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针对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的羌族传统服饰,论述了羌族与阿坝州茂县的基本概况,分析了茂县地区羌族传统男女服饰的总体特点,并进一步对茂县羌族传统服饰艺术类型进行了划分,对各类型服饰的艺术特征进行了研究;旨在深入研究茂县不同地区传统羌族服饰类型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2.
随着羌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旅游业的刺激,使曾经一度消失的羌族成年礼得以重现,并有复兴的趋势。现在的羌族成年礼继承了羌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是羌族人文化自觉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羌族白石神信仰与祭山会是羌族文化中风俗与礼仪的重要部分,也是羌民族宗教信仰中很独特的祭祀文化,通过对该文化的了解,不仅可以研究羌族历史的发展,而且对研究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都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4.
5.
针对近代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地区的羌族纺织服装业,论述了羌族与阿坝州茂县的基本概况,分析了茂县地区羌族传统男女服饰的构成特点,探析了民族资本主义萌芽背景下,近代茂县羌族纺织服装业的发展与变化。旨在系统而全面地解析近代茂县纺织服装业新生产关系产生与发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一、走金川注1东西山脉成横断,峻岭飞涛涌金川。曾经旌旗暖天日,梨花如雪复边关。  相似文献   

7.
羌族历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羌族历法起源于人们对天体运行及四季寒暑交替等自然现象的长期观察。在古代,释比既是原始宗教的掌门人,也是羌族历法的执掌者和传承人。在明清之交,羌人"岁时不用官历",普遍使用羌历。羌历将一年365天分作10个月,每月36天,以农历冬至日为年始。到明代,羌历已经是一种十分精准的历法,不仅推演岁时准确无误,而且还能非常准确推算出日蚀、月蚀,做到"毫厘不差"。由于生存内在需求与外在因素干预的共同作用,大约从乾隆年间开始,羌人将羌年节从羌历十月初一(冬至)改为农历十月初一,将羌族十月历置换为农历十二月历。  相似文献   

8.
羌族文化历史悠久,民间舞蹈原始古朴.本文总结了羌族民间舞蹈的类型及其音乐的整体风格,探讨了不同类型民间舞蹈的音乐风格,结合羌族民间舞蹈的音乐风格分析了羌族文化的特点及其传承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分析汶川县龙溪乡联合村、茂县曲谷乡河西村村民使用羌族语言和新创文字现状的问卷及访谈调查结果,从村民的语言和新创文字使用情感态度、行为倾向态度及其差异等方面较全面地描述了羌族语言及新创文字在羌族聚居乡村的使用现状。从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多样性的角度提出:羌族语言及新创文字有利于满足羌族对传统文化传承的长远需要,在“5·12”灾后重建工作中,政府部门应当大力加强羌族语言及新创文字的保护政策。  相似文献   

10.
李征 《教育教学论坛》2012,(21):127-128
羌族是我国的一个古老民族,有自己独特的语言,但无本民族文字,历史悠久的羌族民歌在羌族文化的传承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羌族民歌与生活息息相关,是生活的直接表现,饱含传统文化的精髓,涵盖了羌族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羌族民歌的保护与羌族文化的传承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1.
回顾羌族节日研究,学术界以介绍性、理论性、个案性研究为主,缺乏整体性、经验性研究;研究内容以羌历年、瓦尔俄足、祭山会为主,缺乏对其他节日的研究;研究视角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变迁、旅游产业开发为主,缺乏对与节日相关的音乐、舞蹈、体育、饮食、服饰等文化的探讨。由此而言,羌族节日研究还存在较大的挖掘空间。另外,震后羌族地区的文化旅游产业得到快速恢复与发展,也需要学术研究为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汶川县、茂县等地中小学教师、学生使用羌族语言和新创文字现状的问卷调查结果,从二者使用羌族语言和新创文字的情感态度、行为倾向态度及其差异等方面较全面地描述了羌族语言及新创文字在学校教育领域的使用现状。从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多样性的角度提出:羌族语言及新创文字有利于满足羌族对传统文化侍承的长远需要,在5·12灾后重建工作中,政府部门应当启动羌族语言及新创文字在学校教育领域使用和发展的保护政策。  相似文献   

13.
羌族婚俗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羌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从羌民族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和羌族婚礼的形成及其特征看,羌族婚俗具有其深层的文化内涵:羌族婚俗不光是一种单纯的民俗现象,而且是羌族宗教意识的体现物,民族精神的象征物,民族的人文观念、伦理道德的寄托物。  相似文献   

14.
羌族现代文学在5.12后被热议。羌族现代文学从何开始?现状怎样?羌族现代文学创作取得了一定成就,也表现出缺少理论指导和生活体验等问题。文本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救赎办法。  相似文献   

15.
近二、三十年以来,教育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们越来越关注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且多数研究都是探讨英语、法语等语言学习策略。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实不多见。本文以羌族儿童为研究对象,主要就有关羌族儿童汉语学习策略方面的有关内容做了尝试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将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优质教育资源融入高校美术课程中,以羌族纳啵艺术课程为依托,实现对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让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底蕴和价值在高校美术教育功能中得到的充分释放。同时,在课程中建构产学研一体化的教育新路径,开发羌族纳啵工艺品创造市场价值服务地方经济,为弘扬羌族传统民族文化而培养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7.
悠久的羌族历史和繁多的羌族民歌使羌文化远近闻名,本文着重对羌族多声部酒歌进行浅析,以局外人身份对其音乐的背景、演唱方法、音乐本体等诸多方面探析。以众多羌族多声部酒歌的代表作品为例,折射出多羌族多声部酒歌所呈现的特征,旨在对羌族多声部酒歌的艺术魅力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18.
丹巴羌族的民俗文化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甘孜州羌族主要居住在丹巴县,其余零星散布于全州各县。至今丹巴羌族仍然保持着独特的民风民俗,与当地汉、藏、回等其他民族有较为明显的区别。本文试从丹巴羌族的居室、饮食、服饰、刺绣、民歌、器乐、舞蹈等方面,结合笔者在羌区调查的第一手资料作浅层次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9.
茂县坪头羌寨由高山迁入河谷的移民,是在同一地域文化共同体中的近距离自主移民。其生存样态是在同区域内垂直空间(高山—河坝)与平面空间(江河上—下游)两个层面人群的移动与交往,这一过程不仅是市场原则下人们对城市生活诸如现代教育、医疗的单纯向往使然,更重要之处在于地方群体在流动迁移过程中出于自身的社会文化特性做出了自主选择。这种模式基于有效整合高山与河谷两地的资源,也基于地域内部传统生存空间中长年交往互动的文化积累和紧密的社会联系。  相似文献   

20.
羌族是中国民族大家庭中古老优秀的民族,对华夏民族及其文化的缔造繁荣做出过重要的贡献,其歌谣是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本文从这个民族深厚感情中的爱与恨角度,努力探索羌族人民的朴实真切的生活——爱,爱得缠绵多情;恨,恨得咬牙切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