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人为善去恶是道德教化的核心,儒家将此分为理论层面上探讨恶的来源问题与实践层面上践行去恶的功夫问题。阳明提出气是性的表现,抛弃了理学家主张的气是恶的来源,从而在理论层面上取消了恶的来源;他又以致良知的简易功夫取消了去恶功夫的独立地位,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儒家道德教化的全面危机。  相似文献   

2.
自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到东汉王充对儒家思想神学化倾向批判为止的七百年间,儒家道德教化思想有一个从形成到建立一整套完备体系的过程。对它进行认真的疏理,有利于把握其发展脉络和整个思想教化体系。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体现了执政党更注重对人的关怀,社会对人的关爱和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的宗旨和与时俱进的创新.人文关怀不仅是思想政治工作摆脱当前低效的内在诉求,也是其良性运行的方式与有效性实现的途径.要确保思想政治工作中体现人文关怀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还要有相应的保障机制.如:利益平衡机制、民主协商机制、法律调处机制、道德教化机制、矛盾顸警机制、社会应急机制、沟通调解机制、宣传教育机制等.  相似文献   

4.
从政治哲学角度看,明代王学的政治哲学思路大致上可以概括为:治心可以转化治世,好的生活在于民众的自我创造;万物一体是最好的人间秩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不是相互对立的关系,无所谓阶级之分、亲仇之别,一律与自我本身同等对待;良知及其他内在性的资源可以转化为社会的规范和准则,人也从完善的道德个体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民间社会的教化行动使得民众参与自下而上的道德救赎不仅是可能的,也是应该的;哲学家或者知识分子应承担政治责任,将学与政打通。  相似文献   

5.
关于国际政治中的道德问题,西方话语长期占据强势地位。现实主义从权力概念出发,或者持道德虚无态度,或者将道德置于权力的支配之下,为强权政治制造理论依据。而理想主义所宣扬的道德的“普世价值”则意在实现西方价值观的全球传播,其迷人的道德措辞往往成为强权国家干涉行动的借口。随着全球国际社会的日渐形成,道德因素在协调国际关系、维系国际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方面的作用日益重要,但由于缺乏强制性和共同认可的理论支持,国际政治中的道德原则仍然是脆弱的,国际道德与国家利益间的矛盾仍是建构国际道德体系所面临的最大困难。  相似文献   

6.
王阳明是具有原创精神的世界级一流思想家.他在“龙场悟道”之后,揭橥心学于贵州,开创了对后世影响至深至远的阳明心学学派.黔中弟子亲炙于阳明门下,首传阳明心学,是为最早出现的阳明后学学派——黔中王门;他们数代相传,成绩斐然,遍及全省,蔚为大观.然而,黄宗羲编撰《明儒学案》时,却漏掉了黔中王门这一重要学派.通过对黔中王门启、承、盛、衰四个时期之源流演变及其心学成就进行梳理,进而深入考证《明儒学案》缺载“黔中王门”的三大具体原因,希望对当前阳明学和黔中王门研究提供一定帮助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作为学校教学计划中的一门课与其他各门课程既有共性的一面,又有其特殊性,其特殊性,就是强调这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性质,即通过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教学,帮助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一、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重要性1.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重要性.当今世界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这种竞争直接表现为经济技术的较量,但其背后更深层次的是人才的竞争.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帝国主义加紧对我“西化”、“分化”,通过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和我们争夺接班人.为此在这场“夺魂战”中我们必须  相似文献   

8.
随着时代的发展,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不少挑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亟须加强及改进。这就要求教育者能用新视角,辨证看待及理性审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始终保持用最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教化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战,是种创新型脑力挑战。当前,我们需要审时度势,理性辨证看待问教育中的现状问题,最重要的是构建更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不断发现、思考及解决新问题。  相似文献   

9.
儒家的"礼乐教化"从内外两方面着手,通过外在的"礼"与内在的"乐"两方面进行政治教化,同时也是个体修养的手段.这一内外兼修的教化思想对于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仍有非常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解放政治与生活政治是吉登斯建构其政治哲学的两个基本范畴.解放政治是要消除剥削、不平等和压迫,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因而是宏观政治;而生活政治关注的是日常生活中那些被搁置一边的道德和生存问题,因而是微观政治.在后传统社会,生活政治逐渐取代解放政治而占据主流政治的地位,因而出现从解放政治到生活政治的转型.生活政治关注生态、身体...  相似文献   

11.
胡沫 《职大学报》2014,(5):98-103
“政治社会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根基,它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生存方式而不是教化工具。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和澄明本体,对于没有宗教信仰的我们来说,“政治社会人”属性得以使我们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去觉解、认同社会公共理性,从而把自身安顿在和谐的社会秩序中。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的社会价值论包括人民群众主体观、社会平等观、政治优先原则和崇尚道德的价值取向。以人民群众作为社会价值主体,由政治和道德来维系人际关系,推进革命和建设,以达到社会平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境界。这一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中国化和中国传统价值论的马克思主义化。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毛泽东的社会价值论发展到了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3.
西周是我国奴隶制社会鼎盛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德治”伦理思想的发祥点.周之代商,其“维新”之处不仅表现在西周“天命”观上的变化,更体现在西周“德治”观念的自觉.与殷商神权政治不同,周人开始注重人事进取精神.始于“德治”观念自觉,西周社会上层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德治”伦理思想体系,包括君王道德、道德榜样、道德教化、道德修养、道德礼制等内容.以“德治”思想为基石,西周社会最终得以确立一套以恭敬畏惧、勤俭无逸、孝友惠爱为核心的“德治”道德规范,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4.
<礼运>是研究儒家道德教化思想的一篇重要经典:康有为、孙中山等为其托古改制的需要,均把该篇首唱的"大同"之世推崇为人类的理想社会,这是有背<礼运>作者原意的一其实,<礼运>论述的是礼治、道德的起源及其教化问题.并阐明礼义是治政安国的重要手段.总体上说,该篇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5.
切实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抓住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修养教育.特别是当前学好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思想政治工作与"三育人"活动相结合.发挥党组织作用,抓好辅导员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氛围,促进两个文明建设.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叉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技能的合格建设人才.  相似文献   

16.
儒家伦理思想是以孔子的伦理思想为源头,以道德教化为核心,经由历代思想家的不断继承和发展,日益丰富和完善起来的一套完备的道德教育理论体系。将儒家伦理思想置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框架下,考察二者之间的教育理念基因的耦合关系并探究在教育中的互动逻辑。通过文献梳理与实践研究,发现儒家伦理思想在学习、交友、修身等方面所包含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教育方法等方面都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耦合关系,是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值得借鉴的精华。  相似文献   

17.
《管子》基于“趋利避害”的人性论及女性所承担的社会角色,提出男女不杂、忠贞、赡养父母、教育子女、勤奋劳作的女性道德教化内容,认为女性道德教化的方法主要包括因势利导、顺应人情,上行下效、榜样示范,陶冶感化、循序渐进,人啬夫任教、以俗化民。《管子》对女性进行道德教化,主要以所在家庭和社会环境为依托,采用“训”的方法。相较于后世封建社会中的女性,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对女性的道德教化还没有完全限制女性的道德自由。  相似文献   

18.
国际政治教育——“形势与政策”课程的重要落脚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时代,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国际政治理论与实践的普及教育、信念教育日益紧迫,"形势与政策"课程是进行国际政治理论与实践的普及教育、信念教育的重要载体,教育教学实践中应该突出国际政治理论与实践教育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9.
政治合法性思想在西方历史上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斯多葛学派的自然法高于一切和人类是自由的思想为后来的政治合法性思想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准备.而阿奎那认为公共福利是君主合法统治的基础.洛克则认为,政府合法性的基础是人们的同意,来源是保护民众的自然权利,标准是符合自然法.  相似文献   

20.
道德的失范与重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道德失范不仅指的是传统道德在当今社会失去了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更主要的是指道德本身在法治社会中主导地位的失落。在法治社会中,道德的主导规范地位失落了,道德必须从属于法律,要在法制建设的范围内思考道德重建问题,使道德规范转化为可以实际操作的法律规定,以便通过加强法治来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准,这是道德重建的最基本的任务。道德重建的最高任务是确立社会主义的道德理想和信念,引导社会向更高的境界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