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研发枢纽城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筱  王铮 《中国软科学》2013,(1):93-102
本文论述了研发枢纽城市的概念.文章认为研发枢纽城市是区域枢纽-网络结构中具有创新行为、知识扩散与商贸中心功能的城市,一个研发枢纽城市是产业集群、研发企业活跃、具有生产性和商贸性附域、具有知识城市特征的空间集合体.文章在分析与观察基础上提出在区域管理意义上,通过促进聚集、发展文化多样性、建立风险基金建设、利用企业内部网络促进网络生成等措施是研发枢纽城市发展的基本途径.文章认为在管治上,政府应通过实施外部网络战略、善待大学和发展金融服务业来构建研发枢纽城市.  相似文献   

2.
为了科学认知和衡量物流枢纽承载能力,充分发挥物流枢纽效能,实现物流枢纽的可持续发展,在资源学等学科领域承载能力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复杂系统理论,基于物流枢纽网络结构特征,采用系统网络容量计算方法,结合物流枢纽作业流程研究了物流枢纽承载能力基本概念及度量方法,并最终构建了联接线路、作业能力、能源环境等多约束条件下的物流枢纽承载能力度量模型。该模型各约束条件可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单独使用或者组合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测算物流节点与联接线路集成耦合、各作业环节相互协同的物流枢纽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3.
立交枢纽不仅规模大,而且是交通的链结点、城市的风景点。通过两个具有代表性的立交方案与空间利用关系的分析,时城市立交枢纽总体方案选型及其空间的集约利用进行了探究,说明了城市立交选型与空间利用关系的特殊性、复杂性、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机车整备作业是对机车定期进行的必要的临时性检修,主要是为机车填沙补油,保证电力机车的正常运转,而包西机务段担负着全局百分之八十的电力机车整备任务,因此包西机务段的电力机车整备效率关系着全局的机车运用效率,通过对整备作业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具体改进措施,以期能够有效地提高机车运用效率。  相似文献   

5.
江志娟  董千里 《软科学》2017,(8):104-108
为研究可持续的枢纽选址问题,在现有枢纽选址模型的基础上,增加温室气体排放量函数,在决策变量中增加运输类型决策变量,构建了联运枢纽配置模型.采用随机数的方法处理不确定型数据,将联运枢纽配置模型转换为运输类型选择和枢纽配置两个模型,运用模拟退火算法进行求解,并通过实验证明模型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成本、时间和温室气体排放量等指标在目标函数中所占权重、枢纽与城市节点之间运输类型影响枢纽位置设置.  相似文献   

6.
在综合分析铁路运营固有特点及铁路目前管理体制基础上,基于优势整合理论,从系统角度,就铁路枢纽内运输资源的整合与优化进行研究。以生产力布局优化和资源整合理论为基础,对铁路枢纽运输组织资源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以枢纽整体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提出了铁路体制改革背景下铁路枢纽运输组织资源整合和优化利用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7.
黄鹂 《科技通报》2019,35(5):195-198,208
采用当前方法提取城市交通枢纽站区的空间特征时,选取的指标显著性系数较低,存在特征提取精准度低的问题。提出多维度视角下城市交通枢纽站区空间特征提取方法,通过交通拥堵时空累积指标分析并判别城市交通枢纽站区的交通运行状态,根据分析和判别结果构建城市交通枢纽站交通状态可视化模型,为城市交通枢纽站区的空间特征提取提供信息。在城市交通枢纽站交通状态可视化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复杂网络理论,选取整体性指标和权值性指标,在参数特征维度、时间特征维度、空间特征维度和统计特征维度等多维度视角下利用度、度的分布、平均度、簇系数、平均路径长度、客流量点强度、平均运距点强度以及度和度的相关性指标得到城市交通枢纽站区的空间特征,在多维度视角下完成了城市交通枢纽站区的空间特征提取。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特征提取精准度高。  相似文献   

8.
巢湖闸枢纽工程控制运用办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启喜 《今日科苑》2010,(12):71-71
本文通过对巢湖闸枢纽工程基本情况和设计运行条件的分析研究,确定了工程控制运用的一般原则,根据水闸的水力设计或水工模型试验成果,确定的巢湖闸安全合理的控制运用办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选择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的23个物流枢纽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城市物流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对枢纽城市物流服务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分析。研究表明,增加物流服务创新投入能力,对物流枢纽城市物流服务创新能力的提升最大,改善物流服务创新环境支撑能力的影响次之;中国物流枢纽城市物流的服务创新能力发展势头稳中向好,但区域之间仍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为科学评价综合交通枢纽的衔接性,为综合枢纽设施配置提供理论依据,以福田综合交通枢纽为研究对象,通过定性、定量分析换乘衔接的影响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调研所得数据,对福田综合枢纽换乘衔接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得出其综合评价值为"较好",为进一步协调综合枢纽换乘衔接提供了研究指标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初钊鹏  王铮  李兵  杨念 《科学学研究》2009,27(6):869-875
 从省域尺度上考察我国R&D枢纽的形成与发展状况。采用2006年我国各省市R&D活动的数据,建立R&D枢纽选择指标体系,从研发投入、研发产出、研发产业化和创新环境方面对我国R&D枢纽形成区域及发展模式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和上海适宜成为我国的R&D枢纽。在R&D枢纽的发展模式上,北京适合发展成混合型的研发枢纽,上海适合发展成为自主创新型的研发枢纽。  相似文献   

12.
从省域尺度上考察我国R&D枢纽的形成与发展状况。采用2006年我国各省市R&D活动的数据,建立R&D枢纽选择指标体系,从研发投入、研发产出、研发产业化和创新环境方面对我国R&D枢纽形成区域及发展模式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和上海适宜成为我国的R&D枢纽。在R&D枢纽的发展模式上,北京适合发展成混合型的研发枢纽,上海适合发展成为自主创新型的研发枢纽。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高速铁路综合枢纽的规划要求出发,针对目前贵阳北站枢纽的规划建设情况,对枢纽的功能布局和交通组织进行研究,探索新建贵阳北站铁路综合枢纽交通组织一体化的实现方式,并从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一体化、多种交通方式一体化、人车一体化三方面阐述贵阳北站一体化的交通组织,研究贵阳北站作为大型高铁综合枢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HXN5B型交流传动调车内燃机车是南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为解决我国目前各编组站牵引定数不相匹配,解决运力瓶颈而研制的,适用于大、中型编组站的编组、调车作业及小运转。机车于2015年初投入使用,主要配属兰局兰段、兰局迎段、西局新段、西局安段、成局成段、成局重段、成局贵段、广铁株段等段。  相似文献   

15.
引滦工程尔王庄管理处输水枢纽布局合理,设计巧妙,运行可靠性高,通过对其简要介绍及对其布局合理性分析,整个输水枢纽的合理布局对于新建、扩建或改建的中、小型供水泵站设计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模糊层次分析法在公路运输枢纽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博 《中国科技信息》2009,(15):319-320
文章从社会经济、公路运量及交通区位三方面出发,建立了公路运输枢纽布局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构造了模糊判断矩阵,引入了重要度综合指数,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通过对区域内各运输枢纽节点重要度综合指数的分析,可以为公路运输枢纽总体布局研究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7.
铁路运输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机车,其主要承担了车站内外进行协调控制车辆作业以及确保每条线路上的列车正确运行。铁路组织机构中机车利用效率的高低、机车数量的规模,全都对铁路运输生产的质量以及数量指标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怎样节约能源、利用机车,提升机车的运用效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简要分析了影响铁路机车利用效率的因素,并且提出了优化机车运用效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王云生 《今日科苑》2010,(10):17-17
本文研究交通运输枢纽的功能、结构及枢纽内各种运输方式或设备间的相互协调,以充分发挥铁路交通运输枢纽系统的综合功能,强化铁路交通运输枢纽的系统功能,优化运输网的点、线系统能力协调,进而提高整个铁路交通运输大系统的综合运输能力,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服务。  相似文献   

19.
李磊  姬虹 《大众科技》2010,(9):55-56
在我国高速公路网加快形成的历史阶段,规划建设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增强国家高速公路网的有效供给能力,构建以高速公路网为依托的公路快速运输系统,对提高公路运输整体效益和服务水平,加快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介绍了公路运输枢纽的概念和我国目前公路运输枢纽的规划情况,提出了公路运输枢纽规划的指导思路。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各项事业均取得较大进展的今天,人们对于各种能源的需求也相应的有所增长,特别是在当前的建筑智能化与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影响下,水利水电工程在我国水资源比较充裕的地区得到了较好的建设。它可以通过各项工程的合理设计来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发电、分洪、农业灌溉等等都是可以实现的。但是在具体的水利水电枢纽工程中渗透问题是比较突出的,因此本文围绕水利水电枢纽工程渗透问题的防治技术展开了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