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是按照一定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有目的地造就人的社会活动。“造就人”是指教育是对人的现有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使之增添新的内容,得到充实和完善。它既蕴含了教育的“重现历史人”的功能,即“传道、授业、解惑”,也蕴含了教育的“促成再创造”的功能,即思维的启迪...  相似文献   

2.
1教育与素质教育教育是按照一定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有目的地造就人的社会活动。“造就人”是指教育是对人的现有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使之增添新的内容,得到充实和完善。它既蕴含了教育的“重现历史人”的功能,即“传道、授业、解惑”,也蕴含了教育的“促成再创造”的功...  相似文献   

3.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是中华民族的精粹古训和传统美德。继承和发扬“感恩”美德,是对学生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哲学家说过“人是环境的儿子”。也就是说环境造就人。对于学生来说,成长的环境无外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那么感恩教育,也要从三个方面联动并进,  相似文献   

4.
从当今国际社会来看,为了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的国家,目前都在不断调整教育目标,以造就适应未来信息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即具有素质全面发展的人,他们把教育改革的重点放在基础教育上,提出了“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负责”、“学会学习”等新的教育理念,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基本素质作为基础教育的首要任务,因而数学教育面临着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体系轨道的任务,这是社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数学素质教育不仅是现代发展的客观需要,而且也是人类自身发展的要求.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序言的开篇就强调提出:教育在人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并将教育作为“人的持续协调发展”的条件,而所谓  相似文献   

5.
“文化生态与教育发展”论纲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近年来,文化与教育的关系成为教育理论研究中备受青睐的领域之一。“文化”源于拉丁文“cultura”,“cultura”又由“cultus”演化而来,两个词都与耕作、培养、教育、敬神等活动有关。也就是说,从文化一词的词源学意义上讲,含有人类物质活动与精神活动两方面的内涵,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文化”与“自然”相对,是人类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人类的生存环境有三,即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文化生态环境主要由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构成。本文拟从教育生态学的立场出发,借助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6.
环境危机的本质是人性危机,女性主义哲学揭示出正是男性逻辑与现代性的合谋,造就出"破坏环境的人".在这一过程中,深受父权逻辑影响的现代教育推波助澜,一直在培育"破坏环境的人".要解决环境危机中的人性困境,人类社会需要重视女性特质和女性道德,培育"爱自然的人""关系中的人""多元丰富的人"和"拥有关怀能力的人".学校环境教育应从整体上转向造就人性和谐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人类社会正朝着知识经济时代迈进,随着经济发展从工业化社会向知识化社会转型,社会生产对社会主体的人的要求也发生了根本的转变。知识和智能作为人力资本正成为世界经济的强大动力和主宰力量。开发人力资源、造就创新人才的基本途径是教育,教育是知识的生产者、传播者,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是知识经济发展的“人才母机”,  相似文献   

8.
人类进入了人工智能的时代。有不少人相信并担心,人类用智慧所创造的智能,已让人类自身逐步陷入机器的控制。大数据掌控了人类的行动轨迹,算法和程序成为人类的重要生存工具,人终将被智能机器裹挟着前行。如何在人工智能时代保持人的独立性,如何摆正人与机器的关系,不使人被新工具所奴役,这是人类在这个时代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教育的重要命题。 “人是环境的产物”,人类漫长的发展史揭示了人类进步的核心。人的适应性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条件。适应性的本质是协调与抗争,是一种置身于客体的主体创造。改变环境的过程,就是人的活动过程,并由此也改变了人自身。在这个过程中,人必定改变并重构各种关系,包括人与环境的关系、人与工具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关系等。人类的适应性,外显为人类顽强的征服力和改造力,这种独特的能力帮助人类自身不断强大,但也由此导致了某种错觉,即人拥有作用于一切客体的征服性,人能改变或建设所有的关系——这种错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对教育的理解,“为了未来而准备”让很多人期望通过教育获得这种能力。事实上,人类真正的适应性是一种作用于自我的征服和斗争,所有的创新和发展,都是人类认知与经验的自我突破。人的创造,以物质或非物质形态的成果,开启着自我保护和自我建设的机制,这种机制极大促进了人类的适应、发展、扩张,构成了人类的文明。对教育而言,不仅要传承和学习这些保护机制与文明成果,更多地还要让学习者反思人类在此过程中的代价和教训,尤其是作为社会人的责任。 正如马克思指出的,“既然是环境造就人,那就必须以合乎人性的方式去造就环境。既然人天生就是社会的,那他就只能在社会中发展自己的真正的天性”。教育是人类社会可以创设模拟环境的实践活动。因此,教育的使命并不在于教给人们掌握应对的技能与方法,更不是教给人们记住某种知识体系的概念,人工智能终究会打破人类的局限,重新设置人类知识的储存、接受方式。当人类摆脱了传统的学习内容和方式时,教育应表现出怎样的存在意义?教育已经刻不容缓地要把关注的重点从个体的能力转向整体的价值,凸显人类的独立性与价值性。 人工智能是人类进步的产物,将深刻改变未来社会的生产力要素。但作为一种人类的延伸功能,人工智能将导致个体人的极大分化。个体人的适应性不同,差异会逐步加大,如果人工智能使个体人的能力逐步弱化,这将是人类社会的退步。教育应该激发个体人的不同潜力,让人而不是智能机器成为支持社会多样性的基础。教育要实现人的个体关怀,让人成为社会的主人。约瑟夫·奥恩提出“防范机器人(robot-proof)”教育,就是指培养我们人类的独特性。 这是一个多元的社会,必定支持多样性的存在,但人类终究是命运共同体。作为人的社会,教育要引导人们构建一致性的共同价值。当前人类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建立仁爱、友善、公正、互助等价值观。这不仅是主体间的要求,也是主客体间的要求。随着人类创设的环境发生变化,人类面临的考验越来越多,越来越严峻。对人类而言,很多问题没有地域与种族的界限,是人类的共同问题。技术可以多种,制度可以多样,文化可以多元,但人性立场应该一致。在由人类和技术引发的高风险社会,教育比任何时候都更迫切地需要关注对人的研究,让每一个身处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都能秉持健全的立场、科学的精神与独立的人格,成为真正的人。  相似文献   

9.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性实践活动。教育的基本功能是把人类所创造的文化知识或经验“内化”为个体的精神财富,发展与提高他们的主体性,造就未来社会的行为主体。小学教育是关系到一个人成长的大事,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基础。因此,小学生要从小抓起,从平常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细微环节入手,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  相似文献   

10.
浅议主体性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直接以塑造和建构主体自身为对象的实践领域”。教育的基本功能是把人类所创造的文化科学知识或经验“内化”为个体的精神财富,发展、提高他们的主体性,造就未来社会的行为主体。现代教育培养的人应该是有主体性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并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在本质上是对个体主体的培育过程,是一种主体性教育。所谓主体性教育,是指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教育者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求,创设和谐、宽松、民主…  相似文献   

11.
“中国梦”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梦想。目前,我国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我们实现梦想的一个制约因素。《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强调要“把环境教育渗透到有关学科教学中去”。基于化学独特的学科特点,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从实施环保教育的意义和策略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造就爱护环境,重视环境保护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2.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性实践活动。教育的基本功能是把人类所创造的文化知识或经验“内化”为个体的精神财富,发展与提高他们的主体性,造就未来社会的行为主体。小学教育是关系到一个人成长的大事,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基础。因此,小学生要从小抓起,从平常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细微环节入手,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  相似文献   

13.
心理素质是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础上,经过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由知识内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它是通过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是可培养、造就和提高的。目前,我们正处在教育改革与发展时期,我们的教育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心理素质的训练和提高是素质教育中的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  相似文献   

14.
教育有各种各样的“态”,所谓教育,可由各种各样的人从各种各样的观点来考察。“政态”,即师德,敬业为本,乐业为上;“业态”,即业务,专业专精,脚踏实地;“心态”,即文化,慢工细活,悠扬优雅;“世态”,即社会,师者良知,至善真美;“生态”,即环境,净绿思想,葱翠教育。  相似文献   

15.
我们都知道人是依赖于社会环境而生存的,是不能脱离实际生活存在的。美国的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主张。陶行知也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同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有多处强调幼儿园的教育应“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  相似文献   

16.
人文教育--高职生急需补上的一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文”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从现代意义上讲,“人文”主要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社会道德、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等。所谓“人文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其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包括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以及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在《现代大学与人文教育》一文中曾  相似文献   

17.
一、中小学德育的应然分析所谓“应然”,它体现的是人们的价值追求。德育的应然状态表现为德育的目的、目标或期望。本文将从学校、学生和教师三个方面分析。首先,从学校的角度分析。德育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曾经有一种提法认为德育是学校一切工作之首,即“德育首位论”,虽然人们对这种提法仍存疑义,但它对德育重要性的肯定还是可取的。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要造就的不仅是掌握技术和技能的人,更重要的是要培养能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技术和技能为国家、社会乃至人类造福的人。一位伟人曾经说过,只注重培养心智,而不顾道德教育,无异于…  相似文献   

18.
一、蓬勃兴起的环境教育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是人类长期向大自然掠夺索取造成的。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人类长期不懈地努力。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为了人类的今天和明天,需要借助教育手段,使青少年了解环境问题,培养他们关心环境,珍惜资源,热爱地球的意识,并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上树立正确的态度,规范自己的环境行为。国际社会高度重视环境教育。1987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20世纪最后10年即1991~2000年为“世界环境教育十年”。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认为“…  相似文献   

19.
人工智能教育是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全学段、全过程。必备品格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一个共识性观念,指向人的德性发展。遗憾的是,很多学校在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的实践中,普遍存在重视“技”即技能和知识的传授,忽视“道”即中小学生的必备品格发展。为突出人工智能教育课程的育人属性,文章从“必备品格”的本质出发,结合智能时代下人类的品格发展需求,提出“人工智能与人类”“人工智能与社会”和“交流与合作”三类必备品格,并结合评价方法重新廓清人工智能教育的育人价值和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20.
教育是什么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动物只有哺育,没有教育。动物仅仅是为了生存而活着,但人不是。康德曾说过,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一个人。人是教育的产物。因此,教育只是人类独有的一种行为,是造就人的一种现象。作为教育对象的人,其人性有性善与性恶之说。教育的目的即扬善抑恶,使人不断走向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