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γ射线暴,γ—ray bursts.是指宇宙射线中的γ射线爆发,属高能天体物理学研究的范畴。它是通过对γ射线爆发所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的研究来认识我们目前的宇宙及天体的演化。 高能天体物理学是现代天文学中的一个分支。现代天文学要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天体是怎样形成的,它们是怎样产生、发展以至消亡的问题。20世纪以来,天体物理学发展成了天文学的主流。20世纪  相似文献   

2.
(一) 人类对太空的向往,可追溯到公元二世纪。天文学的诞生与发展,特别是用望远镜观测天体之后,人们日渐认识到,围绕地球的大气层,既挡掉了来自天体和宇宙的许多宝贵信息,又大大限制了观测设备的放大倍率、分辨率的进一步提高。因而渴望着能到大气层外的外空去开拓天文观测的新天地。 人类在长期对太阳和地球的观察研究中,发现太阳黑子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1,26(5):485-486
为配合中国科学院“创新2020"的实施,迎接良口将于2012年在北京召开的第28届国际天文学会联合大会(简称JAU),展示自1998年“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启动以来中国科学院以及中国科学家在天文学领域的成就,分析我国目前在该领域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未来的重大研究领域及学科发展对策和建议,本刊在中国科学院基础科学局指导下,开设天文学专栏,特邀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詹文龙院士担任顾问并进行了专访,特邀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撰写天文学与天体物理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的战略思考,并分两期对若干有一定积累、有望获得突破的学科重点领域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云南科技管理》2019,(2):62-63
<正>宇宙线是来自宇宙空间的高能带电粒子,其起源是当代物理学和天文学中未解决的基本问题之一。云南大学在宇宙线和天体物理研究方面具有较悠久的历史,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云南大学一直开展宇宙线物理方面的研究工作,参与了多项宇宙线国际合作项目。在天体物理研究方面,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开展了银河系及河外各类致密天体高能物理过程及其对高能宇宙线可能贡献的研究。1999年,云南大学与中科院云南天文台联合成立了云南省天体物理中心(即  相似文献   

5.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对神秘的宇宙X射线来源的追踪,是现代天文学历史上最动人心的行动,最终牵扯出迄今为止宇宙里发现的最神秘的天体——类星体。  相似文献   

6.
天文学是一門探索天体和宇宙的結构和演化的科学。它和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輸、各門科学研究乃至人們的日常生活,都有密切的关系。在各民族科学发展的初期,它总是走在最前面。恩格斯曾經說过:“单单为了定季节、游牧民族和农业民族就絕对需要它”。近代科学的兴起,也是从天文学开始的,那便是哥白尼的不朽的著作《天体运行論》的出版。到了二十世纪,天文学在科学技术中的作用,不但沒有减少,反  相似文献   

7.
事欲倍其功,必先利其器,天文仪器的发明、发展和创新是天文学发展的推动力。天文望远镜的发明和聚光能力的加大对于人们认识遥远而暗弱天体的本质十分重要,为了克服大气湍动以提高角分辨本领的波束干涉技术,以及自适应光学系统的发明及改进都有利于人们了解天体的细节,因此各种天文望远镜是天文仪器中最基本的硬件。21世纪的天文望远镜将有哪些发展呢?  相似文献   

8.
类星体之争     
类星体是迄今为止人们发现的距离我们最遥远的、最明亮的天体。因其像恒星又不是恒星,所以获得了“类星体”的名称。这是20世纪60年代著名的天文学“四大发现”之一。  相似文献   

9.
据国外媒体报道,1月18日,来自全球相关领域的物理学家和科学家聚集亚利桑那州图森市,会议由亚利桑那大学斯图尔德天文台天体物理与天文学副教授帕萨提斯(Dimitrios Psaltis)、马罗内(Daniel Marrone)主持。  相似文献   

10.
光学望远镜的发明和演变   天文望远镜是观测天体的重要手段,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望远镜的诞生和发展,就没有现代天文学.随着望远镜在各方面性能的改进和提高,天文学也正经历着巨大的飞跃,迅速推进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把天文科普文化与旅游开发结合起来具有重大意义,这种全新的思路应该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这将推动着壮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向前发展。文章对广西天文科普文化与旅游发展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天文科普文化与旅游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广西开展天文科普旅游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虚拟天文台在天文学革命中的重要作用 ,着重评述了虚拟天文台的科学价值及其交叉学科的特性。虚拟天文台的出现将极大地推动天文学的发展 ,并对科学和技术等方面提出了新挑战 ,同时也为中国天文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3.
This article elucidates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astronomy,overviews the important progress over the past decade,and points out the main scientific problems for world astronomy. Based on a comparison between China’s astronmical facilities,existing and in planing,and the major international facilities,the author proposes some strategies for promoting China’s astronomy.  相似文献   

14.
This article elucidates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astronomy, overviews the important progress over the past decade, and points out the main scientific problems for world astronomy. Based on a comparison between China's astronmical facilities, existing and in planing, and the major international facilities, the author proposes some strategies for promoting China's astronomy.  相似文献   

15.
首届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揭开了现代物理学序幕的X射线的发现,随后的20多年中与X射线密切相关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层出不尽。而一个世纪之后空间天文领域的第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于2002年授予了空间X射线天文的突破,由此打开了人类观测宇宙的新窗口。从1962年发现第一个宇宙X射线源至今半个世纪以来,已经有约70个携带天文仪器的空间飞行器(以专用卫星为主)发射运行,极大地促进了人类对于宇宙和基本物理规律的认识。随后200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宇宙背景探索者"(COBE)卫星对宇宙微波背景黑体辐射谱的精确测量和观测到空间分布的各向异性。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宇宙加速膨胀的发现,著名的哈勃空间望远镜对此做出了关键贡献。这样在新世纪空间天文的研究就直接产生了两个诺贝尔物理学奖,并且对第三个起了重要作用,非常类似20世纪初X射线对于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作用。文章通过分析这三个以及天文学研究所获得的所有其他诺贝尔物理学奖,发现除了200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外,其他所有的获奖成果都和项目最初的科学目标没有关系或者完全相反。与此同时,探讨了重大天文发现的偶然性和必然性,这对于处于快速发展初期的中国空间天文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The Einstein Probe(EP) is an international mission initiated and led by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CAS) to observe high-energy transients, a type of astronomical objects whose temporal dynamics helps us underst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universe and some fundamental questions in basic physics. Expected to fly at the end of 2022, it will close a long-existing gap in X-ray astronomy. Dr. JIN Chichuan, a researcher of the EP team has the story.  相似文献   

17.
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也是人类可以进行具有一定空间分辨率地详细观测和研究的唯一恒星,在现代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太阳为人类家园带来了温暖和光明,太阳的剧烈活动也对人类产生重大影响,探索太阳对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太阳物理学的基本内容、研究方法,总结了过去半个多世纪太阳物理学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在此基础上对太阳物理学的前沿科学难题及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文章阐述了天文学科发展背景和研究意义,综述了近10多年来国内外天文学研究的重大进展,以及未来国际天文学发展所面临主要学科问题。对比了中外天文设备发展的状态和差距,探讨了中国天文科技发展的战略举措,最后对中国天文科技整体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自20世纪20年代至今,中国学者对中外天文交流史的研究经历了四次明显变化。本文综合中外天文交流史的已有研究,及前人对该领域研究方法的论述,对三次重大变化加以归纳,并在统计分析近几年几种重要期刊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简述对近年出现新趋势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The recently completed 3.8 metre United Kingdom Infrared Telescope is the largest in the world designed specifically for use at wavelengths from the near infrared to submillimetres. It embodies important innovations in design and construction—applicable to the building of other large telescopes in the future—that have enabled weight and cost to be substantially reduced without loss of performance. Situated on Mauna Kea, Hawaii, at an altitude of 4200 metres it is providing British astronomers with a much needed facility for observations in the rapidly expanding field of infrared astronom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