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这里所说的结构,是指谋篇布局,即对新闻节目各部分之间以及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所做的安排。如果说主题是节目的"灵魂",素材是节目的"血肉",那么,结构就是节目的"骨骼"。只有找到了完美的结构形式,才能把电视新闻节目的素材巧妙地编辑起来.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实践证明,结构的好坏,往往会直接影响节目的播出效果。  相似文献   

2.
电视健康类节目形式以谈话为主,其中不少节目建立了所谓"谈话场",追求"场"效应。电视节目的"场"是指电视节目现场信息是以各种类型的信息全方位地同时呈现,即呈"场"态。提高"场"效应,对提高电视节目的效果至关重要。注意现场氛围的营造"谈话场"氛围的营造首先在于"谈话场"样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好看好听,吸引观众",是电视节目制作与播出的终极目的。作为以图形(图像、屏幕文字)、声音语言联袂传播信息的电视新闻,自有相对独立的审美要求。电视新闻内容只有与播出形式做到完美的结合,才能收到较好的传播效果。作为中国主流电视机构的中国中央电视台,近期新闻版面形式的变革,集中反映了主流电视媒体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电视节目包装对于节目形象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节目包装是电视节目发展的必然需要,是电视节目成熟稳定的标志。"同质化"的今天,生活服务类电视节目进行有创意的包装是赢得眼球经济的必要策略。科技与思维的完美融合,可以使节目包装提高栏目品味,增强栏目识别度,突出栏目风格。  相似文献   

5.
刘志诚 《青年记者》2010,(14):17-18
这里的"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能够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多媒体的通信业务。这里的"我们"泛指电视节目制作者,特指城市台非新闻类节目制作者。以传统的电视镜头画面为基础,  相似文献   

6.
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有许多互相借鉴之处,如物理学的"场"就被新闻学应用为"信息场",现在物理学中衡量物体冷热的"温度"又被应用到电视节目中。央视名嘴王小丫坚持做有"温度"的财经节目,文化学者钱文忠认为河南台《成语故事》的成功是因为文化节目本身有"温度",一些法治节目的同行也提出要让法治节目拥有"温度"。  相似文献   

7.
解说词在电视节目中占有重要位置,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不仅是电视画面的诠释注解,而且是深化主题、完善内容、构建结构、衔接上下的重要手段,是整个电视节目的有机组成部分。优秀的电视节目是完美画面和完美解说词的有机融合。优秀的解说词应该和散文、诗歌等文体一样,富有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8.
解说词在电视节目中占有重要位置,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不仅是电视画面的诠释注解,而且是深化主题、完善内容、构建结构、衔接上下的重要手段,是整个电视节目的有机组成部分.优秀的电视节目是完美画面和完美解说词的有机融合.优秀的解说词应该和散文,诗歌等文体一样,富有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9.
蒋婕 《新闻世界》2012,(7):90-91
近年来,各省级卫视进入高速发展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我国电视产业迎来了品牌营销时代。2010年,江苏卫视频道定位从"情感"升级为"幸福",本文试从江苏卫视电视节目内容打造设置方面探析江苏卫视的"幸福品牌"经营打造情况,并提出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张新刚  沈嘉达 《新闻前哨》2011,(12):88-88,92
地方电视节目主持人策划,是以地方电视台及其频道的整体定位为基础,以自办栏目的内容和风格为依据,以区域内或区域外受众审美期待为参照,对主持人当下与未来形象进行规划的整体活动。电视台主持人的作用主持人对电视发展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凤凰卫视推出的"名主持、名评论员、名记者"的"三名战略",  相似文献   

11.
情感、调解类电视节目发展现状情感、调解类电视节目,是以情感故事、调解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电视节目,是一种纪实性电视节目。高鑫在《电视纪实作品创作》一书中指出,这种电视节目"运用自然朴实的方法,真实的报道社会生活和人文现象,注重采访拍摄的方式,保持形声一体化的表形结构,记录具有原生形态的生活内容。通过对生活情状、文化现象或历史事实的记录,揭示生活本身具有的内涵和意蕴"。  相似文献   

12.
祁晨 《声屏世界》2013,(7):49-50
2013年,被称为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版权引进年",包括湖南卫视、安徽卫视、江苏卫视以及央视在内的多家卫视都将引进节目提上黄金档。随着电视节目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电视节目的引进也成为竞争手段之一,在我国电视业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然而在这一繁荣景象的背后,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以电视综艺节目引进为着眼点,  相似文献   

13.
研发评估,在整个电视节目评估体系中是首要且必不可少的一环,也可以叫节目播前评估系统。可以说,节目播后评估是节目播前评估的延伸,播前评估是播后评估的一个基准值,是节目运作目标的事前预测。在电视节目评估体系中,播前评估并非简单的"防患于未然",或者防止质量不高的广播电视节目出现在屏幕上,没有播前评估,  相似文献   

14.
《视听界》2014,(6):19-19
9月29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通知,全面整顿电视养生节目,一下子将公众与媒体的目光聚焦到电视养生节目上。如果将中国的电视台比作一个大家庭,各类电视节目就像这家里的孩子,其中,新闻类节目无疑是最受"家长"(官方)宠爱的"长子",电视剧、娱乐选秀节目也都靓丽出众、人见人爱,而健康养生类节目是最不起眼的,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甫一出生就被丢给市场,任其自生自灭。  相似文献   

15.
"2010,微博元年",在宜黄拆迁自焚事件中,新闻事件主角利用微博,把事实真相以最快的速度上传到网上,普通公众近乎零距离接近事实真相,了解到事件的来龙去脉,吸引了公众的"眼球",加速了事件解决的进度,最终促使宜黄拆迁自焚事件得到相对完美的解决,成为2010年普通公民利用“微博”维权的经典案例。  相似文献   

16.
对领导人活动的报道如何做到"三贴近"是个重要的新课题。本文结合笔者自己的电视新闻实践经验,提出在领导人活动的报道中做到"三贴近",就是要把新闻宣传的内在规律和"三贴近"的本质要求结合起来,找准党心、民心的共通点,把握党和人民群众愿望的会聚点,捕捉党的亲民、爱民的闪光点,抓住报道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的创新点,从而实现对领导...  相似文献   

17.
李真 《声屏世界》2014,(9):22-24
电视社教节目是指专门为受众传授知识、疏导理念、引证思想和指导行为的电视节目,在国外,它又称"公共利益服务节目"或者"公共教育节目"。社教类节目是各级电视媒体节目类型的重要组成部分。社教类电视节目创新策划是提升传统科教电视节目市场竞争力和提高节目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电视节目内容与形式完美和谐的统一,是衡量电视节目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为此,在制作电视节目时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吴国桢 《新闻窗》2013,(6):20-21
在新兴媒体异军突起的竞争压力下,平面媒体向全媒体、数字化方向转型,成为其在未来发展中最大的机遇和挑战。在全媒体框架下,报社不再是"报纸社",而是"报道社",报业也不再仅仅是"报纸业",而是从"报纸营销"转向"内容营销",内容从单一的报纸发布转向多样式、多手段、  相似文献   

20.
李佳 《新闻世界》2012,(7):77-78
"亲和力"是电视谈话节目的生命,决定其影响力和收视率。电视谈话节目要增强"亲和力",应"以民为本,大众话题",应"平等交流,服务人心",应"策划争议,彰显人文",此三点是增强"亲和力"的最基本条件,而完全实现此三点,就必须坚持"走转改"常态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