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皖西南旅游资源的现状特征,然后从区位和交通条件、旅游资源地域组合特点、客源市场潜力、区域经济及基础设施四个方面分析评估了皖西南旅游资源开发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皖西南旅游资源开发战略和措施,为皖西南的旅游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区域旅游合作是目前旅游业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也是未来影响世界各国旅游业发展方向和竞争力的重点领域。文章首先从区域旅游合作概念的界定入手进行探讨,进而对当前河北开展区域旅游合作的优势、现状及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最后从合作理念、资源整合、跨时空合作、形象塑造、发展阶段等方面对未来河北区域旅游合作的开展提出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3.
论区域旅游的互利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区域旅游的互利合作问题日益受到众多学的广泛关注。章从区域旅游合作的必要性及其影响、区域旅游合作的原则和基础、区域旅游合作的基本途径等方面,对区域旅游合作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中国区域旅游合作从20世纪80年代兴起至今已发展了近30年,形成了许多阶段性成果,然而其中对区域旅游合作行为主体问题的研究却一直是个盲点。笔者认为旅游业合作的主体包括了区域内各地区从政府、到旅游企业、行业协会组织、到个人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体,而政府、旅游企业则是其中最主要的主体,民间和个人是重要的参与力量。两大合作主体虽然在经济实力和地位上存在着巨大差异,但在区域旅游合作活动中的地位却是对等的,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主角、组织推动、个人参与”的多元化合作格局。这种主体多元化、行业综合性、区域联动式的区域旅游合作,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利用区域的各种资源和条件,最大程度地减少旅游要素区域流动所付出的成本,因而能产生最高的旅游业合作与发展效率。  相似文献   

5.
长株潭旅游合作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株潭旅游资源应从区域旅游资源的重组整合、旅游市场开拓、区域旅游产品的优化组合三个方面进行合作.在组合的基础上,旅游一体化是长株潭旅游合作的模式,并提出了相应的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滨海区域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是辽宁省内开发较早、发展程度较高的旅游区域。本区域所属的六座城市,目前在旅游方面发展情况较好,但是,由于各城市的旅游资源存在共性,必然在面临区域外竞争的同时还面临内部的竞争,文章力图通过对这一区域合理定位、分析区域内各城市间的合作条件,指出各城市合作发展的方向,并给出本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湘桂边界旅游资源区域联合开发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南广西两省相邻,边界地区自然环境相似,社会文化联系紧密,旅游资源兼有相似性和互补性,具有区域旅游开发的可行性,在区域旅游合作中存在着旅游资源重复建设、旅游中心地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等问题,本文提出应进行产品整合、联合宣传开拓市场、加强企业合作等合作设想。  相似文献   

8.
新乡旅游资源经过开发,已形成自己的强势旅游产品,但在资源开发中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树立大旅游观念,拓展区域旅游合作空间;重点开发建设南太行山旅游区;加大农业旅游资源开发的力度;深化历史文化旅游资源;适度开发生态旅游资源是新乡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新疆与中亚国家发展区域旅游合作的优势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同样也是旅游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新疆与中亚各国的区域旅游合作是打造"中亚经济圈"的战略之一。新疆与中亚各国发展旅游合作具有诸多优势,应该从新疆与中亚的旅游地理、旅游资源和旅游市场的实际情况出发,在资源互补、客源互动和产业联动的基础上制定一个长期的发展规划,整合区域内旅游资源要素,从而带动区域旅游经济的互补性发展,提升整个区域参与国际经济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海南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民族人文资源,且把旅游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在建设自由贸易港和创建全域旅游示范省的背景下,海南民族地区迎来了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的新机遇。文章在分析海南民族地区区域旅游合作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区域旅游合作的策略,为海南民族地区旅游业一体化发展提供参考,并为其他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跨县域旅游合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智慧旅游是旅游业和信息业融合的产物,它的"整合技术"是深化区域旅游合作的重要手段。智慧旅游为区域旅游合作发展规划提供新理念,为区域旅游信息整合提供新路径,促进区域旅游业转型升级。厦漳泉三市应充分发挥智慧旅游的积极作用,在区域内旅游管理、旅游交通、旅游营销、旅游信息方面深化区域旅游合作。  相似文献   

12.
区域旅游一体化是旅游合作的最终发展方向,面对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昭通市境内旅游资源分布比较集中、差异性明显、互补性较强,旅游一体化协调发展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在深入分析昭通市区域旅游一体化协调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旅游交通一体化、健全旅游基础设施、共享旅游信息等措施来推动昭通市旅游一体化协调发展,以期实现把昭通市建成"旅游强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跨区域合作是旅游业发展到高级阶段的特征,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差异性及自然禀赋上的互补性必然决定了走资源共享的合作化之路。区域旅游竞争力的提升不能仅依靠和局限于旅游资源的禀赋,还应依靠资源、市场、企业、政府等的良好配合。以川渝区域为例,运用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理论,通过对川渝区域旅游合作比较优势的分析,明确了川渝两地进行合作的比较优势及障碍,其目的是将比较优势转化成竞争优势,用"钻石体系"构建川渝区域旅游合作的竞争优势,增强川渝两地的旅游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的创新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旅游区。经济发达、区位优越、旅游资源丰富、政府对发展旅游业高度重视,为区域旅游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今后的旅游发展中,要通过机制创新、理念创新、营销战略创新、旅游线路创新、搭建区域旅游信息资源平台,塑造具有特色的长三角旅游整体形象,共建区域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15.
安庆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存在基础设施差、组织机构不建全、体育旅游人才匮乏等问题。历史悠久的安庆是皖西南文化教育中心和国家优秀旅游城市,体育旅游自然资源丰富,人文资源荟萃,形成了有利于体育旅游开发良好的社会环境。安庆体育旅游资源开发,要强化政府主导功能,积极推进体育旅游体制改革与创新,尽快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开设体育旅游专业培养人才。  相似文献   

16.
区域多种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战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同一区域往往存在着多种旅游资源,在开发利用中既要突出特色,又要合理进行资源配置,其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整合是旅游业升级模式的重要战略措施.目前红色旅游正如火如荼地发展,对旅游业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将红色旅游与历史文化旅游、自然生态旅游相整合,是促进区域旅游发展的良好途径之一.如延安市不仅有毛泽东等老一代革命家的故居为代表的“红色圣都”类旅游资源;更有黄陵、范仲淹祠等历史文化资源;壶口瀑布等闻名世界的自然旅游资源.改变单一发展红色旅游的观念,进行红色旅游与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等的整合开发,必将促进延安旅游产业升级和区域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区域旅游合作的内涵及意义,提出了区域旅游合作是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分析了皖北旅游区旅游合作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探讨了这一区域旅游合作的空间组织模式和合作机制,提出了合作发展旅游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8.
闽西南区域旅游合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区域旅游合作是一个世界性的趋势。厦门、漳州、泉州、龙岩四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特色显著.近年来,四市加强了区域旅游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闽西南区域旅游合作目前还处于初步阶段,加强闽西南区域旅游合作必须努力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和市场的主导作用,整合资源,实施畅通工程。  相似文献   

19.
中原城市群文化旅游建设是中原经济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分析文化旅游产业的概念,考察中原城市群区域内旅游资源的构成和分布,并运用SWOT理论分析中原城市群发展区域文化旅游的合作基础,提出了中原城市群区域文化旅游的可行性市场营销路径.  相似文献   

20.
《集宁师专学报》2018,(3):29-33
本文在分析"蒙晋冀"长城金三角经济合作区旅游资源禀赋及其开发环境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该区域旅游开发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通过对经济合作区内部各城市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及其产生的社会、经济效应进行分析,揭示了合作区的旅游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市应创新旅游合作机制,实现区域旅游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