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有两个年轻的女教师愉快地走进各自的教室,一个发现黑板上画着一个人头像,上面写着“××(老师的名字)遗像”四个大字;一个发现教室的墙被涂成了黑色。看起来,一场暴风雨就要降临在这两个教室了。且看两  相似文献   

2.
有两位年轻的女教师愉快地走进各自的教室,一位发现黑板上画着一个人的头像,上面写着“××(老师的名字)遗像”4个大字;一位发现教室的墙被涂成了黑色。看来,暴风雨就要降临在这两个教室了!然而,且看两位老师的表现。A教师面带笑容对着画像欣赏了一下,转脸环视全班,平静地说:  相似文献   

3.
教育智慧的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几年看过一部美国电影,片名已经模糊了.主题是讲述一位老校长如何管理一所纪律很差的学校。在同学们的眼中,这个校长比较“无能”,一点儿也不可怕.甚至有点软弱可欺。他们预期,此校长会同其他几位前任校长一样,干不到任期结束就会“气急败坏”地要求调走。但是.结果却出人意料,就是这样一位白头发老校长娴熟地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  相似文献   

4.
古人说:“数子十过,不如赞子一功。”指责学生当用“食指”,激励、引导、表扬则要用“拇指”。把“食指”换成“拇指”,爱是前提,它能激起学生心理上的情感需求,激发心灵的活力。实践证明,学生的发展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非智力因紊是决定学生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而情感作用又是激发非智力因素很快的、教室里的原发动力。只有在愉悦的情感中学生才会享受学习,只有享受学习才能主动地学、深刻地学、创造性地学。学生情感的激发靠教师人格力量的撞击,学生心灵活动的张扬更离不开教师的智慧的点拨。二者的融合是科学化的艺术力量,又是艺术化的科学力量。  相似文献   

5.
“难得糊涂”是清代书画家、学家郑板桥题过的一幅名的匾额。它代表的是一种处世哲学。作为一名教师,当遇到孩子们说谎时,与其声色俱厉、大发雷霆,不如学一回郑板桥,“糊涂”一次。  相似文献   

6.
管建刚 《师道》2004,(2):41-41
一个早晨,老师来到办公室不久,有人告诉他,教室里有两块玻璃昨晚被风刮碎了。老师很生气,这定是学生走时没把窗关好。  相似文献   

7.
肖宪根 《师道》2005,(10):44-44
有一天,达尔在外面玩耍时,从泥巴地里挖出一枚硬币。回到家里,他兴奋地把姐姐叫到一边,神秘地对她耳语道:“瞧!一枚古罗马人铸造的硬币。”姐姐接过一看,发现只不过是枚很常见的硬币,仅仅是因为受潮而锈迹斑斑,显得古旧而己。她对弟弟的“说谎”很生气,到爸爸那儿告状,要求对他进行惩罚。可是这位父亲无动于衷,甚至把儿子叫过来,当面夸奖道:“孩子,你的想象力真丰富!我怎么能责备你呢’”  相似文献   

8.
李政林 《班主任》2013,(5):72-72
读罢《班主任》杂志2012年第11期霍庆老师的《不要做问题学生制造者》一文,感触颇深。文中列举的现象,在我们身边许多班主任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分析并解决这些问题,对我们的教书育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现象一:检查早读时,经常发现有些学生背着书包在教室门口站着,表情茫然,手足无措。这是因为迟到而受到班主任“特殊照顾”的学生。  相似文献   

9.
教师的智慧     
《基础教育参考》杂志主编陈海东先生告诉我,继第20个教师节宣传主题“关注教师的发展”之后,拟定今年第21个教师节宣传主题为“教师的智慧”。  相似文献   

10.
为什么说教师要有触及学生灵魂的智慧?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在《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学》中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工程师是通过教学活动,在学生的心灵上精心施工的”。爱因斯坦说“什么是教育?当你把你受过的教育都忘记后,剩下的就是教育。”是的,因为真正的教育是构筑或者说是塑造学生的灵魂,所以,是忘不掉的。同样,笔者认为所谓“受教育”实质上是学生在经过学校一切有意义的教育教学活动之后,所衍生出来的或者说是生成的存留于学生灵魂的态度、能力、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等,并非学生所受的教育本身,所以,也是忘不掉的。正因为如…  相似文献   

11.
有一收藏爱好者邀请一位古董商对其高价购买的一块长约4寸的田黄印石进行鉴赏评价。  相似文献   

12.
智慧的坚守     
在阅读中,我看到了这样一个故事。20年前,一位农夫继承了祖上传下的几亩地。在城郊种粮食,养家糊口,与乡邻们过着同样清贫的生活。三年后。由于20公里外的地方发现了油田,城市热闹起来,经济开始迅速发展。在这种形势下,城郊的农民们纷纷转让土地,有的进城打工,有的做小买卖,反正钱也好挣,日子都过得比以前富裕多了。但是,这位农夫没有放弃田地。他对妻子说:“其他活儿我都不在行。只有种地是我的专长。我希望一直守着它……”  相似文献   

13.
在今天的教育环境中,各种育人的方法、手段相互抵抗、冲撞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甚至矛盾地交织在一起,可谓剪不断,理还乱,最终往往导致相互抵消的内耗现象。在学校里,有的教师从不顾及其他学科,只“专注”于自己的学科教学,任由“一枝独秀”和“一塌糊涂”并存;有的班主任为了提  相似文献   

14.
邬无辉 《上海教育》2003,(12B):62-62
  相似文献   

15.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当我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后,通过教书育人的工作实践,感悟出这句话的真正内涵.  相似文献   

16.
陈就芬 《师道》2005,(11):43-44
鲁迅先生说过:“教育植根于爱。”教育是一个充满诗意的过程,是一个用爱来诠释生命成长的过程。只有爱学生的老师,才可能教育好学生。师爱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它是儿童智力、道德、个性发展的风帆。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过:“凡是缺乏师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的发展,只有真心真意地去爱学生,才能精雕细刻地去塑造他们的灵魂。”智慧的师爱应该学会发现与赏识一个穷困潦倒的青年流浪到巴黎,期望父亲的朋友能帮自己找一份谋生的差事。“数学精通吗?”父亲的朋友问他。青年羞涩地摇头。“历史、地理怎么样?”青年还是不好…  相似文献   

17.
有一篇外国寓言故事,写一位樵夫救了一只小熊,母熊对樵夫感激不尽。有一天夜晚,樵夫迷路,借宿到熊窝,母熊安排他住了一宿,还以丰盛的晚餐款待了他。翌日早晨,樵夫对母熊说;“你招待得很好,只是有一点,也是我惟一不喜欢你的地方,就是你身上那股臭味。”母熊心里怏怏不快,但嘴上却说:“那么,作为补偿,你用斧头在我的头上砍一下吧。”恭敬不如从命,樵夫按要求做了。若干年后,樵夫遇到母熊,问起她头上的伤口。母熊说:“噢,那次痛了一阵子,后来就不痛了,伤口愈合后,我就忘了。不过那次您说的话,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相似文献   

18.
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又说:“大树下面不长草。”教育是一门艺术,基础教育的对象是一群活生生的乳臭未干的孩子,对于他们的教育有时候大可不必十分较真,不一定非要辩个是非曲直。教师有时不妨“糊涂”一些,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教育和教学中,无论是班主任或任课老师,有时总会碰到极个别行为不规范或上课不认真听讲甚至另行其事的学生,当老师批评他几句后,不仅没有引起重视或反省,反而视老师为眼中钉,实施他“以牙还牙”的报复,课堂上故意睡觉,做其他作业,做出完全不听的样子,以此来故意气老师,达到他刻意“挑衅”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