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识整合 ◆考点阐释 考点1.人地关系及其演变 阐释:人地关系是本专题内容的理论基础,也是贯穿地理学科所有内容的一条主线.复习中要抓住"人地相关模式图"明确:①人类与环境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②人地相互关系的内涵即图中每个箭头的含义,特别是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顺应自然规律和违背自然规律);受到人类影响的环境反作用于人类(有利的和不利的).③环境问题的发生机制:过度索取资源超过资源的再生速度;超量排放废弃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相似文献   

2.
一、高考链接从近几年的高考地理试卷或高考文综试卷(地理部分)来看,近几年的高考非常重视对自然灾害部分知识尤其是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考查。台风、暴雨、沙尘暴、干旱、寒潮“、厄尔尼诺“”、拉尼娜”等气象灾害及地震、火山爆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会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建设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危害,认识其成因及特征,对于减灾、防灾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二、知识详解1.环境问题的产生与提出环境问题是指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问题。环境问题是人与环境关系不相协调的产物,是和人口、资源…  相似文献   

3.
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环境问题构成了21世纪我国可持续发展事业十分重要的国际背景,这意味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将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外部约束,在这种情况下,怎样才能实现我国的战略目标已成为人们深思的重要问题,于此文章分析了"人类世"的含义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并阐述了它对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晓平 《玉林师专学报》1999,20(3):77-79,83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空间,也是人类寻求发展的物质基础,反思人类史和自然史,人与大自然原本是和谐相处的,只是两百多年前工业社会的到来,才使人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出现了裂痕,进而酿成了危机,从本世纪中叶以来,环境污染、生态2破坏、资源耗竭、酸雨肆虐等环境问题已成为地球的一大危机,污染的环境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安全,资源的枯竭制约了社会的进一步的发展,为了人类的前途、地球的命运、只有实践既符合当代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5.
6.
一、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的含义和分类 环境问题是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原因而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破坏,对人类产生不利影响或危害的现象.按成因可分为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两类,当前环境科学研究的重点内容是次生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7.
一、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强调"人类需求和愿望的满足是发展的主要目标".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公平性原则包括三层意思:一是本代人的公平.可持续发展要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求和给全体人民机会以满足他们较好的生活愿望.当今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世界,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要给世界以公平分配和公平发展权,就要把消除贫困作为可持续发展进程特别优先的问题来考虑.  相似文献   

8.
王苇 《地理教育》2007,(3):12-13
示意图通常借助线段(特别是带箭头的线段)将有关事物的形成机制、内部结构、外部特征、发展趋势等地理要素组合成图。这类图能简明、概括的从宏观的角度表现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尤其是因果联系)。用关联图表现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演变过  相似文献   

9.
马士海 《考试》2008,(2):50-52
一、考情分析进入21世纪,地理科学的研究方向将集中在探索和寻求解决人类环境出现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上。人为原因产生的环境问题和人类在生产过程中如何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寻求生态的良性发展等方面的综合璎题目将会在高考中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10.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这部分内容符合高考"能力立意"和"关注社会现实"的指导思想,是联系自然地理(气候、地形、土壤、水、生物等)和人文地理(交通、城市、人口、环境等)的纽带,也是近几年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相似文献   

11.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这部分内容符合高考“能力立意”和“关注社会现实”的指导思想,是联系自然地理(气候、地形、土壤、水、生物等)和人文地理(交通、城市、人口、环境等)的纽带,也是近几年高考的重点和热点。一、与地理学科知识的结合点1.环境问题的表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2.环境问题的分布特点:地域性(城乡之间的差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异)和全球性(酸雨、国际性河流上游被污染、热带雨林的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臭氧层的破坏等,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3.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人口压力、资源的不合理利…  相似文献   

12.
一、选择题1.下列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A.美国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B.大力开垦沼泽,努力增产粮食C.在我国南方农村推广使用沼气D.商店出售商品时每件商品均单独包装2.下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A.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在世界可持续发展中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B.人口压力、资源短缺和环境危机使我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C.经济高速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D.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创造尽可能多的物质财富3.下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正确的是A.停止开采不可再生资源,为子孙积累巨大财富B.加大加快各类…  相似文献   

13.
文章结合广州大学"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精品课程建设成果,对比分析大学环境素质教育目标和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特点,重点探讨了在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环境素质类教育教学模式的构建思路和准则,并通过具体教学实践案例的介绍,进一步阐述了所构建"传统教学"与"网络环境资源"相结合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课程组合教学模式的具体内涵.  相似文献   

14.
浅析城市环境保护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并日益受到关注。将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和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理解和赞同。试结合当前城市环境存在的问题及现状,提出加强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一、教材分析 "可持续发展"一节是整个地理教学的核心部分,基于前面学习的不断深入与铺垫,地理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发展观与环境观,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与必然.  相似文献   

16.
【知识精讲】1.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联系与区别环境是指周围事物的境况,包括自然环境(即狭义的地位环境)和社会环境(人工环境)。自然环境是由日光、大气、水、岩石、矿产、土壤、生物等自然要素共同组成的。社会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人工环境。  相似文献   

17.
1.环境与环境问题.2。可持续发展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德育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人的发展 ,是人的品行的发展。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德育可持续性发展最重要特征是德育的有序发展和终身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是高一地理的最后一节,是在上一节“可持续发展”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中国的基本情况。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社会发展的主题,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贯穿新教材的纲。“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又是本节的重点所在,教材从我国可持续发展思想的  相似文献   

20.
1.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图1),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表示______,B表示_____。(2)图中箭头1表示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输入_______;箭头2表示人类通过新陈代谢和_______活动,以_______的形式向环境输出_______。(3)图中箭头3表示_______,箭头4表示______。(4)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排泄物具有的容纳和清除能力,叫做_______。(5)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_______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_______能力时,就会出现环境问题。2.读人类与环境关系示意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箭头A、B表示出现环境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