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慕泽刚 《新高考》2008,(Z1):57-59
独立重复试验是指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的只有对立事件A与A两种结果的多次独立试验.从计算的角度来看,在解答这类问题的过程中蕴涵了丰富的四则运算中的"加、减、乘"规律.下面就"加、减、乘"的策略在处理  相似文献   

2.
“解决问题”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学生错误最多的内容.对于“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解决问题教学,真是“想说爱你不容易”. 一、典型错误及其成因 二年级下册的“解决问题”从第一单元开始就出现了两步计算,以小单元独立编排.它包括加、减两步计算,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及带小括号两步计算这三种例题.随后,又出现了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内容,这一内容可以说是低年段解决问题教学的关键.现列举学生作业中的三种错误类型.  相似文献   

3.
为什么要“先乘、除,后加、减”四则混合运算中,在没有括号的情况下,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这是人们根据实际需要而规定的。因此,它不是规律、定律。为什么要这样规定呢?第一,在实际计算中,有时要“先乘、除,后加、减”,有时则恰恰相反,需要“先加、减...  相似文献   

4.
【课例简析】乘加、乘减计算,是在学生学习了“2、3、4的乘法口诀”基础上编排的,目的是把学生已掌握的加减混合运算知识(同级运算),扩展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不同级的运算),并达到巩固已学乘法计算的目的。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可采用“直观感知——对比计算——促进迁移”的方式导学。【导学设计】  相似文献   

5.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8页和第84页整合。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理解乘加、乘减的含义,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2.学会用乘加、乘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掌握比较两个量的大小得出结论的解题思路。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多元化思考、多策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理解乘加、乘减的含义,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并能用乘加、乘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6.
新教材第四册第一单元解决问题中的第一节“买食品”,主要内容是关于简单的乘加、乘减混合运算。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已有的简单的乘法计算、加法计算、减法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掌握简单的乘加、乘减混合运算顺序,为以后学习四则混合运算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位数学老师,经常教学生进行“加、减、乘、除”运算。回眸二十六年的从教生涯,恍然发现教师的工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同样也演绎着“加”“减”“乘”“除”。  相似文献   

8.
很多人学了多年英语,却不知英语中的“加、减、乘、除”如何表减、乘、除”的表达方法列举如下:1.加add(v.);plus(prep.);and(conj.)2+3=5Twoplusthreemakesfive.Twoandthreeisfive.Ifyouaddtwotothree,yougetfive.Iftwoisaddedtothree,yougetfive.T  相似文献   

9.
教学寻呼     
黄老师: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中的计算都是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是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基础,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又是今后学习加、减、乘、除四则计算的基础。为了便于学生打好口算基础,形成口算技能,教学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突出“分、算、合”的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1单元“解决问题”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精致的小单元.熟悉是因为它是传统应用题的“变脸”;陌生是因为“解决问题”教学又有不同于应用题教学的一些新特点;精致是因为在新教材中,多数应用题是结合计算教学分散在例题与习题中,而“解决问题”以小单元编排,包括加、减两步计算,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带小括号两步计算等3种例题“.解决问题”如何教学,笔者在我县新教材培训时两次执教此课,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写成教学建议,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 1.亲历探索先乘后加、减的运算顺序,灵活运用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问题.2.通过"小熊购物"情境的创设,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看待生活中的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加、乘减的含义,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为后面推导相邻的乘法口诀打下基础。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渗透还原意识,提高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3.
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单元“解决问题”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精致小单元。说熟悉,是因为它具有传统应用题的一些特点;说陌生,是因为它的呈现方式与传统应用题有着明显区别;说精致,是因为在新教材中“解决问题”是结合计算教学分散在例题与习题中,以小单元编排,它包括加、减两步计算,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带小括号两步计算等3种例题。  相似文献   

14.
7.无理数这一节要讲:无理数是怎样的数?无理数同有理数的关系?在数轴上如何表示无理数?要了解什么是无理数,先要了解平方和开平方运算.(1)开平方——无理数的一个来源我们在小学数学中学习了加、减、乘、除这四种运算.其中,加和减,乘和除分别是互逆的运算.对任意两个有理数作加、减、乘、除(除数不为0)运算中的任何一种,运算结果仍然是有理数.  相似文献   

15.
解决计数问题一般有“加、减、乘、除”四种策略,本文分类解析.1.分类计数,用“加法”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一、二单元“分数乘、除法’与统编教材比较,适当调整了教学内容和编排方法.新教材比较明显的变化是:1.在第一单元中安排了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这样安排,既有利于巩固和提高分数加、减、乘法的熟练程度,又为学习分数简便算法打下较好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一、教学目标(一)、认识与记忆1.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及加法与减法的关系,乘法与除法的关系。0不能做除数。2.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二)、理解1.说明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2.能从具体事例中归纳出加法和乘法的“五大运算定律”。3.明确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三)、掌握1.能运用加、减法;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改编应用题。2.运用加、减、乘、除各部份之间的关系求形如 a x=b、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91-93页“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基础上学习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学生通过观察主题图找出解决不同“乘船”的方案,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在讨论、交流探索中,找出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不同方法,不同思路,从而培养学生计算的能力。学习目标1、使学生经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能熟练地进行口算。2、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计算方法,从而体验算法的多样化,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3、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不仅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精…  相似文献   

19.
概率问题与生活实际密切相连,主要涉及古典概率、互斥事件和的概率、相互独立事件积的概率等。古典概型的重点是理解古典概型的特征:实验结果的有限性和每一个结果出现的等可能性;n次独立重复试验的重点是正确领会n次重复与独立试验两个方面,特别是对"独立"的正确把握。求解概率问题,我们应合理运用"加、减、乘、除"的策略,下面从运算角度看概率问题,研究解决概率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表内乘法(一)”这个单元的主要内容有:乘法的初步认识;2—6的乘法口诀;乘加、乘减式题和求相同加数和的乘法应用题。 一、明确“表内乘法”在教材中的地位 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也是学习表内除法、计算多位数乘除法和分析乘除法应用题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