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冲突与共生: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关系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文化是"以儿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来决定其价值和标准的文化",是"儿童特定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过程".本文梳理了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的关系学说,主要有冲突关系、共生关系、"对立统一"关系等,在此基础上对以上三种观点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尝试提出关于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关系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正>"从读懂儿童开始,走进儿童的数学世界。"带着这样的思想行走在课堂教学中,常会发现一些儿童数学学习中的小问题,这些小问题起初并没有引起我的注意,因为曾经的我常把教材的重难点作为自己设计和组织教学的核心,当我以儿童的眼光观察这些小问题时,顿时感到这些隐性问题背后有很大的教学价值。小问题中有"大思考",千万不能忽略"小",它是沟通儿童学习起点与数学学习的桥梁,它是教学实践与反思的生长提升点。一、倾听儿童的故事,洞察隐性问题隐性问题是一种以成人视角不足以重视的小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往往习惯于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猜想学生的  相似文献   

3.
正写作不是"语言游戏",而是一种价值选择。这种选择将连同儿童自己的真实一块儿带出。让儿童言说儿童的言说吧。——题记言说:儿童就是儿童,不是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是什么?普遍观点认为儿童是成人的必经之路,儿童是缩小版的成人,这样的观点貌似无过,然而它仅仅把儿童当作是成人的附庸品,却忽略了儿童是具有独特思维的个体。周国平先生指出:"用外部功利目的来规范  相似文献   

4.
针对有人认为"冰心并不是儿童文学作家",本人认为冰心是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但她写的不是"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而是"非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且从不是专为儿童写的、借写儿童抒发成人情思、以成人视觉统摄儿童视觉、使用成人语言、这种写法的意义等方面,说明冰心"非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的特殊性质。  相似文献   

5.
夏山学校恢复人性的本来位置,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而不是成人意志生活。实现学校教育对现实社会的超越,走在人的发展的前列,引领社会发展,这也许正是夏山实验的魅力所在。面对"顽童"或"问题儿童",成人社会惯常使用的办法是管教,更加严格的管教。而亚力山大·苏瑟兰德·尼尔却与众不同,他所创办的夏山学校"是一所让儿童自由发展的学校,摒弃一切管训、约束、指导、道德训练和宗教教育",目的就是"使学校适应儿童,而非儿童适应学校"。  相似文献   

6.
人生活在世界上,在生活中展开自己的生命活动,体验着自己的生存状态和生命活力。儿童作为"存在着",在生活世界中体验着自己"生命之流"的流动,在生活的体验中实现自身的生成,进而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而成人扭曲了儿童的真实体验,应还给儿童在生活世界中的体验。  相似文献   

7.
成剑 《江苏教育》2012,(34):20-22
当前,"儿童"和"儿童文化"的缺席,让小学美育建设的意义与价值受到了威胁。成人的过分干预和成人文化过盛,影响着小学美育建设的实效。然而,对于教育,尤其是美育来说,尊重儿童与儿童文化的存在,顺应儿童的天性,呵护纯真的童心,追寻童年的诗意,是何等重要!理想的小学美育应当弘扬"游戏精神",让儿童在游戏中学习审美;回归"生活世界",美在儿童熟悉的地方;支持"自由创造",展现属于儿童的精彩;突出"童话色彩",让童话陪伴儿童成长。  相似文献   

8.
作为教育者的成人,往往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考虑儿童的问题,而不去考虑儿童内心的需要。却不知,有时教师的"好心",不仅起不到教育效果,还会促成坏事。教育者要以儿童的经验世界为教育参照,有效抵制成人镜像。当教师向儿童施予教育的时候,应首先考虑儿童的经验世界。  相似文献   

9.
"让儿童在建构和追寻自己的梦想中成长"作为我校引领儿童道德成长的价值追求和实践策略,其意蕴是:儿童应有自己梦想,儿童的梦想需要教师引导,儿童在建构和追求自己的梦想过程中自然会获得生命成长。其价值是:儿童生命成长的需求,教育自身价值的追求,学校办学使命的呼唤,社会文化建构的需要。其策略是:让儿童感悟"世界梦",在播种自己美好梦想中成长;让儿童阅读"伟人梦",在萌发自己美好梦想中成长;让儿童共享"同学梦",在陶养自己美好梦想中成长;让儿童共筑"中国梦",在追寻自己美好梦想中成长。  相似文献   

10.
正"小学生作文",我比较喜欢称之为"儿童写作"。"儿童写作"指向两个原点:一是儿童生命原点。"儿童"是一个生命阶段,与成人完全不一样的生命阶段。二是课程原点。课标一二年级叫"写话",三至六年级叫"习作",目的是降低难度,重在培养兴趣。要统称"写话"和"习作",便是"写作"。  相似文献   

11.
<正>我们为什么研究儿童发展与教育改革这个问题,因为这是一个永恒的又具有时代性的问题。对于儿童、教育改革有太多不同的观点,甚至完全对立。有人提出"成人世界应该向儿童世界学习",要"向童年致敬",这是20世纪以来我们重新发现儿童,进而认识到儿童不是成人想象中的那种简单不懂事的孩子。从人性、哲学、文化的角度看,儿童是混沌的综合体,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教育文化往往建立在成人对儿童的优越感的基础之上。这种优越感假定:儿童生下来就像一张可任意涂抹的白纸或一只有待填塞的空瓶;成人是儿童之师,儿童成长的目的就是要学做成人,向成人看齐。本文对这两个基本假设的虚妄性进行了分析与批判,指出教育是一门与人的"内在天性"及其"生长法则"合作的艺术,成人不可能按自己的主观意愿任意地塑造儿童;成人并不事事处处优越于儿童,在某些方面,成人应当以儿童为师,向儿童学习。这两点结合起来,便是作为一种教育态度的"谦卑"。论文认为,谦卑不是成人在儿童面前故意摆出的一种低姿态,而是人之为师所必备的一种专业伦理品格。  相似文献   

13.
《中学教育》2018,(4):29-34
生命的意义在于通过自我寻求以成为自己。留守儿童的各种反常行为亦是其自我寻求的表现。"坏孩子"是成人站在自己的立场而给那些有反常行为表现的儿童所贴的标签;但在儿童看来,这些行为则是他们用以凸显其存在与价值的方式。留守儿童虽不如成人那般具备更多的经验、知识以及全面整合信息的能力,但他们亦有自己的存在意识和价值追求,而那些反常行为不过是确立存在感和价值感的非规范的表现。因此,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教育者应意识到自己关于留守儿童的认知错误,帮助剪断留守儿童的"心理脐带",并以社会所许可的方式来确证自我,并为留守儿童提供源源不断的爱。  相似文献   

14.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判断有一个由"他律"向"自律"的过渡阶段。儿童在认识世界以及与人交往的最初阶段,开始是爸爸妈妈"让我怎样"后来是"老师这样说的",总以他人的要求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要让孩子学习自己协调分配角色,教师的引导还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就通过"四常法",谈谈游戏中对幼儿自律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后,我们不断强调去"归还学生的话语权"、"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等等,那么,我们真的实施到位了吗?我们常常用成人眼中的"好词佳句"取代儿童心中的"童言稚语",用条条框框困死儿童精彩绝伦的智慧火花,这样致使我们的孩子们无法道出他们眼中的世界。我们应允许儿童"出格"、"出错",让儿童学会行使自己的课堂话语权,自由地勾勒出属于他们的一片彩色天空。  相似文献   

16.
一谈到儿童,人的内心就会变得温和愉快。几乎每一位成人都深信不疑自己对儿童的爱,但我们要扪心自问的是:我们真爱儿童吗?我们会爱儿童吗?追寻历史,可以深切地感受到教育在前进,先哲们无不把认识和研究儿童作为教育的前提。在这个意义上,与其说教育培养了儿童,不如说不同时期对儿童的发现造就了"教育"。认识儿童、发现儿童贯穿整个教育史,从西方"认识你自己"到"儿童中心",从中国的人性争论到因材施教,"认识儿童"成为中外教育的历史主脉络。不断发现儿童生命真谛,把潜伏在儿童身体内部的能力及其幼芽巧妙地引出来,成为先哲们前仆后继、努力探索的主旋律。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人不断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历史,一部  相似文献   

17.
李艳丽 《辅导员》2011,(18):24-25
童年记忆,少年时光,就在人一生之中最美好的小学阶段。这段时期流光溢彩,像一个五彩斑斓的童话世界。要让儿童在自己的世界中获得自己的自由,感受生活的乐趣,体验世界的美和人生的美,作为成人的教育者,不仅要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儿童世界",还要将优秀的文化以儿童喜欢的形式呈现。儿童世界的感觉究竟如何?在《夜行的驿车》里,  相似文献   

18.
守护天性     
<正>一天性,就是自然赋予的品质或特性。唐代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中说了种树的诀窍: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天",即为树木生长的基本环境和规律;"性",乃为树木的本性。其意思是说,种树要顺从树木生长的规律,让树木彰显自己的本性。种树和育人的道理其实是相融相通的。卢梭在《爱弥儿》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我以为,让儿童像儿童的样子,教育就得要有"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思想与智慧,尊重儿童,理解儿童,引导  相似文献   

19.
绘画是孩子们的"独特语言",他们喜欢借助绘画的形式来表现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由于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尚不完善,所以画出来的画奇特甚至不合常理,但这正是儿童绘画的魅力所在。应当说,无拘无束地进行想象与创造性表达是儿童的天性使然,儿童绘画所展现的天真是成人望尘莫及  相似文献   

20.
"懂事"是对儿童成长中外在表现的最直观评价,隐含着成人对儿童的教育期待。这种教育期待虽有重要意义却并不美好。儿童在这种期待中"被长大""被成人",往往令其在自我建构的关键阶段被迫转向"随和",使之成为教育活动的附属品。化解"懂事"教育的此种隐忧,需要以不抑制儿童的天性为基本前提,用儿童可理解、可接受的方式,让其明白事理,学会判断,使之在被理解、被尊重和被关心的教育氛围之中不断实现自主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