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文艺学必须建立在继承与发展中国文化传统的基础上。但传统有精华有糟粕,传统不等于“古典”,也不等于“儒家”。不超越传统,不可能有中国文艺学的现代形态和历史发展,这需要对古代文论的文本作科学的创造性诠释,要总结文艺实践的新鲜经验  相似文献   

2.
方东美是二十世纪将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转型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他从“普遍生命”出发探讨生命哲学,建立了以生命为中心的审美价值本体论.在方东美的生命美学思想中,为了宇宙与人生、事实与价值达到统一状态.方东美从心性之学的进路深刻分析并继承与发展了阳明心学的“致良知”学说,从而建立了其生命美学思想中兼容“情”“理”的生命本体.  相似文献   

3.
王阳明的思想曾一度被人们作为唯心主义予以批判,然而至今其心学思想仍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王阳明的“心本论”思想中的身心观,认为心理是生理的主宰;他的人性观反映了现代心理学的人性论;心物观及致良知观反映了现代建构主义知识观与学习观。  相似文献   

4.
利用教育理念治校是目前高等学校进行现代化管理的新课题。利用教育理念治校,必须对教育理念有一个全方位的正确认识。在当前形势下对高校的治理,首先必须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的思想为准则;其次,就是要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理论;再则,就是要结合实际,制定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则。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王阳明致良知哲学思想的主要特质并不表现在认识论方面,也不单独表现在道德论方面,而是表现在“内外合一”的本体论—道德论的结构中。因此,本文从符合王阳明致良知思想特质的视角对其作一新的探讨,即把它看作主体的一种有内在本体论根据、有起点、有互为表里的两种形态的动态的实践过程。同时认为,致良知论作为一种传统的哲学思想,有可能在经过重新理解和解释之后产生出新的意义,并参与现代人文价值观念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论孔子管理思想及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论述了孔子“和”、“仁”、“信”、“礼”等管理思想,并探讨它对现代企业管理的积极借鉴作用,以形成现代企业管理者富有人文传统的管理理念,尽快适应现代管理文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霞谷在继承栗谷和明斋相接续的以诚为中心的务实学的同时又吸收阳明学的思想.霞谷以性理学和阳明心学的统摄和自得为基础,树立了和栗谷,明斋不同的理气心性论,对自己独创的心学思想展开了论述.栗谷思想的特点就是良知说’.霞谷通过良知说树立了和栗谷的性理学不同的良知心学.良知即作为生理,其本身的道德的能动性使能显现出感受到不幸等的具体的作用,因此良知是体用一源,或者说是体用合一体.把生生不息作为生命本质的良知是先天就知道并能履行的先天的道德的自觉能力和能动的时间力的统合体,即为知行合一体.霞谷的良知说最终在知行合一上做了归纳.  相似文献   

8.
论体育教学的智慧之维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身体中蕴含着超越于知识和理性的情感、意志力、灵感、顿悟、欲望、意识等丰富的智慧。体育教学是提升和激活身体智慧的力量和源泉。现代体育教学中身心对立的思维方式、功利主义教育价值取向以及经典性体育教学体系,牵制了身体智慧的生成。为此,必须通过确立起“基于智慧”的体育价值观、淡化体育的功利性教学目标、构建起“充满智慧”的体育教学过程等三种方式,让体育教学回归智慧之美。  相似文献   

9.
人是管理科学的根本要素,把握了对人的管理,就把握了管理的核心。因此,必须重视对人的管理,将“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思想贯穿于整个体育行政管理的全过程。重视人性化管理将成为21世纪提高体育行政管理效率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0.
将真正的法国作家的名字排列下来一看,却是长长的一串亡命之徒或是犯上作乱的罪犯.追根寻源,乃知:作家,首先必须是个最具敏感性的思想家,对于是愚民政策的僵硬思维,它总带有先天的挑战性、叛逆性、颠覆性!于是就成了"危险思想的载体",将自己放置到权势者的屠刀之下.受苦受难,为真理牺牲,是他们的天职.这种折骨为炊,燃心为炬的作家,才是时代良知的体现者,他们永远是高举圣火的普罗米修斯!良知唤醒民心,民心不可抗拒,法兰西文学具有深厚的社会土层,因而称雄世界.  相似文献   

11.
人本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新模式,其核心价值观是尊重人、关心人、实现人的价值。本文从“人本管理”的内涵、基本原则和实现手段三方面对“人本管理”作了分析,并论述了在实践中如何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相似文献   

12.
对人类本质的认识,是任何企业管理活动的前提。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性的研究仍然有时代意义。适应“知识社会”管理的需要,确立“价值人”假设,是对以往的“政治人”、“经济人”假设的超越。当今我国企业面临困境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管理理念的落后,因此反思人事管理的弊端,重构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是企业振兴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用一种智慧的方式来整合和提炼档案中的文化信息,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创造出社会和个人所需要的知识解决方案和知识产品,以利于现实的研究和使用,在目前高校档案管理中显得特别重要。高校档案因其蕴藏的巨大文化价值和所具有的知识资源属性,自然被纳入到知识管理的范畴之内。作为方法论的知识管理思想更加体现了高校档案管理的集约化方向。  相似文献   

14.
“距离说”作为源自西方的文学理论,它在中国的接受与传播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一方面,“距离说”与中国古典美学中的“远”范畴有相似之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成为其被接受的历史前提;另一方面,“距离说”的引入对中国现代美学的发展进行了回应.它作为一条线索,隐约贯穿了王国维、朱光潜、周作人等人的美学思想,丰富了中国现代美学理论.  相似文献   

15.
中国智慧是审美的,是对中国文化精神的高度概括。探索这一命题的理论意义,对确立中国文化的精神本质,提取深刻内核意义重大。中国智慧以天人合一的思想为精神来源和哲学基础,深刻体现了审美的内质。它旨在亲近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重视自然和谐的秩序和逻辑。儒、道、释各家思想中都渗透了这种审美因子。中国智慧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崇尚人格的完美,追求诗意生活。这种审美精神更体现在建筑、书法、绘画、诗歌创作和欣赏与象征的观念结构中。其特性超越知识和逻辑、道德,以感性力量和实用精神关照整个现实人生。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先秦儒家的教育思想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曾对我国不同时期教育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所倡导的“以人为本思想”、“选贤举能思想”、“重在教育思想”、“以身作则思想”对目前我国高校管理改革中的宏观管理、人才管理、思想管理、行为管理等方面仍然有着积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转型期的中国处于危机的频发期。有效治理危机至关重要,更是社会的呼唤。当前中国危机管理的困境,究其本质在于陷入了“政府主导的非常态应急”的窠臼。要走出困境,就必须跳出传统的危机管理,而代之以现代危机管理的思路:树立危机意识,建立常态的危机管理机制,实现政府危机治理逐渐走向危机善治,实现从传统单一的强势国家、政府单一主体的、单向度的管理向多主体的、双向度的、开放式的社会整体危机治理网络转变。  相似文献   

18.
良知是指道德理性的内在凝结与知能化表现而言。良知之“能”主要体现着道德理性对现实世界的观照与统摄作用;其“不能”则体现着良知与现实世界的隔离性与超越性。从孟子到张载到王阳明,良知一直沿着“能”的方向发展,至阳明弟子徐爱,始有“不能”的追究。从历史的角度看,良知“能”与“不能”的界限呈现出不断变化的色彩:先秦的“不能”,至宋明而成为“能”,张载的“能”,至阳明又成为“不能”,而至熊十力复又成为“能”,其“能”的界限始终随着主体的体认度与认同度的深化而不断拓展,并且也始终是以“不能”作为其“能”的前提基础与现实支撑的。  相似文献   

19.
对于人类本质的认识,是任何企业管理活动的前提。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性的研究仍然具 有时代意义。适应“知识社会”管理的需要,确立“价值人”假设,是对以往的“政治人”、“经济人”假设的超越。当 今我国企业面临困境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管理理念的落后。因此,反思人事管理的弊端,重构新型的人力资源管 理理念是企业振兴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与西方管理学大多立基于“经济人”、“理性人”不同,日本的“自然人”假设不仅有其历史文化传统的基础,并且在当代管理组织中切实地发挥着作用.这样的人性假设以价值中立的方式肯定了人的自然本性,从而影响到日本式管理的具体模式.然而,“自然人”假设没有明确地划分管理知识与经验存在的界限,具有反认知主义的倾向,在管理学知识上的贡献明显弱于它在实践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