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须弥山石窟是宁夏境内最大的石窟群,它开凿于北魏,历经西魏、北周、隋、唐诸朝。它的开凿与形成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其一是途经固原的“丝绸之路”畅通后中西化的融汇以及须弥山石窟所在的固原地区所处的历史地理位置:其二是北魏、西魏统治信佛与崇佛的政治环境;其三是北周政权的奠基人字泰对原州的着意经营;其四是唐代原州(固原)政治、军事、经济、化的繁荣和发展.为须弥山石窟的开凿与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务件。  相似文献   

2.
须弥山石窟自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年来石窟的面貌发生了彻底的改变,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进一步促进了石窟文物的有效保护和管理,科学地考古调查和学术研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参与研究的队伍不断扩大,研究水平不断提高,研究问题不断深入,学术研究成果丰硕。  相似文献   

3.
须弥山石窟是原州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丝绸之路”上珍贵的文化遗存,须弥山石窟艺术是原州历史文化的具体体现和反映。须弥山石窟所保存的各类精美的造像、建筑和壁画等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份宝贵遗产,也是我国古代建筑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为研究佛学、历史、宗教、美术、建筑等领域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原州古典建筑的特点和风格类型。而在须弥山石窟建筑化的雕刻中所表现出的建筑与空间构造形式,为我们今日研究原州古典建筑式样提供了比较丰富的、间接的形象资料。  相似文献   

4.
须弥山石窟的历史与人文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须弥山石窟地处古丝绸之路东段北道必经之地——固原,是现存巨大的石雕宝库之一,它以鲜明的文化特色和丰富的历史遗存,多角度全面地反映出随着古丝绸之路的贯通而传入的印度佛教艺术传入内地后,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脉络。其题材丰富、技艺高超,历代艺术家以自己对佛教的理解,充分结合须弥山石质材料的可塑性和高超的造型技巧,塑造出精美的艺术品。这些艺术品真实记录了中国内地佛教建筑与西域文化、印度文化的交流,这些情况反过来也影响了佛教建筑在中国内地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须弥山石窟是固原乃至宁夏境内现存规模最大的石窟寺,也是西北地区历史最为悠久的宗教见证之一。石窟中除了佛教造像,在13个须弥山洞窟内现存有唐代以后的题刻题记55则,其中有明确纪年的题刻题记16则,藏文刻记4则。这些题刻题记资料对研究唐代以后须弥山石窟的发展、兴衰及其历史沿革和唐代以后固原地区佛教文化的发展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须弥山石窟现存的碑刻题记主要是唐至清代留存下来的,数量较多,内容较为丰富。依据现存的碑刻题记和有关史料,考证、探析碑刻题记对须弥山一些洞窟的开凿年代、历史名称沿革、宋夏关系、唐代以后须弥山石窟的发展、哀落及补史之阙等所具有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7.
20世纪后期是须弥山石窟学术研究迅速发展的阶段,洞窟文化资料的搜集与整理成果丰硕。学术专题研究涉及艺术史、佛教史、考古学、历史学、技术保护研究等不同领域。未来须弥山石窟的研究,应建立科学化的资料系统,加强多层面、立体化、多学科的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8.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我国,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形成广泛的社会基础。佛教及其艺术与中华文化相互交流融合,形成中国本土特色的佛教文化。须弥山石窟开创于北魏,历经西魏、北周、隋、唐的大规模营造和宋、元、明的修葺,石窟艺术历时1500余年。从须弥山石窟的形成历史、须弥山石窟艺术的发展演变等方面可以看到须弥山石窟佛教艺术的世俗化、民族化和本土化。  相似文献   

9.
隋唐时期是须弥山石窟开凿的鼎盛期,洞窟数量多,造型技巧新颖,造像精美。大佛造像是须弥山石窟的代表,是原州政治安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象征。  相似文献   

10.
须弥山石窟创建于公元5世纪,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千余年来由于长期的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干扰和破坏,坍塌、风化及人为破坏十分严重。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党和政府一直很重视石窟的保护工作,曾多次就石窟的保护进行研讨并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今日它的破坏仍很严重。本文拟从地理、地质环境的角度对石窟所处的地质、地貌环境进行分析,寻找石窟遭受破坏的地理因素,并就石窟保护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以便为今后开展科学系统的保护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须弥山北周石窟构造形式,一是中心方柱式窟;一是四室组成的中心柱式窟。其造像特征,在继承前代传统的基础上有显著变化,形式多样,手法趋于写实,以其敦厚的风格取代北魏造像清秀的程式化;洞窟装饰雕刻,依殿堂庙宇中佛帐的样式,图案富于变化;隋代石窟,多受北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须弥山石窟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又表现出一定的民族地域性特征的石窟艺术。须弥山石窟在不同分期的洞窟形制和造像有不同的特点,在我国石窟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须弥山石窟现存唐龛150个,分别为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各代开凿。其中属于唐代开凿的窟龛多达95个,几乎占全部窟龛的三分之二。无论就其窟龛数目,还是造像形式的多样和造型技巧的精美,都冠于其他各代之上。不仅在须弥山石窟的各代造像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就是在全国主要石窟的唐代造像中也是独树一帜的。  相似文献   

14.
须弥山相国寺石窟,开凿于北周年间,该窟由前室、主室和左右耳室四部分构成,是须弥山规模最大的中心柱洞窟,建筑规模宏大,窟室形制独特,结构规整,造像精美,保存较为完好。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佛教传播过程中,进一步民族化、地域化的特征和鲜明的时代特点,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在印度教神庙建筑史上,象岛印度教岩凿神庙是里程碑式的一组石窟建筑。多石的自然环境是开凿象岛印度教岩凿神庙的客观条件,其营造者和开凿年代未有定论,建筑史家和艺术史家的意见始终徘徊在康坎孔雀王朝和卡拉丘里王朝之间。所有雕刻都是以大神湿婆的家族成员为主题,象岛印度教岩凿神庙第一窟因此被称为“湿婆之家”。象岛印度教岩凿神庙第一窟的主要建筑特点是十字形平面,整体构造分为主窟、庭院、翼窟三个部分,三个窟口,深受佛教石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固原须弥山位于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上,东西方异彩纷呈的多种文化因素汇聚于此,佛教文化、石窟艺术、丝路遗存、军事屏障等都成为固原与外界在宗教、军事、文化等方面交流、融合与发展的见证,而丹霞地貌及回乡文化又极具地域特色和民俗风情。  相似文献   

17.
须弥山石窟的唐代造像,规模宏大,数量众多,精美绝伦,从数量和质量方面来说,都冠于其他各代之上,不仅在须弥山石窟各代造像中占有突出的地位,而且在全国主要石窟的唐代造像中也是独树一帜的,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8.
须弥山中心柱形、双层礼拜道洞窟是本地形制独特的支提窟,在内地各石窟中仅为孤例,其渊源是由印度支提窟演化而来的,其窟制也最接近于印度支提窟的原型,同时也受到龟兹及河西诸地中心柱窟的影响。这种窟制与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式的中心塔柱窟。这类支提窟的发展演变,是丝绸之路上中西文化交流的见证,对研究佛教及佛教文化艺术的传布和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现在的宁夏、内蒙古境内分布着多座石窟,其中与西夏有关的主要是山嘴沟、须弥山、阿尔寨三座石窟群。通过实地调查,结合前辈的研究成果,初步整理了这三座石窟的西夏遗存。笔者认为,山嘴沟石窟是西夏中心区最为重要的石窟遗存,最能代表西夏中心区的石窟艺术,既有与敦煌石窟一脉相承的艺术作品,也有同时期敦煌石窟所不见的十牧牛图等佛教题材;固原作为长期处于西夏和宋金争夺的地区,虽然保存了规模巨大的须弥山石窟群,但仅能找到西夏的游人题记,证明西夏人曾在这一地区活动,找不到西夏时期的作品;鄂托克旗作为西夏河南区辖地,在历史上非常重要,但阿尔寨石窟现存洞窟主要为蒙元时期的作品,也无法确认有西夏的遗迹。  相似文献   

20.
拜读《文物》1 998年第 6期李裕群先生所撰《驼山石窟开凿年代与造像题材考》(以下简称《驼考》)一文 ,令人颇受教益。但窃认为其中尚有两个问题似不无再作一点探讨的必要 ,故呈此文 ,以期就正。一、僧盖其人是否不载于僧史山东青州驼山石窟第 3龛中刻有“像主乐安郡沙门都僧盖”的题记 ,《驼考》认为“僧盖者 ,僧史不载”。我意此说恐怕不尽确凿。因为《续高僧传》卷 2 6载有《隋京师大兴善寺释僧盖传》 ,现将其主要内容摘录如下 :“释僧盖 ,恒州人。曾游太原 ,专听《涅般木》。晚至洛下……后入京师 ,周访禅侣 ,住大兴善 (寺 )……仁寿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