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想品德素质是人最重要的素质,思想品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首要的内容,但思想品德教育需要有一定的载体才能实施。教育载体应符合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教育政策,符合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符合教育科学,适合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能满足受教育者的心理需求,使之乐于接受教育。我校在2000-2001学年度第一学期开始实话以“六最”活动为载体的思想品德教育。“六最”即最美的教室、  相似文献   

2.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特点与成才的有效激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特点与成才的有效激励刘玉玲张殿玉按照心理学揭示的规律,需要引起动机,动机支配行动,行动又指向一定的目标。这就是说,需要是人的一切行动的原动力,动机是推动和维持人的某种活动以满足一定需要的内驱力。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有效地激发大学生成...  相似文献   

3.
所谓个性,是一个人具有的一定心理倾向性和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是人在自然素质的基础上,由于社会、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人的活动而形成的。个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个性是指人的整个心理结构,即人格;狭义的个性即个性倾向性,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价值观和世界观等。一、体育教学对学生个性发展的作用个性中的心理倾向性是个性心理中最活跃的因素,反映了人对周围世界的倾向和追求,是人进行各种活动的基本动力。个性心理特征是个性心理中比较稳定的部分,它集中体现了人的心理…  相似文献   

4.
征稿启事     
心理活动课是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和特点,确定活动内容;运用心理理论、技术与方法,设计活动方案;通过生生、师生互动,在活动中体验、感悟与分享;开发潜能,培养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和预防问题行为发生的面向全班学生的一种活动课程。  相似文献   

5.
写作活动是在一定的情感诱发下进行的,学生的作也受个人情感因素的制约,因此,写作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写作情感。一是激发需要心理,引起写作冲动;二是唤起自信心,培养写和热情;三是培养审美情感,开掘写作源泉。  相似文献   

6.
蒋郭杰 《江西教育》1990,(12):16-17
教学评价是对教与学两方面是否达到一定质量要求作出科学的判断。作为一种价值判断,教学评价总是以人的主观需要和目标为准绳,有着人的多种心理活动的积极参与。发生在教学评价活动中的多种心理行为是影响教学评价最活跃的因素。要保证教学评价的准确可靠以及获得正效应,就必须重视和关注教学评价心理,认真做好教学评价心理的调控工作。  相似文献   

7.
综观平时的教研活动,经常可以发现姗姗来迟、交头接耳、精神萎靡等现象。虽有各项规章制度的约束,但教师“身在曹营心在汉”,思维活动总游离于活动之外,总体的教研效果并不理想。细究原因,除了与内容枯燥乏味、形式单调老套、时间安排不恰当等客观原因之外,还与教师没有积极参与教研活动的主观因素有莫大的关系。本文试从顺应教师学习的心理需要出发,探索如何选择教研内容,激发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   需要是人心理发展和行为的内部动力。当需要得到满足时,随之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反之,消极的情绪则会占上风。教研内容是…  相似文献   

8.
人的活动是从一定的动机出发,并指向一定的目的,动机是激发人行动的内部力量,而目的乃是行动所要达到的结果在头脑中的反映。动机就是一个人需要、愿望的体现,是个体发动和维持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动机一旦产生,个体的行动就表现出主动积极的态度、一定程度的兴趣、良好的注意和持久顽强的意志努力。  相似文献   

9.
激励是指激发人动机的心理过程,通过激励使人在某种内部或外部刺激的影响下,始终维持在一个兴奋的、积极状态之中。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是在需要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动机作为心理倾向具有引起或发动活动的功能;也具有维持活动达到目标的功能。同时还具有调节人的行为的功能。因  相似文献   

10.
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依赖于一定的教学心理环境。众所周知,人的身体运动与心理活动是紧密相联的,在体育教学中要严格划清“身体教育”与“心理教育”的界了是不易的。体育课堂教学的心理环境,影响师生的认知活动的广度、深度和对信息加工的水平以及情感体验的积极性,进而影响教与学的效率。因此,创设有效的体育课堂教学心理环境,必须以教学活动中师生认知和情感活动的需要为基点。不同的体育教学环境,师生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活动方式不同,其所依赖的心理背景和空间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11.
李梅 《教书育人》2001,(6):34-35
紧张是一种情绪和情感状态。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研究表明:适当的紧张,可使身心处于活动的最佳状态,促使人积极地思考和成功地解决问题;过度紧张会使人不知所措,甚至使人的精神瓦解、行动停止;长期的紧张则会导致心理机能的失调。长期紧张或过度紧张,都会产生心理和行为的负面效应,构成情绪障碍。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愈来愈受到重视,长期或过度紧张则是大学生普遍存在的负面心理情绪。尤为重要的是大学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疾病,如焦虑症、强迫症和抑郁症,都起源于过度紧张或长期紧张。所有的疾病…  相似文献   

12.
一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由于受到阻碍干扰,使目的无法实现,动机难以满足时产生紧张、焦虑等情绪反应,就叫心理挫折。中学生正处于花季的年华,充满可贵的理想追求,而又能力有限,初涉世事而又缺乏应对经验,因此挫折感常常充塞于他们的心理感受之中,大致表现为:1.因需要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需要挫折;2.因行动达不到预期结果而产生的行动挫折;3.因达不到预定目标而产生的目标挫折;4.因失去个人所有而产生的操作损失挫折等。一个人在遇到挫折之后,不管原因来自何处,都会对自身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一般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  相似文献   

13.
俞军 《教学月刊》2000,(12):17-18
人的主体性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人的最本质的属性,是人作为主体而在一切对象性活动中与客体相互作用而表现和发展起来的功能特性。不少专家曾以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等加以概括。其中自主性侧重于主体权利,表现为主体对活动诸因素的占有和支配;能动性侧重于主体能力。表现为主体活动的自觉选择和参与;创造性是人的能动性、独立自主性的集中反映,是主体性发展的最高表现。换一个角度讲,人的认识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4.
一、研究目的和方法 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是由其学习需要引起,并指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心理倾向和态度。它是大学生学习活动得以发动、维持、进行直至完成的内在动力。大学生的学习需要是直接的学习动机产生的前提和基础,学习动机从心理态度上反映了其学习需要,它驱使大学生的学习活动朝着一定的目标前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现代人的心理失衡是一种不健康表现,目前学校有相当一部份学生存在着明显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处在青春发育期的中学生容易受到心理困扰,心理矛盾突出,心理失衡现象较普遍。主要原因是在现实生活中,中学生往往会在需要与可能之间产生矛盾;在需要和目标之间产生矛盾;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学习任务深度和广度的变化,引起各种心理对抗,这些矛盾的激化  相似文献   

16.
石国兴 《教育科学》2004,20(3):62-64
辩证唯物主义对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多方面的指导和启迪作用。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告诉我们,客观刺激事件导致主观心理反应、负性刺激事件导致负性心理反应、良性刺激事件导致良性心理反应;意识本质的原理有助于理解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及其复杂性;意识能动性原理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基本的原理,任何心理咨询流派都可以由此得以评判,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发挥意识的能动性;唯物辨证法原理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启发在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育人活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人的心理处于不断的变化发展中,而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力在于心理内部的矛盾和冲突,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是消除心理矛盾和冲突。  相似文献   

17.
物理教学中的激励理论与激励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激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通过激励使人在某种内部或外部刺激的影响下,始终维持在一个兴奋的、积极状态之中.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动机是在需要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动机作为心理倾向具有引起或发动活动的功能;也具有维持活动达到目标的功能;同时还具有调节人的行为的功能.中学物理教学的根本目标在于使学生通过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物理状态等的分析,使学生了解物理  相似文献   

18.
一、学校的教育过程是师生间心理交流的过程学校的教育活动,特别是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共同的活动。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教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育者的心理需要和教育对象接受教育的心理需要互相印照的过程,也就是师生间心理交流的过程。按照心理学的观点,人的活动是由需要引起的。人是一个生活的有机体,同时又是一个社会成员,人为了个体和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必然需求一定的事物;这种需求反映到  相似文献   

19.
莫源秋 《山东教育》2002,(15):48-49
心理学研究表明,需要是人的行为产生的动力源泉,需要是情绪情感产生的基础。当人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如高兴、愉快、振奋等;当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如痛苦、失望等,如果人的合理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产生受挫感、忧郁感和压抑感,进而影响其心理的健康发展,有的甚至还会出现一些心理行为问题。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幼儿的心理需要,并要努力满足他们合理的心理需要。一、热爱幼儿,关注幼儿,满足幼儿被关注和被爱的心理需要在我们的一项相…  相似文献   

20.
林刚 《文教资料》2005,(3):157-159
人的需要是人的意识活动的重要心理基础,是人的行为产生的原动力。认识人的需要心理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觉尊重大学生的心理需要,更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