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诚 《黑龙江教育》2006,(12):26-27
1999年后研究生逐年扩招给研究生考录和培养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文章基于“研究生培养的关键是导师”的观点,以研究生导师角色定位调整为切入点,分析了导师应在扩招背景下扮演好适应生源变化、培养政策变化及就业环境变化的新角色:复试期大量生源的伯乐角色;过渡期应试生源的引领者角色;培养期个性化生源的多面手角色等。  相似文献   

2.
师生互动是研究生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生进行学术学习的重要渠道。本文采用访谈法进行研究。基于以往研究中对于不同师生互动类型的划分和导师在互动中扮演角色的不同,将研究生与导师的互动分为三种类型:与扮演"双重角色"导师的互动,与作为学业指导者的导师的互动,与角色扮演中占权威地位的导师的互动。通过研究,试图把握研究生师生互动的现状,并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其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3.
立德树人是研究生教育的中心环节,价值观引导是研究生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导师是研究生教育实施价值观引导的关键力量,这客观要求导师扮演"价值观引导者"之角色。价值观引导者之角色意识是价值观引导者之角色实现的前提条件。在理论层面,导师价值观引导者之角色意识包含认知、情感与意志三重维度;在实际工作中,导师价值观引导者之角色意识表现出"知不知"引导的认知差异、"应不应"引导的情感分歧与"愿不愿"引导的意志分层。为此,需要进一步明确导师作为价值观引导者的角色认知、激发其角色认同、强化其角色意志。  相似文献   

4.
现代幼儿教师的多元角色定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幼儿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中需要扮演多种角色.对幼儿而言,幼儿教师应是促进儿童个性化发展、丰富儿童精神世界和情感生活的"导师";在幼儿园教学管理中,幼儿教师应是能够协调各种人际关系的艺术家,能够促进家园之间形成教育合力;对教师自身而言,幼儿教师则应扮演好"学习者与学者"的双重角色.  相似文献   

5.
杨梅 《文教资料》2006,(31):81-82
当今时代,是一个变革的时代,原有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已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这就要求未来教师必须改变原来扮演角色——变教师为导师。  相似文献   

6.
蒋静雅 《师道》2004,(8):56-56
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严厉的家长?人生的导师?知心的朋友?默契的伙伴?而我在不知不觉之中充当了一回快乐的圣诞爷爷。  相似文献   

7.
与身份和社会相对应的义务和权利的行为模式和规范模式就称为社会角色。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只扮演一种角色,结合《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总结出辅导员工作三个方面十大角色,运用角色学分析了辅导员深层次矛盾,提出加强系统学习、抓住思政核心、规划职业路径来深化角色领悟、灵活角色管理、根植角色实践,逐步提升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  相似文献   

8.
人才需求结构变化推动了职业教育层次的高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作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重要渠道,必将在职业教育转型中扮演重要角色。专业学位的职业性是其本质属性。同时,导师的职业性缺失是导致专业学位培养质量下滑的重要原因。利用胜任素质模型可以有效解决导师选拔标准不科学、"人岗不匹配"等问题。设立教师专业发展机构,注重导师任职期间的后期培养和开发也是提升导师职业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在大学生活和学习期间,个人的性格逐渐趋向成熟,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导师和专业课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发挥的效用也有所不同。导师主要是在学生的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给予引导和帮助,而专业课教师只是对于专业技能的理论知识进行传授和讲解,因此班级导师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育人作用的相关研究显得比较重要。文章通过对大学工科导师的育人角色分析,了解到在大学工科中导师自身的角色定位和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困境,并针对这一困境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浅谈高校专业教师兼任班主任的优势——以长江大学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班主任兼具大学生的成人教育和成才教育的双重职责。成人教育要求班主任扮演家长、师长和社会工作者的角色,与大学生建立一种融合亲情、师生情和友情于一体的特殊感情;成才教育要求班主任扮演导师的角色,激发大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和激情,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专业教师兼任班主任,不但满足了大学生成人和成才教育的双重需求,克服了专任班主任成才教育影响不够的劣势,而且在良好学风形成、创新能力培养和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具有专任班主任所不具备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在课程设计中教师的责任和作用应由“教”转为“导”,此“导”意为导演和导师。章阐述了教师在课程设计中如何转换与定位,并把握、扮演好角色的一些看法和想法。  相似文献   

12.
翻转课堂让教师扮演了多重角色,不仅仅是教师,还是网友、导师,学生能够方便且放松的和教师交流,学习兴趣和创造思维被完全激活释放,实现了自主学习,教学成效显著。但是带来效果的同时,教师和学生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阐述了翻转课堂的提出和教学特色,分析了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的角色和学生的角色,提出了更好改进两者关系的措施,以求更好发挥翻转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通过建立专职辅导员、专业导师、班导生"三位一体"的新型学生管理模式,让三者分别在不同阶段扮演不同角色,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共同完成培养学生的任务。该模式的关键在于明确三者特别是专职辅导员的责任范围,避免责任泛化。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课前预习、课中做笔记、应用学习索引单和读写结合等方面阐述,教师如何扮演好“导师”角色,适当“引一下”,巧妙“推一把”,让语文线上与线下的学习无缝对接,有效率、有趣味、有温度。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高等教育形式和形式特点的变化,揭示辅导员工作面临的挑战,探讨辅导员如何更新观念,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以人为本,树立服务意识,做好服务工作,辅导员应努力成为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家长、学习过程中的参谋和成才路上的导师。  相似文献   

16.
隗萍 《文教资料》2013,(6):116-117
小学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教学的探究者、反思者;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导师、导演、演员、教练、厨师、导游和医生。  相似文献   

17.
吕柏盛 《科学教育》2005,11(5):60-61
导师者,志向远大,有大家风范。作为导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探究真谛;还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努力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并通过教书育人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染学生;在实践中大胆创新,开拓新路子,寻找新途径,开辟新天地,创造新方法,建立新理论。争做导师者已成为大多数为教者的奋斗目标,但称得上导师者可谓凤毛鳞角,大多数教师只能扮演教书匠的角色。那么,怎样才能成为导师呢?  相似文献   

18.
于岩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1):122-122,124
从严格纪律、科学规划及营造平等、团结、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等方面重点阐述了指导硕士生的经验;导师应把握和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同时扮演朋友、家长、领导等多重角色,以定期召开的组会为载体,让组会成为大家畅所欲言、交流学习、感悟人生的平台,从而成为学生真正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词汇习得方法,字典查阅法、词缀、衍生词和单词书记忆法进行阐述,强调通过英语阅读进行词汇附带习得的方法,探讨实现这一习得的两个步骤:Exposition和Elaboration,阐述教师在学生词汇自主学习过程中扮演的模范、信息提供者、导师等角色和策略。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师在学生与教材之间扮演桥的角色,在拓展学生视野时扮演钥匙的角色,在人文精神渗透中扮演天使的角色,在创新的征途上扮演开路先锋的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