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9 毫秒
1.
函数S-粗集是用R-函数等价类[u]定义的,函数S-粗集具有规律特征,函数是一个规律,利用函数S-粗集,给出规律挖掘的研究,给出规律挖掘方法与应用,函数S-粗集是寻找系统中未知规律的一个新理论.所给出的研究,在风险投资分析、系统状态识别等多个应用领域中得到应用.函数S-粗集是粗集理论中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利用S-粗集^[1-7],给出S-知识和S-知识牲征值的概念,S-知识依赖于知识属性集的变化而存在,利用S-知识的特征值,给出知识数据生成的概念,提出知识模型,模型生成特性,模型生成定理。  相似文献   

3.
基于函数单向S-粗集的规律特性,将导数与函数单向S-粗集相结合,提出其F-粗边际规律的概念;得到了F-粗边际规律的性质;最后给出F-粗边际规律在经济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函数S-粗集(function singular rough sets)具有动态特性与规律特性.本文利用函数S-粗集先给出了挖掘-识别的概念,简述了挖掘-识别定理、挖掘-识别序定理、挖掘-识别准则,最后给出了图像挖掘在军事定位系统中的应用.函数S-粗集是图像挖掘-识别研究的一个新的工具.  相似文献   

5.
动态系统规律知识是规律对象(规律外延)与规律属性(规律内涵)的统一体,利用变异单向函数S-粗集与变精度粗集提出变精度变异单向函数S-粗集的概念和它的F-结构,给出变精度变异单向函数S-粗集的有关性质定理和推论,对此进行了讨论。应用变精度变异函数单向S-粗集对动态系统的内涵规律的精度进行数据挖掘。容易挖掘一发现出动态系统中规律的相关性和规律的近似决策规则。变精度变异单向函数S-粗集为研究动态系统规律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基于S-粗集,给出了在知识发现中由数据变化获取新知识的方法.应用S-粗集的迁移运算,给出了属性增加时知识的粗糙度减少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利用函数单向S-粗集对偶(dual function one direction singular rough sets),本文给出■-规律,■-规律,规律距离,系统规律被■-规律入侵的概念.利用这些概念,本文给出系统被■-规律入侵呈现的特征与对这些特征的识别,识别准则与应用.函数单向S-粗集对偶是函数S-粗集(function singular rough sets)的基本形式之一.函数单向S-粗集对偶是研究系统规律入侵的一个重要的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利用函数S-粗集(function singular rough sets),给出规律知识,f-生成规律知识,规律的f-生成与规律的f-生成发现的概念,提出规律不可分辨定理,规律发现定理和规律的f-发现原理.函数S-粗集是发现系统中未知规律的一个新的数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利用函数S-粗集,给出了函数S-粗集的副集生成和副集弱生成的概念,讨论了副集生成及弱生成的特性,分析了函数S-粗集的副集生成与S-粗集副集生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基于变异S-粗集和相容关系吼,提出了广义双向变异S-粗集,给出了它的变异结构,并对广义双向变异S-粗集的有关性质进行了讨论。广义双向变异S-粗集为研究具有相容关系的动态系统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对远程教学系统的研究现状及整体结构进行描述的基础上,构思了一种基于多主体的智能型远程教学系统,并着重讨论了系统中各主体的通讯原理及过程。最后简单提出了本系统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对网络安全机制应具有的功能及Internet/Intranet网上采用防火墙、数据加密、安全层、身份认证等安全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探讨 ,并提出了网络安全建设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MAS中基于协同进化的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同进化是一种新的进化技术,特别适合于构造多主体系统的学习机制.多主体系统中基于协同进化的学习已开始成为智能计算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对用于多主体系统学习的协同进化算法的进展作了比较全面的总结与分析,并指出了现有工作的不足及下一步值得深入研究的一些方面.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Multi Agent概念及关键技术,包括任务分解原则、通信机制及开发路线的选择等。提出了基于MA技术的多机器人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基于进化算法的多机器人系统协调机制,并基于Agent概念及模块化方法设计了机器人智能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5.
提升全员风险意识,加强对危及校园安全的多种因素的识别能力,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的机制体制,加强安全教育和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是新时期新条件下高校良性发展的必备条件。从对风险的界定和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出发,在对校园安全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后,提出了优化高校安全保障机制、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美国学习障碍鉴别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学习障碍自提出之日起,便成为教育、心理及医学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回顾了美国学习障碍鉴别研究的发展历程,从最具权威性的差距法到各种替代性方法以及近期提出的新方法的内涵和特点进行了阐释和评述;探讨了美国学习障碍鉴别出现的问题及对我国学障鉴别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基于多Agent的网络入侵检测模型的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分析研究现有的入侵检测系统,提出一种基于多Agent的网络入侵检测模型,给出了该模型系统的体系结构和详细设计。利用多Agent的特性,提高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具有分布性、适应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student trust in teacher and student perceptions of safety on identification with school.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one large urban district in an eastern state. Participants included 5441 students in 3rd through 12th grades from 49 schools. Students responded to surveys that assessed student trust in teachers, safety and identification with school. Free and Reduced Lunch (a proxy for SES), school level and ethnicity were included as control variables. Two hypotheses guided the study. Hypothesis 1 stated that student trust, safety and identification with school would positively covary. Hypothesis 2 predicted that student trust in teachers and perceptions of safety were school properties that would individually and collectively explain differences among schools in student identification with school. Both hypotheses were confirmed. The results of the 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 indicated that student trust in teachers and school safety accounted for 98% of the 22% of variance that exists among schools in student identification. SES, school level and ethnicity were not significant predictors of identification with school. Findings suggest that student trust in teachers and perceptions of safety may significantly contribute to student identification above the effects of SES, ethnicity and school level.  相似文献   

19.
基于信任中心的匿名通信技术已经不适应无线网络和分布式环境,提出了基于网络编码的信息分割匿名交易机制,并将其应用到电子商务活动中,实现了客户身份和交易过程的匿名,保护了客户的隐私和交易过程的安全。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机制能够有效地防御联合攻击和通信路径追踪,匿名系统的安全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0.
传热学的研究性实验教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性实验教学是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作者把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定位于以方法论的培养为重点的教学实践,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实验教学体系也划分为基础理论的验证、演示实验教学,综合性技术实验教学和研究性自我设计型的实验教学3项内容,并讨论了推进研究性实验教学的3点看法,结合传热学给出了两个研究性教学实验设计的例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