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做好一篇文章讲究“凤头豹尾”,历史课同样要讲究“凤头豹尾”。更多的老师往往对导入新课精心设计,这无疑是必要的。但一个好的结尾同样必要,它为整堂课划上完美的句号。下面要结合本人实践谈下课堂结尾的设计原则。一、总结知识原则如果把课始和课终比作“画龙”,那么课终就是“点睛”了。点睛之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求教师要总结概括本节课的知识要点。用准确简练的语言,对本节课所讲内容进行归纳,概括出知识结构和主要内容,并用简明的语言把本课内容联结起来,帮助学生记忆、理解,并提高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例如在讲北宋《加强中央集…  相似文献   

2.
<正> 四课型单元教学法是根据学生学习知识的认识过程,结合成人学员的特点,归纳为四种课型,即自学课、启发课、总结课、作业课。自学课就是:“教师指导、布置提纲、独立思考、抽查提问”。启发课就是:“引导启发、质疑问难、循序渐进、深入思考”。总结课就是:“归纳总结、知识完整、突出重点、培养能力”。作业课就是:“独立完成、共同批改、教师纠正、巩固提高”。教师在预先备课时,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和内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结尾形式多种多样,大致地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概括式结尾。这是最常用的一种形式。教师以精练准确的语言,提要地总结概括出一堂课的知识要点;或者运用本节课的板书图表,利用彩色粉笔,标出知识的脉胳;或者启发学生梳理归纳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再由教师指要讲评。  相似文献   

4.
姚斌 《陕西教育》2009,(7):104-105
“四环法”作文批改,即“学生演讲——学生和教师共同评讲——学生自改——教师抽批”的系列作文批改方法。具体做法是:一、学生演讲。就是由学生上讲台演讲自己所写的作文。在学生演讲前,教师收齐学生的作文本,有目的地抽阅上、中、下三类作文水平学生的作文各三篇,从中取得指导学生评讲和自改的发言权。  相似文献   

5.
所谓“一导二练三究”教学法,就是把动态的教学过程提炼为循序渐进的六个环节。即问题引入→阅读探究→实验练习→评议归纳→设障讨论→深层练习。1 问题引入  就是提出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使学生明确目标,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有的放矢。问题的提出,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如采取承上启下的方法,由复习上节课内容而转移到本节课内容上。2 阅读探究  就是在学生的初步讨论和教师的提示下,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使自己观点得以补充和完善。但注意在阅读之前,教师要为学生拟好阅读提纲。3 实验练习  就…  相似文献   

6.
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好方式。讲练结合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1.先讲后练。即教师先把一堂课需要讲的主要内容集中一起讲完,然后留一定时间让学生结合教师所讲内容进行练。2.先练后讲。即先提出问题给学生练,然后再由教师来讲解、总结归纳。3.边讲边练。即讲与练有机地穿插进行。至于采用哪一种形式好呢?不能一概而论,要看教材内容和学生对象而定。不过,一般情况应以边讲边练较为合适。这样可以做到教师讲的知识内容,通过边练来加深理解和巩固,把问题分散解决。现以《串、并联电路分析》这节课如何  相似文献   

7.
在中学历史课的教学中,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呢?我在历史课中,进行了“读、评、练”的教学实验。我的做法是:把一堂课分为学生精读教材,学生和教师讲评历史现象和事件,学生复习巩固与练习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学生精读教材。首先由教师联系旧知识导入新课后,立即出示本节的“阅读思考题”,指导学生阅读本节教材。  相似文献   

8.
教学活动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但是 ,一般认为 ,教师讲清楚了本节课的内容 ,就是传授了知识 ,完成了教学任务。其实不然 ,教师在传授知识中 ,应更多地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形成学生良好的创造思维品质。教学是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 ,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 ,加强学习指导具有重要作用。未来学家托夫勒认为 :未来的文盲不是不会阅读的人 ,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一学习指导在教学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所谓学习指导是指在教学活动中由教师有意识、有计划进行的全过程、全方位的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工作。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不是自然…  相似文献   

9.
常言道:“编筐编篓,全在收口”。上课也是这样,导入新课固然重要,课堂教学的结尾也应十分重视。我们在听课中发现,一些青年教师不大重视新课结尾的教学处理,说声“下课”,草草收兵。淡而无味,致使前面生动的教学效果冲淡不少;有的老师甚至新课讲不完,有头无尾地下了课,给学生造成潦草从事的不良印象,大大影响了效果。其实,一堂课的结尾,对全课有画龙点睛、总结升华、巩固效果、引导探索、指导作业等多种功效。因此,掌握新课的结尾方法,认真讲究它的教学艺术是十分必要的。 有经验的教师,常常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结尾。如: 1.归纳式结尾。一堂课讲下来,在学生印象中有时(或有的学生)感到内容多、头绪杂,理解、记忆负担都很重。学生通常不会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只是学到哪里算哪里。这样很不利于知识的理解、消化和巩固。下课前,把本节课所讲内容,引导学生以准确简炼的语言归纳概括一下,用时不多,收效却不小。一方面使学生对整堂课的教学内容能够明确知识重点,掌握主要方法,从而紧紧抓住本节课的“纲”;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在这种气氛中结束新课,就会给学生带来轻松愉快  相似文献   

10.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特点是知识点多 ,涉及面广 ,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 ,实用性强 ;容易理解 ,难于记忆。《教学大纲》指出 :要采取各种方式 ,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 ,重视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故在高三复习课教学中 ,根据教学规律和教学原理 ,可采取如下复习方法 :阅读课本 归纳 高考考点 提炼 高考热点 设计 思考阶梯实现 难点突破  一、阅读教材明确考点   1.正确使用好“三本”  “三本”即《课本》、《教学大纲》、《考试说明》 ,学生应在教师指导下阅…  相似文献   

11.
一、设立“两课一评”“两课”,指每周一节口语指导课(占用语文课时,并列入课程表),一节口语活动课(安排在课外活动时间);“一评”,指课前5分钟的口语评论。口语指导课是针对过去的口语训练缺乏系统的指导而设立的。根据学生的实际,要求学生经过6年的系统训练,要达到在5分钟内运用普通话说出300~500字的完整、通顺的内容。口语指导的内容根据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来确定。指导课一般采用教师示范→学生尝试练习→教师指导→学生再练习;尝试练习→示范指导→深入练习两种模式。口语活动课在于让学生运用口语指导课上学到的知识进行口语实践…  相似文献   

12.
新的教育思想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健全人格。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曾要求教师:“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给他们讲的应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尽量多些。”基于这种思想的指导,近两年来,作者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作者除了在教学中采用讨论、探究的教学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外,还开辟了“佳作赏析”课,即从语文教学课时中每周拿出一两节课进行“佳作赏析”。这种课型的学习内容由学生搜集、学生选定,上课的方式方法也由学生…  相似文献   

13.
分享式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经过感知、质疑、探究、创新,得出思考成果,然后在全班进行分享的一种教学方式.本节“小数的初步认识”单元复习课中,教师通过“抢数游戏”旨在促进学生思考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经过交流分享和思维碰撞,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笔者在高等数学教学中采用“读、议、讲、练”的教学方法,取得较好效果。读─—教会学生阅读数学教材。数学教材是学生获得系统教学知识的主要来源。教师应承上启下,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引导其抓住本质,认识新知。议─—教会学生探索知识规律。即让学生围绕提纲,针对自己阅读中存在的疑点和易犯的错误以及教材的重点、难点,进行大胆争议和多方探索,把新课内容弄透,培养独立思考、质疑求异的思维能力和良好习惯。讲─—教会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教师作为主讲者,一方面指导学习系统归纳,理访知识脉路深入了解数学知…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会写作文。从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到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每一课,每一单元,都体现了作文教学的思想;然而,我们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忽视了这一点,把语文教学与作文知识的传授分割开来,即课文归课文,作文归作文,二者之间少有关联。这就是学生感到作文难的主要原因之一。耍知道,作文是由字、词、句、段、篇构成的。低年级的教学,如果不是在教学生识字的基础上认真引导学生组词、扩词、造句,或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说话等练习,到了中高年级哪有基础进行写作呢?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如果只是从旬段到篇章,从大意到中心,从分析到归纳讲得头头是道,不从课文中的遣词造句、篇章结构、写作方法等方面给学生进行详尽的讲解,不在“借鉴”上进行点拨指导,  相似文献   

16.
学案导学法的课堂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案即导学方案。是指教师在准备教案的同时。根据本节课教学知识的特点、教学目的。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学案导学法就是以学案教案为载体。以教师为主导。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情感态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的,以“导学、诱思”为特点。实现学生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共同提高的教学模式。我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有特色的效果突出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要重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子平 《山东教育》2003,(10):38-38,44
前几天到学校进行教学视导,听了几节计算课,这几节课教师设计的教学方案是相似的,都是先创设一个问题情景,然后让学生列算式计算。比如其中一节是教学“有余数的除法”,首先,教师让学生把8块糖平均分给4个同学,让学生列出算式进行计算,然后又让学生把9块糖平均分给4个同学,让学生列出算式进行计算。我问学生列式计算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学生一无所知。这节课教师设计的意图很明确,是由学生学过的知识,即没有余数的除法,过渡到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即“有余数的除法”,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但在这一教学过程中,缺少了一个重…  相似文献   

18.
学案即导学方案。是指教师在准备教案的同时。根据本节课教学知识的特点、教学目的。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学案导学法就是以学案教案为载体。以教师为主导。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情感态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的,以“导学、诱思”为特点。实现学生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共同提高的教学模式。我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有特色的效果突出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正> 教学应用文必须讲练结合,而且应当以练为主。那种只满足于讲知识而不组织学员动手练的做法,无异于只管播种,不管耕耘。其结果往往是一无所获,或所获不多。我在讲授应用文指导学员写作时,采取了“摸”、“讲”、“练”、“改”、“评”五个步骤: 摸即调查研究,摸清学员底数,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通常在每讲一讲之前,都先由学员写作一次,教师根据写作中的问题讲授。如在讲《如何拟电报稿》一节  相似文献   

20.
源于美国的“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近年来在我国日渐流行。所谓“翻转课堂”就是原先课堂里教师讲概念、讲问题、讲知识,而现在这些放在课前学,到了课堂上,学生讨论问题、做练习、做探究。而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进行关键性的点拨与指导。就此,谈一些本人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