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亲子共读 这个故事的作者我们已经不陌生了,我们读过她的作品《不要再笑了,裘裘》。今天这个故事会让我们联想到生活中和同伴的相处:在一个群体里,你也许是故事里的大老虎,也许是这只小老鼠,也许是在最后才露面的那只巨型河马……不论你是谁,不论你是巨大的还是渺小的,你都是人群里的一个成员,你需要着别人,也被别人需要着,你得了解自己、了解别人。你要不卑不亢,朋友相处的玄机和种种美好,都要在自己的把握之中。 这个故事能够成为一颗种子,今天植入我们的心灵,明天随着我们一同成长。今天,我们从故事里领略了一个道理,明天,当我们渐渐长大的时候,我们从中获得的还会有很多很多。 故事收尾的时候,突然闯入了一头巨大的河马。生活就是这样的呀,在老鼠和老虎的身边,会有河马的,还会有蜜蜂或者蝴蝶,大家要想愉快相处,就得读这个故事。  相似文献   

2.
习作要求:这次习作是练习写童话,要求详见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积累·运用五。习作指导:花儿会唱歌,鱼儿会舞蹈,桌椅能说话,标点会争吵……谁说这是不可能的?在奇妙的童话世界中,有一个五光十色的童心世界。同学们都喜欢读童话故事,它让我们了解了七彩世界有多大;让我们知道了人世间的真善美丑;培养了我们善良之心;塑造了我们勇敢的意志。过去,我们都是看大人们编的故事,现在你想不想自己来编个故事?在故事中你可以上火星,入龙宫,进蚁穴,可以和太阳聊天,和星星下棋……让你的想像自由飞翔,用童心、童语编织自己最爱听的故事,那该多有意…  相似文献   

3.
《爱的教育》以日记的形式讲述了一个意大利学生安柯利整整九个月的四年级生活。爱是整本书的主旨,作者在字里行间融入了种种人世间最伟大的爱。读《爱的教育》,就像是读我们自己的故事一样亲切。文中的人物和我们一样,看见朋友受欺负,会挺身而出;看到社会上的丑恶现象,会愤愤不平;听到感人的故事,也会毫无顾忌地大哭一场。书中所描  相似文献   

4.
呱呱鸟语林     
【呱呱鸟的呱呱】呵呵,"断句"这个问题,呱呱鸟本来以为只有读文言文时才会出现呢,可看了大家讲的故事.才知道小呱呱鸟们不但读课文、上课回答问题时能出现,就连平时说话,这"句"断得也是千姿百态,好玩得很。读课文或者说话时。一定不要开小差。有时,一个不经意的小小停顿,语意可能已"谬以千里"啦。平时可以一笑了之,但关键时刻断句错误有可能贻误大事呢。好了,咱们赶紧一起来看看小呱呱鸟们的"断句"故事,笑了之后注意不要再如此"断句"哦。  相似文献   

5.
侯艳华 《学周刊C版》2014,(11):183-183
小时候,我们最爱听的是故事.大一点之后,当我们学会了拼音,自己也学会了认字之后,就可以自己阅读美丽的故事和优美的文字了.读了书后,那里面描绘出来的动人情景,经常让我的思绪自由地飞扬,有时轻飘飘地就飞到了书中所在的地方,越想越愿意读,对书的渴望也越来越强烈.现在回想起来,这位教师就是我阅读的“点灯人”.  相似文献   

6.
<正>有些企业家听说哪本书好就去读。但是,书好比药引,要读什么书就像要给自己配什么药来治病一样,是有讲究的。一般来讲,药分五味,书差不多也是这样,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去配,缺啥补啥。如果你啥都缺的话,有六种书可以读,而且是必须读的。第一种:常识书从小学到大学,我们读的都是常识书。其实,  相似文献   

7.
读李希贵《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就像自己坐在一位兄长的跟前,他与我们促膝长谈,娓娓叙述一个个教育故事。此时,你丝毫察觉不出一位教育家的居高临下。他用非常朴素的语言,说了一些我们每天都经历的事情,讲了许多令我们恍然大悟却又浅显易懂的道理。  相似文献   

8.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故事书。各种各样的故事书,登着各种各样好玩的故事,每天都要看。可是有一天,忽然发现自己好久没有时间读故事,匆匆忙忙  相似文献   

9.
周国平 《科技文萃》2001,(11):126-127
读完了琼尼@厄尔克森著、张栩译的《上帝在哪里》一书,我的心情诚然有同情,更有感动和钦佩,但最后占据了优势的却是骄傲,为人的内在生命的高贵和伟大而感到骄傲.在这个世界上,每天都在发生许多预料不到的灾祸,这些灾祸落在谁的头上完全是偶然的,是个人不能选择也不能抗拒的.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始终是候选人,谁也不能排除明天灾祸落到自己头上的可能性.琼尼只是比我们早一些被选上了,在那一个瞬间由一个充满活力的少女突然变成了一个四肢瘫痪的残疾人.她的故事从那个瞬间开始,人们可以从各个角度来读这个故事,例如把它读做一个堪称典范的康复故事,一个战胜苦难的英雄故事,一个令人惊叹的奇迹故事,如此等等.这一切都符合事实,然而,我认为,这个故事的含义要超过这一切.  相似文献   

10.
该丛书全套共十本,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著名科普作家张景中先生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数学的好玩有不同的层次和境界。数学大师看到的好玩之处和小学生看到的好玩之处会有所不同。就这套书而言,不同的读者也会从其中得到不  相似文献   

11.
小静、小芳最喜欢读故事书。这几天,她俩轮流读同一本故事书。这本书有100个故事,她俩每人都是从某一个故事开始,按顺序往后读。小静读了60个故事,小芳读了51个故事。那么,小静、小芳共同读过的故事至少有多少个?  相似文献   

12.
有一则神话,讲的是茅山老道有“穿墙之术”,该法术可以让人视墙壁为无物而随意进出,门窗就成了摆设,读了这则故事的人未免会心生遐想:如果我有了穿墙术,就会……我们相信每个人的想像力是无穷的,不过本要说的是数学中有“穿墙术”的几个例子。  相似文献   

13.
当代著名学者、作家周国平喜欢读书,他在《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的文章中谈到了"创造性的阅读"。他告诉我们要把自己的生活当做正文,把书籍当做注解;听别人的发言是为了使自己能说话;以一颗活跃的灵魂,为获得灵感而读书。周国平说他读书有三个特点:第一个是"不务正业",什么书都看,不受专业的限制;第二是"不走弯路,直奔大师"。一个人不应该把时间浪费在比较平庸的作品上,一个人读什么样的书,其实跟自己的精神成长关系非常大,可以说你  相似文献   

14.
数学闯关     
高中,我读的是文科。不过学文科并不是你可以逃避数学的理由。相反,我的数学老师曾说过,数学好的同学我建议去读文科,这样优势会非常大。另外,我们还要知道,如果你别科成绩都非常优异,即使数学不好可能对你影响也不大,但是如果数学不好,其他成绩还一般,高考想要考个好一点的院校就有些困难了。以我高三时的数学成绩来看,我真的以为自己是没有办法考个好  相似文献   

15.
模仿的技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活的很多技能是从模仿得来的,说话、走路、游泳、种庄稼等等,这是一个不言而喻的道理。摘文艺创作也离不开模仿,我却费了一番周折才弄明白这个道理。 依稀记得第一次萌生写小说的念头大约是读到了一篇不怎么好的小说,觉得如果让我来写说不定写得好些。后来,书读得多了,就心动,觉得自己也有一肚子的故事,也可以写出来给人家读。心动便手痒,也就不管天高地厚,摩拳擦掌,写将起来。结果当然不妙,花了许多笔墨,写出的东西却连自己电不能卒读。 后来经人指点,教我先找几篇  相似文献   

16.
李明孝 《湖南教育》2002,(22):38-38
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期间,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为小朋友题词:“数学好玩。”思考大师的教诲,回想自己学习数学的经历,看看现在学生苦攻数学的情景,我颇有感慨,而且觉得说出来,对于改进我们的教学或许有益。思考一:我们提供了什么材料给学生玩?先说我们的数学教材,那是板起面孔说话,尽是一些数、式子呀、结论式的语言、呆板的几何图形,没有生动活泼的内容,大人们读起来都感到枯燥无味,何况年幼的孩子。这次课程改革作了努力,想改变这种状况,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但路还很长很长。具体的实施更是“路漫漫其修远兮”。教材如果…  相似文献   

17.
We Can Do     
许多同学都觉得自己是个平凡人,有太多事情不能完成。但当你读了一本名叫《WeCanDo》的书,你就会知道,不是天才,照样可以做出不同寻常的事情。那么它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  相似文献   

18.
同学们都知道读书、读好书的重要性,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大家也多能背诵。在现在这样学习压力大、作业繁重的情况下,不少同学仍在读书,写读后感,这确实是令人欣慰、欣喜的。只是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究竞应该怎样来读书?也就是:读书的方法究竟是怎样的?读了一本好玩的书,哈哈一笑,说声“真逗”,读了一本悲伤的书,  相似文献   

19.
背诵是学习语言,提高阅读、写作能力的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古今中外许多有成就的人都很重视背诵。元朝程端礼说:“劳于读书,逸于作文。”意思是说要下苦功夫读书,书读多了,书中的语言就会成为自己的语言,在平时说话、作文中就能应用自如。宋朝的欧阳修,小时候给自己订过一个背书计划:每天背诵三百字。过了几年,他把《论语》、《孟子》、《大学》等书全部背熟了。经过多方面的努力,终于成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巴金十二三岁时就背会了好多名著,年轻时就成为现代著名作家。欧阳修和巴金的学习经验证明,背诵对于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小时候,我们最爱听的是故事。大一点之后,当我们学会了拼音,自己也学会了认字之后,就可以自己阅读美丽的故事和优美的文字了。读了书后,那里面描绘出来的动人情景,经常让我的思绪自由地飞扬,有时轻飘飘地就飞到了书中所在的地方,越想越愿意读,对书的渴望也越来越强烈。现在回想起来,这位教师就是我阅读的"点灯人"。现在,我也成了一名教师,正从事着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我喜欢阅读,我更希望我的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