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中国教师,这个温暖而伟大的职业曾经者的理想。千里迢迢远走他乡,风尘仆仆支教乡村,为遭遇了怎样的震痛与创伤?如果没有了这些任劳任的只是能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远离贫困,亲近文怨、默默奉献的教师,世界将是无法想象的。请不要对明、拥抱未来。这个美好的称号失望,在回望震痛与遗憾后,我们才可是,一个人的感动能够走多远?谁来约束支教会变得更加成熟与稳健……志愿者?当纯洁、激情、高尚……遭遇猥亵时,曾经的民办教师支教明星猥亵男生被罢免校长职务。1在中国民办教师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回过我们的支教者遭遇的还有人头马…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理念”“概念重建运动”与学习凯洛夫教育学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有论者主张要像新中国教育的早期建设、学习前苏联教育学那样,来开展"新课程理念""概念重建运动";同时宣称,建国以来我国教育科学"汲取的是前苏联教育科学的糟粕——凯洛夫教育学",它应该并已经被"抛弃"。这是否具有充分的事实和科学根据?值得认真研究。课程教学论当前面临这个现实重大课题。这两件事情或两个"运动"不能等量齐观,不可同日而语.很难相提并论。凯洛夫教育学反映了现代学校教育的基本规定性,提供了操作性强的教育实践规范,是现代教育学发展的重要历史成果。虽然它本身有局限和缺陷并时过境迁,但具有基本合理性,至今仍有意义。"新课程理念"反映了对现代学校教育局限性的忧虑和改革设想,有一定思想启发性和积极成分。但是它矫枉过正,本质上不符合现代学校教育基本规律,且思想驳杂,含混模糊,缺乏实践操作性,不能指导课程改革。基于理论和实践品格、意义和历史命运的强烈反差,两者在中国的境遇也截然不同:建国初学习凯洛夫教育学过程中虽有缺点,但主要产生了积极正面效应;"新课程理念""概念重建运动"脱离学校教育实际,并采取"大破大立"的激烈方式,不符合教育改革特点。因而时间或短或长,代价或小或大,人们终究不会完全接受。其理论是非和对实践的消极影响需要严肃反思检讨。  相似文献   

3.
如何在教育实践中挖掘和展现个人的生命价值、体现生命的尊严与欢乐,是叶澜在“新基础教育”中提出的核心问题,也是校长和教师们共同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新基础教育”在制度建设上的特征是将教育理念制度化,通过制度设计和制度创新推进教育改革。在推进“新基础教育”实验过程中,经过不断的探索和总结,我校在制度建设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合理、有效的制度安排能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将抽象的观念转化为具体的行为。我们力图  相似文献   

5.
论构建现代教育制度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教育改革的根本取向是建设现代教育制度。现代教育制度是以明晰办学权和所有权的关系为基础的,为此就必须首先确立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政府与学校的关系及学校与社会的关系。本文提出现代教育制度基本框架是:确立“大社会、小政府”的教育治理观念;明晰所有权与办学权的关系;建立一种政府与学校之间的平权关系;确立科层制管理原则;建设规范的教育市场。  相似文献   

6.
一、我国地方大学办学理念现状 (一)大部分地方院校没有明确的办学理念 也许大家不想承认这个事实,但我们都知道,在我国长期以来政府承担了高等学校的所有者、举办者和管理者的角色,对高等学校事务事无巨细地包揽,使高等学校无法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这一管理体制给高校还造成了一种错觉:学校只要按教育行政部门的指示去办事就行了,没有必要去创新什么“理念”。特别是对于那些自主权比全国重点大学小的地方院校更是如此。另外从大学的发展历史看,我国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时间还不长,无法在短期内形成自己独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办学理念。从12世纪意大利的萨诺雷大学、波隆那大学建立开始,国外大学发展已有了8个世纪的历史,而我国,从京师大学堂算起,也仅仅只有一个世纪。  相似文献   

7.
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有前瞻性和现实可行性的政策引导,以及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一间学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但需要有一个愿景目标和为实现这个愿景而不懈努力的学校领导和全体教职员工,  相似文献   

8.
从2004年开始,我们通过“教育在线”网站征集广大教师对于教育问题的意见。到2004年11月16日,有646人次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还有许多老师通过发手机短信的方式反映情况。结合“教育在线”网友的评论,对教师2005年关心的若干教育问题做一个综述。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基础教育仍然呈现出“应试教育”的特征,即便是在“素质教育”改革的强势背景下似乎也难以逆转,这当中有礼会、学校、家庭、学生个人等方方面面的原因。从学校教育自身的角度看,除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作用外,现代学校制度设计和教学具体安排中的伦理缺陷,也是一个重要的原测。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法律文件中最早提到学校“章程”的是《教育法》。《教育法》第26条规定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有章程。《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进一步强调:“各级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原则上应实行‘一校一章’。《教育法》施行前依法设立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凡未制定章程的,应当逐步制定和完善学校的章程,并报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核准。”1996年3月9日国家教委制定的《小学管理规程》针对小学的情况再次指出:“小学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本规程的规定,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本校章程。”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课程改革逐步向前推进,不少教师特别是农村学校教师出现了许多难以消解的困惑。如何建立一种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新的教师培养模式来逐步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这是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研究部门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新闻背景 为了遏制“择校热”,推动教育公平,江苏日前公布“实施《义务教育法》办法意见稿”,其中规定:“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均衡配置城乡教师资源,建立本行政区域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教师定期交流制度”。“教师在同一所学校连续任教满六年的,应当流动。”教师流动“一刀切”可不可行,能不能有效遏制“择校热”,公众对此看法不一。  相似文献   

13.
“老师”一词是对在学校中从教者的称谓,“传道、授业、解惑”是其基本职责。“老师”最初指年老资深的学者或传授学术的人,后来人们把教学生的人也称为“老师”。明清以来,一般称教师为“先生”。19世纪末,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渊等辛亥革命元老将“西学”引入中国,创办新式学校后,遂开始在《学生操行规范》里明确将教师称谓定义为“老师”,但绝大部分学生约定俗成将“先生”改称为“老师”,则是从民国时期开始的,并一直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14.
一、中国共产党在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二、胡锦涛提出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三、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四、“十五”计划主要指标顺利实现中共中央提出制定“十一五”规划建议;五、青藏铁路全线铺通;六、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正在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教师教学技能的掌握和形成是素质教育对教师的内在要求,而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相当一部分。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技能欠缺是有目共睹的。造成这种现状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由于师范教育的历史性欠缺——我国的师范教育始终以专业知识、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丽忽视了教学技能的系统训练,致使师范毕业生未能完成由“学习”到“任教”,由“学生”到“教师”的自然过渡;另一方面,职后训练的现实性欠缺——我国的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在农村中小学任教的相当一部分教师是由教育行政部门拔高使用的。还有的是未受过师范教育的民办教师。他们在职后所接受的是与师范教育完全类似的在职学历补偿教育。师范教育的“先天不足”未在“后天补足”。这就自然地提出了教师教学技能训练以致形成的重要课题。如何才能圆满地完成这一课题是摆在所有教育工作者面前必须以肯定的方式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制度的、关系的和认知的三个层面论述了社会资本与学校变革之间的关系,提出学校变革的一种新的视野在于重建、创造或提升社会资本。本论文的意义就在于,以社会资本为分析工具,揭示出“教育学”意义上的“输入”与“产出”之间的中介变量。此外,社会资本不仅为我们分析社会分层或教育不平等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多学科的、跨学科的研究范式。社会资本首先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语境,这种语境就是制度分析话语。在这种语境之下,制度被认为是一种内生变量。良好的制度设计不仅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而且对建立一个高效能的学校是非常重要的。长期以来,由于政府的垄断与控制,导致正式制度的不断强化,最终使学校演变成政府的“附属机构“,变成一个毫无生气的组织,一个不能激发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组织。现代学校制度的危机就在于制度社会资本的下降。  相似文献   

17.
社会转型推动着教育制度转型,是教育制度整体性或局部性的转变,是教育制度从传统向现代的转换和展示过程。在社会转型的推动下,教育制度迅速从传统走向现代,具有了新的特质,即现代教育制度是“利益性”制度、“法律性”制度、“宽容性”制度、“妥协性”制度。  相似文献   

18.
为了让教师养成读书、思考、研究的习惯,学校图书室为教师订阅了几十种报刊,添置了几百本教育专著。经过一段时间后,学校管理者发现,走进阅览室读书看报的教师并不是很多。针对这种现象,管理人员制定了一项“签时”学习制度,即规定每位教师每周至少抽出2~3小时进阅览室看书学习,并由阅览室管理员负责记录。  相似文献   

19.
学校制度是指导和约束学校和与学校有关组织、机构、人员行为的规则体系。现代学校制度包含两个方面,其一是政府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即教育的宏观管理体制;其二是学校内部的管理制度,如教师的考核与评价制度,学生的管理与培养制度等。从学校外部来说,关键是切实落实校长负责制,真正实现教育行政部门宏观管理,学校依法自主办学;从学校内部而言,关键是实现人本管理。本期,本刊特约了部分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学校校长,分别从教育的宏观管理体制和学校内部管理制度来探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相关问题。目的是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参加到关于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探讨和实践中来,一些优秀稿件我刊也将陆续刊出。[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校本培训是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途径。几年来,对校本培训概念的界定众说纷纭,观点不一。其一观点认为校本培训是以教师任职学校为主阵地,以教师互教互学,在岗业余自学为主要方式的一种继续教育进修模式;其二观点认为校本培训是在教育行政部门和业务培训机构的规划和指导下,以教师任职学校为基本培训单位,以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主要目标,把培训与教育教学、教科研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的一种继续教育形式。其一观点强调的是以任职学校为主阵地,其二观点强调的是上级部门的统筹与指导,研训结合。1989年,欧洲教育协会对校本培训阐释为:由学校组织发起的,旨在满足教师工作需要的校内培训活动。综合上述观点,笔者认为:校本培训可以界定为:为满足学校和教师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