四个时期.隋代以前,荥阳地区在郑州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自隋唐起,郑州的经济政治中心逐渐由荥阳移至管城.历史上郑州地区行政区划的变迁受东部的开封、西部的洛阳及北部的黄河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5.
北燕南归     
新年伊始,燕子从河南鹤壁骑行至荥阳,并在荥阳提前度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日庆祝会,为她庆生的是素昧平生的优酷网工作人员。与此同时,成千上万来自全国各地骑友的微信祝福、网络留言祝福从四面八方汇聚过来,让这个北漂女孩一颗渴望回家的心温暖而坚定。尽管持续骑行已经使她的身体异常疲惫,但她还是对着镜头露出灿烂的微笑,她希望通过媒体把自己这一路的感动传达出来。接下来,她将和“年轻人”继续他们的千里骑行路中的下一程,从荥阳前往三门峡市,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回家。  相似文献   

16.
《中文自修》2011,(12):32-33
民以食为天张雨辰"民以食为天",是我们常挂在嘴上的话,但这句话是怎么来的呢?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吧--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争霸。刘邦驻地的西北有座敖山,山上有座小城,因为城里有许多储存粮食的仓库,所以被称为敖仓,是你会吃鱼吗杨卓霖 在我们中国,吃有吃的礼仪和规矩  相似文献   

17.
汉字趣谈     
<正>枝头点点犹金"粟"甲骨文小篆楷体"粟"字是一个会意字,本义是粟子,谷子。其甲骨文字形中间像足一棵成熟的谷子,而周围的小圈则表示谷粒脱落。在小篆中,"粟"字的上边已经没有了谷粒的形象,而下边却变成了"米"。后来,"粟"泛指一切粮食。因为粮食能维持人的生存所需,所以后来"粟"又引申为官员的俸禄。又因为粟粒十分微小,所以后人常常用其比喻微小的事物,如"沧海一粟"。  相似文献   

18.
《论贵粟疏》的题旨,在于“重农贵粟”。要重农  相似文献   

19.
“沧海一粟”这个成语大家都很熟悉,一般解释为:大海里的一粒小米,形容渺小。我总感觉这样解释不准确。分析一下它的结构,很明显是个偏正词组,“大海”是“粟”的定语,与“粟”是领属关系,也就是说“粟”是“大海”里所有的。根据习惯的解释,就是“小米”是“大海”所有的。但大海哪来的小米呢 ?实在令人费解。这里的“粟”究竟指何物 ?我在《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辞源》几种工具书里,查到了“粟”字的义项中,都有一个可指作“沙”的义项,例如:   又沙谓之粟。《山海经》:柜山有英水,中多丹粟。 [注 ]细丹沙如粟也。 …  相似文献   

20.
《语文知识》93年6期37页程瑞君先生的《成语词义辨析二则》对许多辞书将“沧海一粟”的“粟”字解释为“小米”有异议。他认为沧海不是桑田,不长谷子,又在某些字典、词典上“粟”字都有“沙”的义项,故“沧海一粟”的“粟”应解释为“沙”。笔者深感此文理由充分,“粟”作“沙”来讲也未尝不可。但是此成语源于苏轼的《前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蜉蝣是夏秋之际水中的一种昆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