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四光原名李仲揆,蒙古族,出生湖北黄冈回龙镇下张家湾乡的一个穷山村。李四光14岁出国留学,是中国同盟会的创建会员之一,曾参加过1905年7月30日的同盟会筹备会和8月20日的东京同盟会成立大会。这一年,李四光才16岁.是同盟会第一批会员中年龄最小的。同盟会筹备会上,孙中山特地走到李四光跟前,摸着他的头说:“你年纪这么小就参加革命,很好,有志气,你要‘努力向学,蔚为国用’。”1912年2月7日,李四光被推选为湖北军政府实业部长。袁世凯当权后.李四光辞去职务,留学英国,这一去,奠定了他终生为之献身的地质学事业。  相似文献   

2.
李四光     
李四光(1889-1971),湖北黄冈人.原名仲揆,字福生.著名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始人.一九○二年入武昌第二高等学校.一九○四年赴日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一九○五年加入同盟会.一九○七年入大阪高等工业学校.一九一○年回国,在湖北中等工业学堂任教.武昌起义爆发后任湖北军政府理财部参议.一九一二年任湖北军政府实业部部长,湖北同盟会书记.一九一三年赴英留学,一九一八年获英国伯明翰大学硕士,后获博士.  相似文献   

3.
李四光原名李仲揆,1889年生于湖北黄冈,早年留学日本,继而留学英国,1920年接受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的邀请回国任该校地质系教授。1922年经丁文江推荐,兼任国立京师图书馆(北京图书馆的前身)副馆长,这是李四光与图书馆业务打交道的开始。1925年12月12日教育部正式下文聘任梁启超、李四光为京师图书馆正副馆长,兼管北海图书馆工作。后来两馆合并筹建新馆,李四光兼任建筑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4.
《云南档案》2011,(10):59-59
<正>1.1894年兴中会在檀香山成立,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2.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和黄兴、宋教仁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华同盟会,孙中山被公举为总理。中华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相似文献   

5.
王培 《北京档案》2011,(11):6-8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面临着与同盟会的许多尖锐矛盾,他竭力施展政治手腕,假意邀请革命领袖孙中山和黄兴北上京城共商国是,借以分化同盟会的力量,欺骗舆论,粉饰太平,巩固专制统治。  相似文献   

6.
“中国同盟会”原名“中国革命同盟会”,简称“同盟会”,由原有的“兴中会”、“华兴会”和“光复会”等革命团体所组成。1905年9月18日,同盟会在日本东京举行成立大会。大会一致推选孙中山先生为总理,并提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口号。为了扩大革命的影响,1905年11月26日,同盟会在东京创办了自己的机关报《民报》,共出版了二十六号,《天讨》增刊一册和号外一张。它是辛亥革命以前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要机关报。孙中山先生对于这个时期的  相似文献   

7.
1893年11月27日,续范亭出生于晋北崞县(今原平市)西社村。1905年,同盟会成立后,续范亭的族兄、辛亥先驱续桐溪,为了培养革命骨干,在宏道镇创办川路学堂,联络各地豪杰,酝酿举事。川路学堂以同盟会  相似文献   

8.
国家地质总局最近成立以许杰同志为首的《李四光文集》编委会,着手调查、收集、整理(包括翻译)李四光同志的学术论文和科学著作,编纂出版《李四光文集》。李四光同志是我国的卓越科学家,是一面又红又专的旗帜。伟大领袖毛主席、敬爱的周总理、英明领袖华主席对李四光同志的科学成就及其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都有过高度的评价。李四光同志毕生从事地质科学的研究工作,在地层学、古生物学、中国第四纪冰川、地质构造、地震地质、地热地质等方面的研究,有的取得了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卓越科学家李四光教授毕生从事科学研究,为发展中国地质科学作出了重大贡献。李四光家乡的湖北人民出版社,满怀崇敬之情,与《李四光全集》编委会通力合作,历时不到2年就编辑出版了近400万字、中英文各半的《李四光全集》(华中师范大学李四光研究中心景才瑞教授担任主编),从而将这份宝贵的科学文化遗产传之于世。日前,该全集与其他鄂版精品被送往深圳参加第七届全国书市。  相似文献   

10.
张季鸾早年是否加入过同盟会这样的革命组织?有人坚持认为加入过,也有研究者表示反对.其实他本人一再明确否认自己加入过任何派系组织,早年留日经历也足以表明所言不虚. 张季鸾留日时期,孙中山已于东京组织了革命团体同盟会.据好友康心孚回忆,他曾劝张加入同盟会.但张执意“不肯加入”,并表示“实学方能致用,对于政治不感兴趣”.这大体可信.实学致用尤符合张一贯的看法.惟所谓对政治“不感兴趣”,其实并非指他一心只读圣贤书而不关心时局、留意国事.  相似文献   

11.
1905年8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三个革命组织在日本东京联合组成同盟会。为加强革命宣传,同盟会于同年11月26日在宋教仁主办的留日学生革命刊物《二十世纪之支那》的基础上,在日本东京创办《民报》出版发行,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每月一期,共出26期。始由张继主编。《民报》出版后,刊登了大量宣传革命的文章,揭露清朝政府的腐败卖国,介绍法国革命和俄国1905年革命,声援殖民地人民的革命  相似文献   

12.
一、首倡于上海我国最早倡议组织新闻界团体,是由上海的报纸发起的。1905年3月12日(光绪三十一年二月初七日),上海《时报》在“本馆论说”栏内发表了《宜创通国报馆记者同盟会说》,建议组织全国性的记者同盟会。论说阐明其好处有两方面:一是“可祛三害”,即“对于在外者”,可以同外国报纸的侵略宣传进行斗争,“设法使之消灭,即不可消  相似文献   

13.
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春,同盟会重庆支部负责人杨沧白(庶堪)、向楚等应聘到叙永县(叙永县古称永宁)永宁中学堂任教。杨沧白、向楚等人暗中宣传反清革命思想,向学生灌输民主主义,发展同盟会会员,先后吸收张颐、杨伯谦、陶子琛等10多名进步学生加入同盟会,秘密在川南边陲重镇叙永建立起同盟会革命基地。  相似文献   

14.
李四光致朱家骅的四通函札,分别写于1938、1941、1944、1948年。这一时期,在中日战争及国共内战的影响下,国内政局动荡,李四光领导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经历了两度西迁和复员,但在艰难困苦中,克服困难,坚持学术研究。通过对函札写作背景和内容的考释,我们认识到李四光在筹设地理研究所、调整薪金待遇以提高研究人员工作积极性、派遣研究人员出国留学以造就人才、赴英参加国际地质会议以加强与国际学术界交流等方面做出的努力。在英休养治病期间,李四光仍计划从事地质调查和旅行,与国外学者探讨,以论证其学术观点,体现了孜孜以求的科学精神。李四光与朱家骅之间彼此信赖、颇为融洽,李四光尊重朱家骅,无论所务,还是个人事务,均与朱家骅交流和沟通,以便取得其支持,朱家骅则钦佩李四光的才识和能力,依赖其主持地质研究所,并给予充分的信任、理解和支持。  相似文献   

15.
此次试题总分为100分,其中外语为30分。 一、填空题 (共20题,每题1分) 1.唐朝的开国皇帝是。 2.1905年11月,同盟会机关报《 》创刊,孙中山在发刊词中第一次将同盟会革命纲领概括为“三民主义”。 3.科学史上著名“太阳中心说”的创立者是 。 4.1871年3月18日,巴黎公社成立,马克思给予高度  相似文献   

16.
作为杰出的地质学家,李四光的名字耳熟能详,但他的很多故事却不为今人所知. 中国最后一批进士 李四光原名李仲揆,1889年10月出生于黄冈县回龙镇下张家湾村.李家祖上是蒙古族“库里家族”,李四光曾祖从蒙古地区外出讨饭,在黄冈落了籍.李仲揆一直在父亲李卓侯执教的私塾读书.  相似文献   

17.
张华腾 《历史档案》2006,(2):98-105
1912年2月12日清帝颁布了退位诏书,统治中国268年的满清王朝覆灭。同日,袁世凯发表赞同共和的政见。次日,孙中山向参议院辞职并推荐袁世凯。2月15日,南京临时参议院一致选举袁世凯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中国不仅实现了共和,而且实现了统一。中国开始由革命时期转向建设时代,同盟会与北洋集团也一起成为中国的统治力量。问题的关键是,同盟会与北洋集团这对昔日的盟友,能否继续合作,致力于中国的建设事业。在同盟会与北洋集团共同执政的短暂时间内,他们之间有合作也有斗争,合作中有斗争,斗争中有合作,斗争多于合作。他们的合作奠定了中华民国…  相似文献   

18.
吕春 《湖北档案》2010,(1):72-73
1893年11月27日,续范亭出生于晋北崞县(今原平市)西社村。1905年,同盟会成立后,续范亭的族兄、辛亥先驱续桐溪,为了培养革命骨干,在宏道镇创办“川路学堂”,联络各地豪杰.酝酿举事。“川路学堂”以同盟会机关报《民报》为课本,并暗授兵法。续范亭自幼聪慧,有幸得到族兄续桐溪的教诲和栽培,在“川路学堂”崭露头角,开始走上革命道路。  相似文献   

19.
林修梅,字浴凡.1880年3月1日生于湖南安福(今临澧)县城北凉水井. 1901年,林修梅考中秀才,因家境困难,即外出教私塾.他痛感清廷腐败,不久就选择了习武救国的道路,1903年考入长沙陆军武备学堂,以优异成绩毕业后,于1906年以公费资格考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孙中山、黄兴于1905年成立了同盟会,他们的革命思想对林修梅影响极大,他毅然加入同盟会,投身于反清救国斗争.1908年底,他在士官学校毕业后,与同学、同盟会员程潜一同受同盟会委派,入四川新军,从事秘密革命活动.次年,随军进驻西藏,在驻扎拉萨时,写有<西藏游记>、<治藏策>等著作,阐述治理西藏、抵御外国侵略的主张.  相似文献   

20.
义和团运动后,中国民间对外思想发生重大转变,形成比较一致的惧外、开放主义和文明抵制思想。同盟会成立前后革命派对外策略的整合,十分典型地体现了这种转变。同盟会成立前,革命派内部的对外态度虽无原则分歧,但有程度之异;同盟会成立后,革命派对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